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金融活水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5种门诊慢特病将新增纳入医保跨省...
我国将给予蕞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
北京率先实现境外银行卡“直刷”坐...
前8月我国批准49个儿童药上市
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评估工作...
雄忻高铁河北段首座超千米隧道贯通
证监会:1至8月A股约1900家上市公...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发布
国资重组敲定 中国盐湖集团要来了
商务部: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启动
中国稀土集团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预...
5种门诊慢特病将新增纳入医保跨省...
我国将给予蕞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
北京率先实现境外银行卡“直刷”坐...
前8月我国批准49个儿童药上市
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评估工作...
雄忻高铁河北段首座超千米隧道贯通
证监会:1至8月A股约1900家上市公...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发布
国资重组敲定 中国盐湖集团要来了
商务部: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启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16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决定联合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从金融保障粮食安全、金融服务乡村产业等方面开展专项行动,鼓励银行机构持续推动金融资源向县域倾斜。金融机构如何加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引导资金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支持乡村全面振兴?记者采访了金融机构有关负责人和业内专家。
银行体系需要完善差异化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大中小银行之间需要分别调整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规划,在倾斜金融资源的同时良性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开创金融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政策性金融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农业领域的政策性银行,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信贷投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粮食安全确立为“三农”工作的头号工程,对强化金融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钱文挥表示:“农发行及时足额保障粮食收储资金供应,累计投放粮油收购贷款超过8万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油9.6万亿斤,支持收购量常年占全社会收购量的50%以上,切实发挥了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
中小银行尤其是农村中小银行,在金融助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中小银行3912家,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
农村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扎根农村基层提供金融服务。记者获悉,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已选派6500名干部员工到乡镇(街道)及村(社区)担任金融指导员与服务员,聘任4.6万名村(社区)干部、村(居)民担任金融联络员,网格化对接金融服务。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德清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建立镇级金融指导员、村级金融服务员、组级普惠联络员三级普惠金融政银联动机制。金融指导员分别由13家支行负责人担任;金融服务员由客户经理担任。目前,已在169个行政村(含社区)安排169名客户经理驻村;普惠联络员由各村小组长担任,协助做好金融宣传、普惠走访、整村授信等工作,目前已聘请普惠联络员2879名。
国有银行需要不断下沉服务,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邮储银行持续深化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提升“三农”及小微金融领域服务质效,致力于把普惠金融打造成蕞大的特色和蕞突出的优势。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2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9万亿元。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接下来,邮储银行将深耕农村市场,大力发展产业贷,按照“一产业一方案”的总体思路,把每个县域的主要农业产业摸清摸透,找到可介入的机会,特别是融入产业链,提供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该行强化粮食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9945亿元,新增1499亿元。为种粮农户专属打造的“粮农e贷”产品余额943亿元,新增678亿元。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表示,下一步,农行将聚焦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领域,着力加大“三农”和县域信贷投放,着力加快政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着力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未来需要持续推动金融各类参与主体逐步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服务网络,打造好涉农金融生态圈。构建政策性金融、大型国有银行、中小银行协同配合的多层次、差异化农村金融体系,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微观基础和骨干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信贷资金的支持。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系统”数据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有较高的融资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平均申贷金额为60.7万元。
金融机构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积极探索,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鹿城农商银行联合供销社、三农融资担保公司,出台农业经营主体“白名单”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简化贷款担保审批程序,优惠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依据信用等级评定结果,为符合条件的农户提供蕞高可达200万元的贷款资金。
为拓宽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渠道,江苏省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南京市财政局、南京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强化政银担企合作,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和政策供给,推出“金陵惠农贷”等贷款品种。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高淳农商行已成功为23家合作社发放了53笔“金陵惠农贷”,贷款金额7625万元,“金陵惠农贷”为无需担保的信用贷款产品,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少担保的难题。
专家表示,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融资还需打通堵点。当前,金融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存在融资供需信息对接渠道不畅难题。很多地区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但基本都只限于或偏重于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建设相对薄弱。
“集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生产经营信息、融资需求信息等的全量信息库由谁来建、如何建以及建好后如何与金融机构共享应用等一系列问题,仍处于探讨摸索阶段,当前金融机构难以及时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征信信息及融资需求信息,也是造成融资供需不匹配的重要原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谢玲红认为,需要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供需信息对接和动态监测。提高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建议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加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金融需求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强化对主体的融资需求变化的动态监测和评估,促进信息共享共用。”谢玲红说。
专家表示,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等级评定体系、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开展政府、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方合作、风险共担信贷模式,加快保险、担保体系建设,降低贷款风险。拓宽有效担保抵押物范围,推进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服务、农业保单融资、订单融资、直接补贴资金担保贷款,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
金融科技是推动银行业金融服务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引擎。金融科技的广泛运用,正改变银行业服务“三农”的思路和方式。金融机构用好金融科技等新工具和科技新手段可以助力金融机构解决农村金融市场拓展中面临的农户和农村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不充分、抵押品缺乏等问题。
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支付、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加速应用,为商业银行突破网点局限,服务县域和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可行性。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新昌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积极创新完善线上金融服务渠道,构建数智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开展“贷款码”“企业码”应用,升级以信用贷款为主的“小微易贷”“小微速贷”产品体系,实现在线申请、在线审批、在线签约、在线放款、在线还款的全线上、纯信用贷款模式。该行打造了浙企智管产品体系,以“系统+数据+场景+生态”帮助县域小微企业降本增效。
“银行应积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提升网点服务‘上云’方式,优化客户体验,不断降低运营成本。”董希淼说。实践中,银行积极发力科技金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发的一系列全流程在线融资产品,将审批、签约、放款、还款等环节全部在线自助式操作和自动化处理,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农发智贷数字平台,携手北大荒集团,创新推出“种植贷”数字金融产品。2024年,农发行在黑龙江省线上累计发放“种植贷”近14亿元,支持合作社167户,服务托管耕地面积超135万亩。中国农业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该行持续推进数字金融服务创新,科技赋能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农行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MAU)达2.31亿户,新增1828万户,增速8.59%;线上信贷“农银e贷”余额突破5.1万亿元,增速达20.3%。(记者 彭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上半年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创新高
上半年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创新高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三个更强”
聚焦发展实体经济 央企投资持续提速
我国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大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不断蓄积
扩内需惠民生,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高技术制造业动能强劲
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一路奔驰
从2264亿斤到13908亿斤——农业发展硕果累累
业绩逐季好转 研发投入继续加大 上市公司半年报彰显中国经济韧性
硅料供应偏紧 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
视频平台“教授开讲” 知识的大众化传播不必正襟危坐
推动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 国家卫健委发文推广三明经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流程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