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高质量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农村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扎实工作,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持续提升,全面完成粮食、蔬菜、生猪保供任务。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增加值增幅分别达到4.4%、2.4%,位列南京市*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经验入选全省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典型案例,螃蟹产业链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培强农业产业带头人,邢青松获评“全国十佳农民”。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位列全省*一等次前三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成绩属于过去,接下来怎么干?新春伊始,高淳区农村农业局就打响发令***:严守底线、锚定目标、苦练本领、持续聚焦产业,对照高质量发招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总*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
一是守好粮食生产底线万亩。稳步提升优良食味稻米种植面积占比至65%。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6000亩。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二是守好“菜篮子”稳产保供底线万亩,建成东坝街道和睦涧村和东坝村2个市级标准化菜地,新增设施蔬菜园艺面积4000亩,新建高效特色园艺基地2个。稳定规模猪场存量,新增能繁母猪1000头。
三是守好耕地、林地保护底线。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突出环境专项问题整改,完善管控措施,细化落实耕地保护,杜*抛荒地及未利用耕地。全面深入推行林长制,努力实现森林资源“一增、二保、三防”目标。
四是守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持续开展农产品生产主体入网监管行动,加大入网追溯监管力度。确保地产农产品综合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1%以上。
五是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政策延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快构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深入贯彻落实总*关于“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抓紧提高三农工作本领”的重要指示精神,重点推进“两个群体”扎实练好本领。
一是推进“三农”干部扎实练好服务“三农”的本领。大力营造“领导担当、上下配合、全员实干”的工作氛围,大力倡导“事在人为、事在一线、事不过夜”的干事作风。重点倡导每名“三农”干部做到“3个一”,即上好一堂发展课、推进好一个重点项目、服务好一个农业主体。
二是推进农业经营主体扎实练好发展“三农”的本领。制定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提升计划和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实施农业企业家、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乡村产业带头人重点培育工程,培育造就一支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关键环节在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
一是聚焦特色抓产业。高淳农业特色明显,生产主体基本实现了一定的规模化,全区水产养殖面积24.87万亩(其中螃蟹养殖面积稳定在21万亩),优质水稻面积12.58万亩,果园2.57万亩,茶叶2.6万亩,早园竹1.35万亩,各产业在布局上呈现明显的块状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在各产业中呈现梯次分布,专业技术人才和基础劳动力相对集中,产销渠道基本通畅。以“固城湖”螃蟹为首的区域公用品牌,在全省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22年,将持续聚焦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不另起炉灶,全力提升产能、提升品质、提升效益。
二是聚焦种业抓产业。全面贯彻落实总*“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指示精神,全力打好种业翻身仗。重点建设好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和固城湖螃蟹研究所种质资源基地,建成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高淳实验站和南京宁渔种业研究院2个国家级产学研示范基地。培育做大青松螃蟹、帅丰大口黑鲈、宁渔抗病鲫鱼、湖水源青虾、雅润茶叶、花山园艺草莓、禾田坊蔬菜油菜、仙草堂红樱桃、康之源牡丹等种质新品种,努力构筑原种保护、良种育繁推一体发展的种业体系。
三是聚焦改革抓产业。围绕“让城里人出城进村、让农产品出村进城、让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依靠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能,充分运用市场工具引导“三农”发展。重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建设和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先行先试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开展农民持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收益权、有偿退出权、继承权等权能拓展工作,探索建立乡村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各项机制。
四是聚焦园区抓产业。充分发挥国家级园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尝试建立“1+2+7+N”的国家、省、市三级园区以及园区市场主体联动发展机制,探索建立“园区+平台+镇街”的发展体制。推动胜利圩打造国家级片区、龙墩湖创成省级园区,武家嘴科技园、东坝胥河产业园建成茶叶、优质稻米全产业链。高质量推进池塘养殖生态化改造1万亩,积极创建国家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成食品产业园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进水产品加工和食品机械加工企业10家以上。
五是聚焦流通抓产业。重点围绕“深度覆盖南京、深耕上海苏州、巩固杭州北京、拓展广深成渝”开展主导农产品市场营销。线下抓好“固城湖螃蟹城+大中城市专卖店”,线上抓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瞄准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实体仓和云仓的储存能力,新增水产、果蔬冷链仓储8000吨。积极推广“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引导小农户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组建5家综合社,新增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5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争取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
六是聚焦品牌抓产业。重点抓好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成渝双城圈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固城湖”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积极推进淳青茶叶、丹湖秋月、漆桥莓茶、胥河味稻等“一镇一品”,促进区域公用品牌、子品牌、企业品牌有机融合。探索推进“国际慢城”作为圩区水生蔬菜、山区特色园艺、全域优质果蔬的区域公用品牌。(宋金甫 单成志)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