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职园放飞一座城市的创新梦想
3年后,这里交通纵横,高楼林立,学子汇聚。
短短几年时间,在高淳石臼湖畔这块充满希望的沃土上,一座集“学、研、产、城”四位一体的活力职教新城逐渐展现在世人眼前。
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园(简称南京高职园),这块承载着无数年轻人梦想的职教热土,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高水平职业教育新高地,成为推动省市、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站在新的起点上,南京高职园正依托园区应用型人才特点,加快培育形成与周边主导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不断提速大学与城市共生、教育与经济共荣、科技与产业共振的步伐,努力成为人才的摇篮、创新的乐土、智慧的新城。
金秋时节,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气息,一声声嘹亮的口号响彻整个校园,近3000名大一新生英姿飒爽,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在操场上参加军训。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首个落户南京高职园的院校,也是首个建成投用的院校,新校区占地389亩,其中一期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二期6.5万平方米,目前已迎来第二届的新生入学。
就在南京机电学院学子挥洒汗水的同时,仅一条马路之隔的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高淳校区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声隆隆,塔吊高立,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忙碌不停,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中,现场一派火热建设场景。天平学院高淳校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目前正进行一期建设,包括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等9栋建筑。
作为南京*一个集职业教育、技术研发、产业孵化、高端总部经济及商业配套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园,南京高职园始终坚持以优质院校、关键平台和新兴产业为主攻目标招大引强,截至目前,南京高职园已签约入驻高校6所。除了已开学投用的南京机电学院,和正在施工的天平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一期30万平方米15幢单体基本建成;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一期也于今年5月开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新校区建设筹备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在高淳“十四五”规划中,南京高职园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更是被列入省市“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南京高职园自2019年规划建设以来,围绕“学、研、产、城”四位一体定位,实施集聚高校、打造平台、引入产业“三步走”战略,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和应用型人才,逐步成为南京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为南京市、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建设南京高职园,无论是对高淳,还是对省市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淳区相关负责人说,它不仅完善了南京科教名城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功能,还能为江苏制造业强省提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支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具体举措。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高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签署校会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学术交流等领域加强合作;与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8家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政校企行共话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及人才现状,深化产教融合……
5月13日,在高淳区医疗器械专业人才培养论坛暨高淳区产学研合作签约活动现场,南京高职园收获满满,为园区深化学研产城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紧密链接着产业链,必须要办成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让专业教材、课程对接市场需求。南京高职园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形成“校、企、地、行业”四位一体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高淳产业特色,派遣企业高级人才入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师生入企参与订单生产、企业订单入校生产、共建产业学院等多种方式,深化学生技能实战化培养,为学生构建从学校到企业的“高速通道”。
其实从规划之初,南京高职园的基因就注定和普通大学城不同。园区致力于推动学研产城深度融合——规划1平方公里“共享空间”中央共享区,涵盖教育、科研、科创服务、文化综合、商业休闲、项目孵化等功能,同时探索校园间设置柔性边界,推动校校、校企、校地共享教学资源、教育设施、实训空间、创业平台,让共享的理念贯穿学生成长、就业、创业的全过程。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人才是创新的*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为活跃、*为积极的因素。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南京高职园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等人才的“摇篮”,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技能人才基石,成为一处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南京高职园党工委*刘宜军表示,园区计划通过5—10年的建设发展,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创新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未来都市实践区、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计划至2025年,南京高职园高等教育片区基本成型,每年可培养2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和应用型人才。
区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批特色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发挥特色竞争优势。南京高职园的发展也概莫能外。
刘宜军介绍,根据高职园“三步走”战略规划,产业引入是关键,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和集聚效应,使园区经济活力迸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根据规划,南京高职园将围绕南京市主导产业体系、高淳区“4+2”产业链,依托入园院校高素质应用人才资源,着力培育职业培训、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三大主导产业及商贸流通、人力资源等辅助产业,构建园区“3+X”产业体系,建设长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区。
其中,职业培训方面,园区将积极招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求职招聘培训等行业企业,同时招引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机构,继续教育/考研辅导机构。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积极招引软件与信息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行业企业。数字创意方面,积极招引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制作、数字创意活动与设计服务、数字创意融合服务等行业企业。
目前南京高职园已引进2所高职院校和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设置覆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医疗医药、艺术学等多个领域。南京机电学院、紫金学院、天平学院以理工科见长,红山学院以经管专业为主,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以护理、医药专业为主,而金城学院的航空、民航专业特色明显。
“从目前签约入驻各院校来看,入驻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可以为南京高职园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和教产互动资源,在一定引导下有望形成以教引产、以教促产、教产互动的良好局面。”刘宜军表示。
主导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之基、动力之源,对高质量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目前,南京高职园正全力以赴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针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安排专人专班做好对接服务,全力构建“3+X”主导产业体系,汇聚推动高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南京高职园,一座承载着南京现代职业教育创新示范重任的活力新城正在新时代浪潮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带着无比坚定的自信和定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本版图片均由南京高职园管委会提供
南京日报社主办南京日报总编辑:丁辉宇国内统一刊号:CN32-0030南京日报广告刊例表南京日报信息热线南报网新闻热线
第A0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05版:十年数说·社会文明程度高
第A06版:十年图变·社会文明程度高
第A0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1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2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2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2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2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3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3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3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3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3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3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3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3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3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4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4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4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4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4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4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南京高职园 放飞一座城市的创新梦想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