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进“四大行动”聚力建设“活力之城”
七月盛夏,万物葱茏。走进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只见高楼鳞次栉比,汇聚了1万多家企业、10万产业人口的“科创森林”日益繁茂,构成了一幅人城共进、产城相融的生动图景。
当前,江北新区正全力推动“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四大行动。作为新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头部梯队的关键板块,研创园铆足干劲,大力集结“研创力量”,充分发挥“研创优势”,掀起干事创业新热潮。
抬手作揖、趴下撒娇、左右抖动,当一群身怀绝技的“小狗”亮相繁华商圈,一场展示未来科技的炫酷派对由此拉开。7月8日,蔚蓝科技全球首家人工智能机器狗体验店在南京德基广场开业,一只只体型接近真实的阿尔法机器狗,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亲密互动,线下“撸狗”。
“我们是土生土长的新区企业,也是德基广场入驻的首个南京科技消费品牌。2019年在研创园注册后,以ToC端切入人工智能赛道,去年新一代阿尔法机器狗在园区量产下线,今年产品走出产线。之前的快闪活动广受好评,于是我们打造了这个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实体空间。”蔚蓝科技工作人员介绍,产品结合了真正的人工智能,包括算法部分、硬件部分和制造部分,完全依靠国内自主力量完成。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园区企业通过前沿科技突破和颠覆性创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培育。
日前,在2024年度“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中,南智芯视(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超构表面技术的成像项目”在现场3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喜获大赛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于2024年6月由南智光电成功孵化。
作为祝世宁院士团队于2018年在研创园创建的研发机构,南智光电成立6年来,已成功转化铌酸锂单晶、高性能激光器、高亮度量子光源、高光谱相机、超构透镜等10余项科研成果,引进腾景科技、齐碳科技、原磊纳米等优质企业30余家。
今年4月,国内首条“薄膜铌酸锂+X”异质集成光子芯片产线在南智光电启动,打开了光子芯片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新局面。“这是团队从研到产,很关键的一条产线。”祝世宁评价道。
5000平方米超净间、配备3.5亿元规模设备、月产能1000片晶圆,该条产线具备光刻、刻蚀、镀膜、研抛、湿法等系列核心技术工艺,目前已具备标准化代工流片能力。
全面提升“产”的落地效率,全面助推“产”的快速发展,全面支撑研产贯通良性循环,一项项尖端技术在园区结出产业硕果。
近日,矩阵时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又传来好消息:在量子区块链技术领域成功跨越1/3容错极限,取得重大突破。此项成果将显著提升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数字经济的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研创园在创新环境营造、产学研合作推进、人才引进培养以及业务拓展等方面,为公司提供了诸多支持。”矩阵时光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研创园加速推进落实新区“四大行动”,围绕加快新质生产力集聚落地,建立研产贯通“成果库+资源库+导则库”,同时,推进人工智能芯片测试等10个企业共建公共实验室提档升级,列入市、区重大项目25个,总投资达545.51亿元。
炎炎夏日,走进腾飞大厦A座,顿感凉爽惬意,研创园企业服务大厅正位于主体建筑的主入口。巨大的中庭空间处,22个服务窗口围合成超大服务区域,大到办企业、盖楼宇,小到手机充值、园区一卡通办理,都能在这里一站式解决。
近期,不少企业惊喜地发现,窗口服务“月月上新”:4月,工商窗口新增了6项业务;5月,综合窗口新增知识产权服务类6项业务;6月,在规划窗口新设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类……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服务扩能提质”,研创园企业服务大厅结合企业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的需求情况,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办件服务。
除了综合性服务,科创企业对专业性服务更为渴求。少技术,如何去攻关?乏人才,如何去培育?这些都需要园区与企业“共情”,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家的事,靠前服务,变被动为主动。
研创园是新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该产业具有技术、资金、人才密集、市场规模大、国际竞争激烈等特点,强力的公共平台支撑尤为重要。今年,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20000平方米的总部基地大楼建成并启用,装载了具有18亿门超大规模数字SoC全芯片级仿真加速验证集群、EDA共享实验室、原型验证实验室、通用共享测试实验室、可靠性测试实验室、射频通信测试实验室、芯片探针台测试实验室等新一批高水平公共实验室。
围绕企业实际需求,聚焦芯片设计、制造、封测、IP等芯片研发环节的共性技术需求,ICisC联合国内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领域优质企业、机构等资源,补全补强芯片研发共性技术服务环节,形成全栈化技术服务大平台。今年上半年,累计服务企业芯片研发项目103个,累计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1600余家/次(含线上平台预约技术服务),累计服务额4220万元。
同时,以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为依托,持续开展专业竞赛、人才培养、人才招聘等活动。上半年累计为区域企业提供354次人才培养服务,通过赛事培训、课程开班、项目实训、产业研讨等,整体培训输出16295人次,促进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滨江校区,我们来了!”7月8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举行首批搬迁滨江校区仪式。今年7月至9月,南农1.2万余名师生将正式搬迁至滨江校区,在这里开启崭新学期。
从高空俯视,紧邻研创园本部片区的滨江校区已是满目绿意,校友之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也是“整装待发”。该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各类办学用房126万平方米,一期建设各类办学用房约78万平方米。
以南农大滨江校区投用为契机,研创园试点打造活力街区,构建云游河滨水特色商业服务轴,推动商业空间串联和多元业态集聚;开展居住片区菜场、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研究,完善十五分钟生活圈,加快打造轻松友好型活力之城。
城市的发展没有捷径,只有看清发展本质规律,用好发展所有资源,创造一切条件向前上、使劲干,才有可能建设一座符合青年人才预期的“理想城”。
在江北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科创中心一期单体楼顶,灼热的阳光并未阻挡施工热情。一期工程6幢建筑在去年完成封顶后,目前全面进入外幕墙和内装施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移动华东区域科创中心。
5公里处,芯片之城科创基地项目一期也正进行紧张的幕墙和机电安装施工。作为全省蕞大的政企合作项目,该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以创新科技为主导产业方向,重点招引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人工智能、元宇宙、先进通信、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考虑到园区未来频繁的产业运营及对外交流等日常活动,芯片之城科创基地在设计之初就预留风景怡人的景观园林、河道水系和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建成后,预计可吸纳6.2万产业人口在此工作、学习和生活。
毕业生择业期间有免费入住14天的“宁青驿站”、入职上班后有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年轻父母宝宝没人照顾时公司隔壁就有托育机构,朋友聚会约饭有江北砂之船……在这方宜居宜业的生态中,工作与生活的便捷处处可见。
招商引资该“招什么”“怎么招”“靠谁招”?围绕新区“四大行动”工作要求,研创园有了“新攻势”,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为区域经济引活水、添动力。
园区牵头开展“招商引资”行动,成立行动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进一步明确招商方向、充实团队力量、细分招商单元,拓宽招商资源,主动与基金资本、龙头企业等对接。截至目前,获取项目信息300余条,外出拜访企业近300人次,推进Koksan、奥意科技、智联航空等65个项目签约。
搅动人才竞争的“一池活水”,园区面向全管办和专业化公司,公开招募有能力、有意愿的招商人员。把热爱招商、适合招商的人才充实到一线招商岗位上,上半年已实现招商人员扩充超40%。
同时,优化调整招商部门组织架构,打破原有分散的格局,构建“2中心+4产业专班+13专项组”的招商体系。
其中,2中心为招商支持中心和项目服务中心,统筹招商运行、项目信息,保障招商活动、项目落地、项目开工等。4产业专班+13专项组具体指集成电路产业专班:细分EDA/IP和IC设计、材料和设备、封测和制造3个专项组;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细分前沿硬科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算力服务和运营商产业链3个专项组;未来产业及制造产业专班,细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3个专项组;现代服务业产业专班,细分总部经济和城市功能、新金融和文化创意、新业态和数字经济(商贸)、工业软件4个专项组。
每个专项组都明确产业基础、细分赛道,逐个产业制订特色招商方案,从而实现产业链精准招商。同时,抓实考核保障,从项目信息获取、签约项目数质、项目投产开工、招商引资指标完成情况、招商服务等多维度对部门进行整体考核,并根据内部分工将指标分解到个人,构建“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的绩效激励机制。
下一步,研创园将以更深谋划、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把科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科创实力潜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充分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集聚成势,以实际行动推动区域内现代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