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南京市人大代表报到之日话心愿
凝聚智慧力量,传递人民心声,共谋发展良策。4月7日,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向大会报到。报到之日,大家面向镜头、敞开心扉、共话心愿,一致表示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南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明显成效。南京真金白银扶持企业、真心实意帮助企业、真抓实干助企发展,让南京企业家感受到南京的政策温度、落实速度和保障力度,增强了南京招商引资吸引力,提升了南京城市形象。希望南京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力度和水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为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提供制度性保障,为各类市场主体在宁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以政策之“稳”助力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大势所趋。家庭病床服务能够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及时出诊,还能利用家庭出诊及社区健康教育讲座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建议把家庭病床费用纳入居民医保基金支付范围。这样将会帮助社区居民,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群体减轻负担,使他们在家中便可得到全面的、系统的、优质的、连续性的专业医疗服务,也可以缩短二、三级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提高服务效率、节省医疗卫生资源。
冬残奥会的胜利召开让我们注意到,我国在有特殊需要的残障青少年培养与教育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建议南京市相关主管部门借着这个契机,扩宽、加深对我市有特殊需要儿童(含身体、智力、精神等多种类型)的家庭养育支持,特别是对有特殊需要的父母提供充分适宜的心理健康保健方面的支持。特殊需要儿童的父母相比于普通儿童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经历着超强的体力、精力、财力、耐力、承受力的付出;与此同时,他们可以体验的养育幸福却明显不足。我们应该借助有组织的、系统的“知识普及类”“策略应对类”“心理调适类”项目的设计与推进,帮助他们缓解养育压力、提升生活品质与人生尊严。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在高淳,以螃蟹为龙头的水产养殖业是重要富民产业。目前,高淳区规划在高淳经济开发区建立食品工业园,引进建设包括水产品深加工在内的食品加工项目。由于水产品深加工项目研发周期长,回报期长,建议我市制定促进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专项支持政策,从土地、厂房、设备、税收、水电、金融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加大融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和上下联动,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服务方式,给予创新信贷支持;提高对水产品加工项目支持力度,出台项目配套补贴政策,促进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双碳”工作,我市2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新区,要努力成为“碳中和示范区”的排头兵。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探索: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促进多种能源互补互济和多系统协调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推动能效提升和新能源消纳;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储能的运营模式,减少电网电力、供电油机的化石燃料消耗,优化企业供电结构,减少碳排放。积极参加未来绿电采购试点工作,推进绿电交易落地实施,提高自身绿色能源占比,通过外购绿色电力以及参与碳补偿项目抵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清明节刚过,我建议建立“生命博物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生死观、殡葬观,从注重大碑大墓等物质载体转移到以精神传承纪念为主上来,通过物件、影像的保存,以更加文明理性的方式寄托哀思、弘扬孝道、传承精神。“生命博物馆”的建立是殡葬改革的一项创新工作,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推进力度,面向全市征集展品,并采用博物馆的专业配套措施将展品集中收藏。让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对我们的社会而言,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力量。
2021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解决了很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希望政府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再出新招、实招、硬招。我特别关注居民小区“*后一公里”水质安全问题。目前我市还有一些小区未纳入二次供水改造,我建议按照“应改尽改”原则,将符合改造条件的二次供水小区尽可能纳入改造计划。同时,编制全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五年工作计划,完善相关资金支持政策,建立二次供水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专业维护、及时抢修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
2021年,南京第12次获评“中国*具幸福感城市”。我认为,安全感的提升是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基本条件,希望2022年政府在推进城市安全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上有更多新举措。这次参加市两会,我重点关注节约电能和用电安全等方面。当前我市的用电场所、用电环境中,一些群租房、老旧小区存在飞线充电、私拉乱接、线路老化,以及部分小区、商业楼宇配电房管理不规范等安全隐患。同时,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用电安全知识普及与危险防范还有待加强。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继续通力合作,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市民牢固树立用电安全理念。
南京南站是南京高铁枢纽经济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这个窗口向南来北往的乘客讲好南京故事、擦亮城市名片?我建议,进一步完善南京南站配套设施建设。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可以通过南京南站这样的“窗口”展示六朝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南广场周边可以建设一座展示南京古都形象的主题园区,可内设雕塑、展览、橱窗、娱乐和休闲等设施,传播南京独特的客厅文化。南广场周边道路,进行绿化、亮化、美化提升,按照微空间理念,增添微景观、“口袋公园”等,让大家品味南京。同时,建议打造特色街区、网红街巷,提高南京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这次参加市两会,我带来了关于管控地下水超标排放的建议。目前,地下工程建设抽排超标地下水、污染地表水体的问题较为突出,这方面还存在法律盲区。我建议修订完善相关法规,推动制订区域性地下水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针对地下工程建设周期短、场地小、排水量不稳定、基坑水存在多因子超标等问题,加快推进灵活、小型、可移动和低成本的地下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全面推动制定地下水排放的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约束地下水排放行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健 马金 李子俊
本版摄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孙中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