当前位置:首页 > 高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高淳经开区 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章

admin7个月前 (09-26)高淳产业信息75

  近年来,高淳经济开发区紧扣高淳“一城一区一支点”定位,按照建成“产业新区、科技新区、品质新区、开放新区”目标要求,加速产业聚集,厚植科创森林,提升功能品质,扩大对外开放,一大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重量级产业项目在这里“开花结果”,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1年1-5月,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7.39亿元、同比增长35.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12.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77亿元、同比增长3.75%,其中,工业投资20.48亿元、同比增长15%。

  “十三五”期间,高淳经济开发区努力发挥全区产业经济的主阵地作用,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培育了红宝丽、高淳陶瓷等一批本土优质企业,引进落户了福特汽车、华玻电子玻璃、比克新能源、冠盛汽配、创源动力、友德邦医疗等700多家企业,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加快完善高品质商业、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功能,建成金陵汇淳学校、新区体育公园,新区金陵大酒店、商业中心即将投用,引进南师附中高淳分校,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的现代化产业园正在崛起,一座“产、城、人、景”融合的产业新城初具雏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建是把握发展方向的“定星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红色引擎”。近年来,高淳经济开发区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将其融入具体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有效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助力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园区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在实施领导挂钩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规”培育、规上企业服务制度的基础上,围绕疫情防控首创并坚持“永不走的驻厂员”制度,明确驻厂员服务“首问负责”,对企业给出“一企一专员,热线全天候”的承诺,为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对于“永不走的驻厂员”制度,海太欧林集团董事长叶永珍连连称赞,“平时驻厂员都会和我们保持密切联系,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任何困难和问题都可以找他们,他们会*一时间作出响应。”她说,这既减少了企业行政管理成本,又实现了政企沟通的“面对面”“零距离”。

  发挥“贴心管家”作用,精准有效服务企业。今年以来,高淳开发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驻厂员制度,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调研走访活动,一线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一线入企访问题解难题,协调解决群众、企业反映问题40多个。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企业普遍面临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其中海太欧林集团、瑞博密封件等规上企业用工缺口达1800余人。2022年,园区新企业用工人数预计在3000人以上,且大多是技能型专业人才,本地劳动力存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高淳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邢斌介绍。

  为解决这一难题,高淳开发区决定携手省外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经过前期摸排,园区联合区人社局组织重点企业到阜阳技师学院、宿州学院等院校开展跨省招人工作,*一批外省招聘会达成初步意向近130人。“今年6月,公司在高淳新厂投产,员工缺口有160人,招工压力非常大,跨省进院校招人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南京中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群高兴地说。

  据悉,目前高淳开发区正在与吉林大学、兰州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对接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并结合南京高职园陆续开学,加快与南京机电学院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品牌,优化技能人才结构,拓宽用工渠道,助力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高淳产业强区目标提供优质人才支撑。

  今年4月20日,华玻电子玻璃研发生产项目一期在园区正式投产,有效填补我市在商业显示及光学玻璃领域的空白,标志着高淳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取得新突破。

  据悉,该项目一期厂房建有国际化水平生产线万片大尺寸电子玻璃生产能力,是目前国内*一拥有4A盖板玻璃、触控、TP、全贴合、整机一站式研发生产制造能力的光电玻璃企业,一期全面投产后预计年营收达10亿元。

  “今年3月初项目一期厂房启动装修,4月初设备进场,到竣工投产,仅用了不到40天的时间,创下我们投产的*快纪录!也创造了高淳项目建设的‘华玻速度’!”华玻电子玻璃研发生产项目负责人激动地说,“优质的营商环境、贴心的服务,更坚定了我们在高淳投资兴业的决心和信心,相信将来还会有更多投资大、质量好、落地快的企业扎根高淳。”

  华玻电子项目是高淳开发区抓项目促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我们立足主导产业定位,把握产业链强链、补链重点,开展精准招商引资,推动形成更系统、更完整的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高淳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产业链招商主线,发力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招引,项目信息、来淳客商明显增多。今年园区共排定48个重点产业项目,较去年增加10个,总投资327.64亿元、年度投资85.85亿元,较去年分别增长27.34%、23.17%。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42个、开工率87.5%。

  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是高淳开发区重点打造的一条产业链。抢抓市重点支持高淳高质量发展机遇,园区将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与省药监局合作共建7.78平方公里的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加快推进江苏省医疗器械检测所高淳分所、省药监局实训中心等“一所六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园区“九通一平”路网已建设到位,10万平方米医疗器械类标准厂房已建成。

  数据显示,目前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已集聚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类企业近500家,其中医疗器械生产类企业83家。园区企业取得各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38个,其中Ⅰ类证68个,Ⅱ类证64个,Ⅲ类证6个。2020年园区应税销售额增长50%以上。今年一季度,医疗器械产业园企业开票销售、纳税同比增长均超过70%,医疗器械产业已成为高淳区成长势头*好、发展动能*强的产业。同时,通过举办“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协会年会”“长三角医学转化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产业园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了2020年度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结果,高淳科技创业中心荣获优秀(A类)评价。

  高淳科技创业中心位于高淳经济开发区核心区,是一家集优惠政策扶持、创新创业服务、创业配套服务、投融资服务和物业配套服务等五大类核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科技企业综合性孵化器,在2019年度科技部火炬中心、江苏省科技厅两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中脱颖而出,考核结果位列省市前列,获评国家级、省级“双优秀(A类)”。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高淳开发区聚焦科技体制改革、科创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资源集聚等核心工作,全力打造创新生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力创新主体引培,为创新格局提供坚实支撑。今年以来,在内培方面,梳理拟申报高企106家,实行挂钩服务推进机制,*一批已申报21家。外引方面,确定目标客户约30家,已落实高企迁入18家,正在推进。同时实施“科创森林成长计划”,梳理科小培育企业约300家,前三批已认定133家,预计第四批申报约100家。

  推进载体平台建设,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高标准建设高淳科技创业中心、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等孵化载体,新建成科创大楼、总部经济大楼、专业研发楼、人才公寓、生活广场等载体面积20多万平方米;累计引进孵化企业228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成功孵化挂牌企业20家。同时,园区不断强化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管理,与东润集团共建的曼润研究院已通过区级备案,正在推进市级备案申报;兰州大学中子应用技术平台、中科院上海物理所共建研究院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一年一度的南京创新周是全市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展示舞台和交流平台。今年创新周期间,高淳开发区成功邀请境内外嘉宾30名、线个,报送八大产业链——园区载体1个(医疗器械产业园),在园区内设立全民感知创新点1个,还与瑞士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中瑞科技创新企业线上对接推介会,为园区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当前,高淳开发区正紧紧围绕“产业新区、科技新区、品质新区、开放新区”战略定位,坚持项目为王、效率优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努力实现“综合排名更高、贡献支撑更大、平台载体更强、体制机制更优”的目标追求!

  南京日报社主办南京日报总编辑:丁辉宇国内统一刊号:CN32-0030南京日报广告刊例表南京日报信息热线南报网新闻热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gaochun.021cf.cn/index.php/post/149.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