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7亿元!南京创近5年卖地新高!这家房企今年花了147亿多……
年初,国家对22个热点城市土拍规则进行调整,实施“两集中”供地模式,2021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三次。南京,便是其中之一。
随后,南京出台相关新政,集中供地、“定品质”规则上线,房企*多报名不得超过13幅、部分地块竞买资质需达到二级及以上、拿地六个月内不得上市销售等等,土拍开启“新玩法”。
于供给端而言,这恐怕是今年导致市场变化的*大变数。热门板块“疯抢”不再,终止出让、流拍、底价成交地块更是频频出现。
那么,相比往年,今年的土拍,到底有了哪些变化?“三道红线”、融资收紧背景之下,是否依然有房企“豪横”出手买地?
关键词一:土拍年收入1886.7亿,创新纪录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1月26日到11月25日,南京共计成功出让137幅经营性用地(不包含高淳、溧水,不含工业用地,下同),总出让面积超560万方,成交总金额约1886.7亿元,创下近5年来的新高。叠加今年高淳、溧水的成功出让的经营性用地,成交总金额超过1948亿元。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去年全国也仅有6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1800亿元。
同比2020年南京卖地总面积超650万方、总金额超1861亿元相比,今年经营性用地出让面积再次下滑约90万方,降幅近14%;但是成交总金额却上涨约25.7亿。(详细土拍结果见文章末尾)
有业内专家分析,南京今年土地出让溢价率有所提升,同时推出了城南、河西等板块多幅素质优良的地块,从而拉高了总价。
截至发稿前,2021年共计出让约107宗含住宅属性地块,成交金额约1852.13亿元。从出让土地分布来看,今年江北新区(含六合)、江宁、城南区域成交土地数量位列前三,分别卖出44幅、33幅、27幅。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河西板块也端出了12幅地块,包括河西南7幅、江心洲5幅。
今年,招商蛇口、中海、新城、华润、保利、卓越、新希望、龙湖等房企的“运气”与“魄力”都表现不俗,在南京各自拿下的涉宅地总价均超过50亿。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在南京拿地花钱*多的房企TOP5为:招商蛇口、中海、新城、华润、保利。其中,招商蛇口今年拿下新玄武、江心洲、大校场三幅地块,以总“花销”147.5亿元登顶,且今年单幅成交总价*高的涉宅地——新玄武G24,也是被招商蛇口拿下,约88.9亿元。
注:(1)统计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1月25日;(2)部分涉宅地块楼面价为粗略估计;(3)联合拿地也纳入计算;(4)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另外,今年南京涉宅地成交楼面价TOP5为:保利G28(即锦云台 地价37137元/㎡)、金科G29(即玖樾印象 地价37022元/㎡)、联发G31(即云锦四季 地价36793元/㎡)、招商蛇口G30(即云萃府 36190元/㎡)、正荣&奥体建设G32(即南宸紫阙 36160元/㎡)。
也就是说,南京今年单价*贵的地块大都集中在南部新城大校场板块。目前这批地块除了锦云台外,其余均已上市,带升级装修包均价约5-5.1万/㎡左右。
不仅如此,涉宅地毛坯销售限价TOP5的榜单中,除了栖霞建设河西南G112毛坯限价*高,为46350元/㎡,其余地块也都在南部新城,毛坯限价从44902元/㎡到45000元/㎡不等。
今年,上半年与下半年市场情绪对比鲜明。
上半年,土地市场迎来了难得的回暖,即便是“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等管控政策持续施压。单就“520首批次两集中”供地,就吸引了约145家房企报名,有的房企豪掷70-80多亿保证金“下注”20余地;而且超7成涉宅地拍至*高限价进入公证摇号,溢价率超过20-30%的地块也不在少数。
下半年,风向急转。9月、11月的“两集中”地块土拍过程,共计55幅涉宅地成功出让,拍至*高限价的仅有16幅,占比不到3成,溢价率几乎全线%以下。
而且拿地房企更多的聚集在了央企、国企上,137幅经营性用地中,有央企、国企背景的房企拿地近90幅,占比超6成。其中涉宅地有64幅地块,成交总金额达1236.28亿元。
三次“两集中”供地的国企、央企出手次数逐步增多,尤其是在六合等边缘板块托底明显。据悉,首批次两集中供地国有资本企业拿地金额占比约50%,第二批次拿地金额超80%,第三批次拿地金额占比超9成(数据来源好地讯土地)。
从三个批次供地报名来看,房企整体参与度下降。其中,*一批次有超过百家房企参与,第二批的参与度不到*一批的一半,只有约50家。而第三批次集中出让只有25家左右的房企报名,平均每块地报名单位仅在3家左右,相比前两批次在持续减少。
不仅如此,终止出让和流拍的地块数量也在增加,房企拿地愈发谨慎。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有27幅地块在开拍前因故终止出让,也有2幅地块流拍,这在往年并不多见。
5月土拍,仅有1幅地块因故终止出让;
9月,就有11幅地块因故终止出让、1幅地块流拍;
11月,已有15幅地块终止出让、1幅地块流拍。
总体来说,2021年南京土地供应量较前两年逐步下滑,加上房企拿地策略愈发保守、谨慎,联合开发也愈发常见。为了稳定土地市场,政府今年也推出不少“压箱底”的优质地。由于“双限”政策,地价比较难走高。对于现金流能力较强房企,着实收获了一批好地。
*文章所用照片来源于其它网站,无法确认著作权人。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将根据情况删除并愿意支付合理使用费。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