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兵支书”为乡村振兴立新功
中国江苏网讯 在南京高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是热血青年,身着戎装,在国防事业中建功立业;退役后脱下军装回到地方,他们敢打敢拼、吃苦耐劳,投身乡村振兴的“新战场”,再立新功。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兵支书”。近年来,高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推进“兵支书”培养工程,涌现了邢青松、何腊宝、诸新良、刘冬平、黄世宝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兵支书”,他们带领群众跟党走、发展产业共致富,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带头人、领头雁。
邢青松:“螃蟹大王”持续带领农户共同致富
现任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理事长,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茅城村党总支*的邢青松,是全国知名的“螃蟹大王”,也是远近闻名的共同致富领头人。
他1987年从部队复员后,被分配到家乡高淳区的一家银行工作。捧着金饭碗,邢青松却在思考:“我没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在银行工作无法更好地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因为年轻党员不干事创业,就没有资本讲奉献、担当和责任。”
1992年,顺应改革开放的春风,邢青松毅然放弃了银行的“铁饭碗”,下海创业。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对各地市场行情把握不够,让邢青松尝到了商海无情的苦楚,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他不仅亏光了积蓄,还欠了100多万外债。在战场上下来的硬汉没那么容易被打倒,他不断摸爬滚打,总结经验,终于成为公认的 “螃蟹大王”“*一营销大户”。
作为一名党员老兵,邢青松认为:自己富不算什么,能够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那才线年起成立水产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一同养殖螃蟹,2010年建立全省*一个跨省域水产合作联社。经过10多年努力,联社发展成覆盖20多家成员合作社、3000多个螃蟹养殖户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去年在他带领下建立起来的永胜圩万亩高效水产养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每亩年纯收入超3000元,全镇3.5万人受益,人均增收1000元。这是邢青松作为高淳区砖墙镇茅城村党总支*、以茅城村发展带动砖墙镇10个村壮大集体经济的富农“密码”。
诸新良:务实苦干,担当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
走进高淳区漆桥街道双游村,色彩缤纷的花海、生机盎然的水稻公园、产销一体的物流中心、活力迸发的农民创业园……令人赞叹。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只有十几万的双游村,短短几年时间已达到村集体稳定性收入264万元,集体性经营收入超过6000万元,从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为电子商务示范村、“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双游村的蝶变背后是兵支书诸新良的“务实苦干,担当作为”。
诸新良,2014年6月任双游村党总支*、2019年12月*主任“一肩挑”。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在立足自身资源的同时,诸新良形成了跳出双游谋发展、二三产业同发展的思路,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16年起,双游村先后筹资在高淳城区购置门面2套、双牌石集镇购置门面2套,分别用于开办世纪华联惠民超市、双游村电商公司、百信连锁药房等,年增加村集体稳定收入约32万元。2018年,主动对接挂钩单位新工集团,与其旗下南京医药集团合作,入股南京医药联合开办百信药店,仅两年时间,已从1家发展到4家,计划再用3年发展到10家以上,实现区域内连锁经营。2019年双游村打造农民创业园,以电商产业为核心,带动和串联周边农业产业链。村集体发展早园竹350余亩、有机水稻650余亩、新建8332大棚86个70亩和连栋温室大棚11000平方米,构建“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年可增加村集体稳定收入20万元,解决村民就业130人,实现产业增收、百姓致富齐并进。
作为兵支书,诸新良把使命和担当融入思想、融入工作,为把双游村变得更美、百姓变得更富、村级经济变得更强而不懈努力。
黄世宝:用活红色资源,走出强村富民路
高淳桠溪跃进村西舍,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现在这个藏在桠溪美景里的“红色堡垒”,已经是颇有名气的红色文化村、全国文明村……而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跃进村的“兵支书”黄世宝。
十四年前,在跃进村党员群众的推荐下,黄世宝放弃了在肥料供销社的稳定工作,来到了跃进村。虽然,那时的跃进村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好,但作为一名退役老兵,黄世宝本着对人民和政府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乡村发展中。
跃进村曾是革命老区,在苏南抗日战争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黄世宝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跃进村*有价值的发展突破口,有了将这里打造成红色旅游文化基地的想法。
付诸实际的过程中,黄世宝面临了不少困难,因为战争期间能保留下来的资料很少,时间也很久远了,所以资料是很难收集的,刚开始的时候只能一家一户挨着问,问到一点是一点。“既然决定要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让更多人知道当地的红色故事,哪怕攥着千条线,手里只有一根针,也得把这件事情给干好。”这十几年来,黄世宝跑了包括上海、安徽等地,就是为了尽量多找一些了解故事的人,请他们回来指导和考察。
凭着韧劲,黄世宝带领西舍通过改造建筑遗存,以红色革命旧址为主体打造红色堡垒,完成了溧高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溧高县委、县政府办公场地旧址、溧高县国华初级中学、溧高县抗日兵工厂、财经局旧址等场馆的修复工作,现有15处场馆和英雄纪念广场1个,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形成了完整的旅游路线。这里已经成为高淳乃至南京市的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各类参观学习者达万余人次。
名气大了、人气旺了,带动了村上的特色农业发展,也让村民们富了起来。这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把跃进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2022“水韵江苏·非遗购物节”启动
伊利集团18万头奶牛绿色智慧养殖示范园项目启动
常州市新发放首套房贷加权平均利率低至4.3%
美丽江苏·每日一景丨南通:邂逅狼山浪漫夏日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0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暨2022年江苏省“长江经济带”全民健身大联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日本恢复外国游客入境 目前仅限带导游的旅游团
要俄罗斯卖油!美国政府开始自己“推翻”自己?
被俄企接管的麦当劳更名 新Logo“一汉堡两薯条”
五角大楼承认:过去20年为46个乌生物设施提供支持
以小时计!俄乌战况白热化,泽连斯基想要十倍军力
优秀!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学生斩获国外7所名校offer
彰显巾帼榜样力量 全国首届百名女学者论坛在南大举办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法治进校园 护航青春助成长
宁马城际铁路(南京段)板桥北站围挡工程正式施工
六项举措助力渡难关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助企纾困在行动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