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位于高淳区漆桥街道双游村的农民创业园。 通讯员 刘列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下了宁宣高速,这里是前往桠溪国际慢城的必经之路,也是高淳区首个村级“农创园”——漆桥街道双游村农民创业园所在地。12月1日,记者走进这里,映入眼帘的是色彩缤纷的月季花海、连栋的玻璃温室大棚、产销一体的物流中心。村民马善木领着记者来到他家,指着新建的房子乐呵呵地说:“我们家能有今天,都是享了这几年村里发展的福啊。”
5年前,马善木还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是聋哑人,一家四口全靠年过六旬的马善木一人操持农活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不仅是这一家,彼时双游村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28户219人,2015年村集体稳定性收入还不到20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53万元,2016年被列为市级经济薄弱村。
然而,去年双游村村集体稳定性收入已达264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6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97万元。短短5年,成功实现村集体稳定性收入增长超10倍、经营性收入增长超百倍的目标,双游村的“致富密码”是什么?
“产业扶贫是*直接、*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我们村造血功能、带动群众脱贫的长远之计。”双游村党总支*诸新良给出了答案。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为制订“户脱贫、村摘帽”的精准扶贫方案,诸新良带领村干部外出跑调研、开夜车学政策、充分征求村民和专家意见,连续几个晚上讨论到深夜,*终决定用帮扶资金投资标准厂房建设,入股开设药房,发展早园竹、水稻、草莓等产业,村集体收益显著增加。
要发展就不能固守已经获得的小小成绩,“双游的发展那时候才刚刚起步,既不能迈大步一飞冲天,更不能不迈步一沉到底。”诸新良发现一些村民抱有满足心态,一些党员干部有畏缩求安稳心理,他就狠抓党建,组织村两委班子集中讨论发展,从党员的担当使命谈起,从周边先进村发展的成果经验谈起。诸新良的举动让大家很快都意识到,发展不是“等靠要”,而是要靠肯花心思、肯干肯拼。
说干就干,2018年以来,双游村两委班子四处考察,并结合本村靠近游子山风景区、闲散土地较多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月季花观光农业,打造拥有“三区两园”5个功能分布区的双游村农民创业园,集结电商直播、冷链配送、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等多元化服务。
去年10月,双游农创园项目一期建成投用,九月花公司、潘西农场等企业先后入驻,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相继与园区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这里不仅为入驻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更为村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双游村通过“扶持就业、鼓励创业、帮助入股”三个靶向进行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则进行“兜底保障”,目前村内200余名闲置劳动力已基本实现家门口就业。
马善木将家中3亩地流转给村里,一年租金2万余元,他在园区从事保洁工作,一年收入近3万元。妻子在家养了200只鸡,村里以每只鸡100元、每个鸡蛋1元的保底价集中收购,两个孩子在村委的帮助下也找到了新工作。去年,他们家还新盖了两幢两层小楼,其中一幢出租给一家企业,每年收取房租2万元。“七七八八加起来,年收入突破10万元了!”马善木高兴地说。
认准了产业发展道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今年以来,双游村又依托新建成的电子商务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我们已经和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多家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突破1500万元。”双游村党总支委员邢光平介绍,前不久,村电商公司刚刚与江苏中通云配供应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预计明年销售额将再增加2000万元,净利润不低于60万元。
随着双游村“家底”的不断壮大,村里的基础建设、便民设施、文化生活场地都在不断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诸新良表示,下一步,双游村将按照做美环境、做旺人气、做强经济的思路,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用3年时间,把双游村建设成产业超亿元的特色产业村。”
南京日报社主办南京日报总编辑:丁辉宇国内统一刊号:CN32-0030南京日报广告刊例表南京日报信息热线南报网新闻热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