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高淳乡村振兴路径 促进幸福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南京11月11日讯(记者 武晓娟)10日,“发展幸福产业 振兴乡村经济”峰会在南京市高淳区举行。峰会由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政府、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主办,与会代表共话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探讨未来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布局幸福产业。
什么是幸福产业?幸福产业包括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体育、教育培训等,其中,文化和旅游是两大重头戏。
“高淳发展主要有六个方面的优势,区位交通好、生活环境好、平台载体好、要素保障好、营商环境好、政策支持好。”高淳区副区长、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宋卫星介绍。
高淳地处南京市南部,既具“山”的钟灵,更兼“水”的毓秀,拥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的美景。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高淳的生态涵养区面积达到70%,地标水优于Ⅲ类水比例75%左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空气质量优良率等均位居全省全市前列,先后获得了“国家生态县”、“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
在休闲旅游方面,近年来,高淳聚焦“农业+休闲旅游”,依托全国首个国家慢城“桠溪慢城”、明清*一古街“高淳老街”等生态文化资源,一体化经营开发山慢城、水慢城、文慢城,嵌入式发展农家乐、渔家乐、乡村民宿等休闲旅游产业,建成休闲农业基地9万亩,打造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园区等一批国字号农村旅游品牌。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今年以来,高淳休闲旅游游客增长了15%。
11月10日,“发展幸福产业 振兴乡村经济”峰会在南京市高淳区举行,图为峰会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全国总工会原常务副主席、中创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杨兴富在本次峰会上表示,编制好乡村振兴规划,才能为幸福产业发展提供资源配置的方向。他提出,发展幸福产业,要进行产业基础研究,分析重点产业特点,因地制宜进行资源和人力配置,从而构建乡村振兴的“高淳模式”。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综合处处长杨凌志认为,要抓住“产业”这个重点,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素质,激活优势资源和要素,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我们共同的目标是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满意。”
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官张新红从共享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可以用共享的方式,让全社会的资源为农村服务。文化旅游部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坚钟则表示,培育发展幸福产业,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针对高淳培育特色品牌的工作,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原巡视员、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王秀忠建议进一步做好区域品牌的经营,继续优化产业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