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新兴前沿产业︐打造数字产业集群
空中俯瞰雨花软件谷。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写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软件名城提质升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突破8500亿元。做强新兴前沿数字产业,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抢占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元宇宙等新赛道。加快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建立健全市区街镇三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推动更多产业链生态企业和应用场景落地,实现城市治理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结合南京市产业特色,导入多方资源和优质项目,引入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优质科研院所研究成果,打造数字经济‘数创工场’创新基地。”市政协委员杨栋建议。
杨栋说,“数创工场”创新基地依托知名企业的企业生态、数字化能力,结合市属国企本地化产业链和服务能力、金融和投资资源,整合相关数字产业链上下游核心资源,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挖掘转化培育行业科研成果,推动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快速助力区域形成较为成熟的数字产业链。
通过“数创工场”创新基地的建设,打造投资、研发、创新、产业、销售全产业链,形成线下产业聚集+线上服务赋能+场景体验示范+产业人才培养,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紧密合作,探索产业+科研+投资+创新+营销的闭环创新模式。
杨栋表示,“数创工场”产业创新基地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以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数字营销、信息消费等数字相关产业为核心,打造线上+线下国际领先的数字生态创新示范区。
数字赋能,带动螃蟹产业“溢价”农民增收
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水产养殖产业?市人大代表张明龙建议,设立市级农业主要单品种数字化转型专项扶持资金及政策,加速推进高淳河蟹产业数字化转型。
张明龙说,河蟹数字化在销售端的主要表现方式是电子商务。自2012年以来,高淳区河蟹电子商务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养殖户通过电商自产自销,有效抵御了各种风险,提升了产业溢价。自2017年起,高淳区探索全产业链信息化体系建设,目前已推动近2万亩养殖面积实现数字化体系覆盖。
“2022年,我们试点推进养殖户数字使用权租赁,*低可为完成初步数字化的养殖户每亩增收40元以上的收益。如能加速推进河蟹产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产地数字化水平分级,不但可以进一步提升养殖户的数字化应用水平,还可以使养殖户在数字应用中进一步提高使用收益。”张明龙表示。
打造数字内容经济和线下实体商业结合案例
“用*新的全息三维技术,把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的人文景象,以及南京的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出来,给人带来一种古典和未来碰撞的特别体验。”市政协委员周全建议。
“我从事的是元宇宙产业领域,主要是做裸眼3D全息显示,也就是AR、VR相关产业。”周全建议,南京应在元宇宙差异化层面实现突破,比如在元宇宙内容及线下落地方面,打造元宇宙街区,可以在新街口商圈通过先进的全息型裸眼3D大屏技术,实现未来城市的视觉效果,打造一个典型的数字内容经济和线下实体商业结合的案例,放大南京在全国的城市形象效应。
市政协委员沈童刚则将关注点放在了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急需的创新和人才方面。他所在的江苏启迪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聚焦科技服务领域,依托江苏省清华大学校友会,为南京市引入人工智能和应用数学等方面的*级科学家提供服务。
“我们接下来将协调各种资源,助力创新成果更快更实落地南京,联系对接高校、科研机构和小微企业的创新技术,作为以高校为源头的创新方式的补充,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力结合创造更多可能。”沈童刚表示。
“南京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加快推进南京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将为‘2+2+2+X’创新型产业发展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台盟南京市委会认为南京底气十足。
台盟南京市委会建议,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关键技术突破,依托南京已有研究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科研院所等,实现技术突破。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制定一套能够支持南京大、中、小、微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贯穿产业链全链条发展,并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推动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南京数字经济面临重要战略发展机遇
李逢春(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重磅发布《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南京已跻身新一线数字经济城市,全国排名第八,彰显了南京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现代化治理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新发展。作为国家*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南京数字经济面临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
一是聚焦前沿创新要素,构建数字经济创新生态环境。依托长三角首个国产技术算力中心,聚集数据、算力、算法、应用场景等科技前沿创新要素资源,并将算力资源有序、精准、高效地开放给本地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满足AI技术发展和服务需求,构建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南京乃至江苏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二是抢抓新赛道,激活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增量。立足南京首座“中国软件名城”的产业先发优势,加快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围绕通信软件及运维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及信息安全等六大产业集群,抢占工业软件和元宇宙两个新赛道和发展机遇,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全力构建“6+2+X”产业体系,推动数据要素全方位赋能。
三是探索区块链平台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利用“江苏省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试验区”的建设契机,集聚科技力量专注区块链技术研发、应用场景落地与关联上下游企业,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区块链产业高地,增强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培育数字经济产业新的增长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