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龙头、建基地——南京高淳开辟特色产业振兴路
近年来,南京高淳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育龙头、创品牌、建基地、抓市场、构载体,一二三产业蓬勃发展,联农富农机制不断完善,较好地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初步培育了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广的规模型、科技型、品牌型及开放型新型经营主体队伍。
高淳区位于南京市南端,是南京的南大门。面积802平方公里,人口约43万。高淳区是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全国百强县,被誉为“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高淳区也是固城湖螃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养殖面积常年保持在20万亩左右。
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江苏省淡水鱼类重点生产基地和固城湖螃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总面积30.57万亩。目前,园区水产养殖面积16.1万亩,其中螃蟹养殖面积15.51万亩、主导产业覆盖率达89.7%,建成高标准良种培育基地5800亩,蟹苗培育基地8800亩,初步形成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
一起来看看高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在立足发展的同时,结合创新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产业特色路。
2019年,高淳区以螃蟹养殖为主导产业,开始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初期,产业园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塘口及设施老化,种苗繁育、饵料供应、鱼药配送、质量标准、品控溯源、品牌营销等均没有形成完善的支撑体系,导致养殖规模不能转化为相应的产业优势,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也没能充分体现出来。
针对这些问题,高淳区紧扣长效富民增收这一主题,从基础设施建设、养殖模式的现代转型、标准化养殖、经营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着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首先,推动传统的养殖模式向工厂化养殖方式的转变,首期将产业园核心区永胜圩砖墙片区2万亩养殖基地,以500亩为一个工区,共划分为40个工区,全面推广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科技化养殖技术,实施“园镇村一体化”发展。
其次,通过“N→14→1”打造发展共同体。由省市区供销社和镇村出资组建1亿元的青松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让砖墙镇10796户农户土地流转到14个行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再统一入股到青松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初步形成风险共担、项目共建、收益共享的“三共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实施“十统一”推动高效标准化养殖。据了解,园区已经对所有养殖基地进行了统一的生态改造、招标经营,还将进一步统一养殖模式、技术培训、种苗繁育、饵料供应、渔药配送、质量标准、品控溯源、品牌营销,这样就形成了“十个统一”标准化管理。
同时,园区还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推动利益联结。目前,2万亩规模养殖基地全部落实经营主体,集聚了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长寿集团、广东绿百多、南京新立讯等优质企业20多家,初步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保留原有土地流转、订单、分红等增收方式的同时,更加创新推开了土地租金、劳务薪金、分红股金“3个一千”增收制度,也就是每亩蟹塘农户将得到租金、薪金、股金各1000元的收益,带动农民长久稳定增收。
高淳区根据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开展“交邮融合”运营模式,与高淳邮政进行合作,开展客运班车运送邮件业务,降低邮政快递配送成本,提高客运企业运营效益。该区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特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固城湖电子商务产业园、螃蟹城物流中心、红太阳世界村智慧农贸为骨干的华东农产品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形成全国知名农特产品输出区、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聚集群;特色农产品经销企业、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等市场主体加强业务协同、实施跨界经营,发展订单农业、农产品直采直供模式。
在农村物流的创建工作中,该区创新实现“一站多能资源共享”“交邮互助 试点先行”“电商引领 信息物流”等。整合农村超市,以螃蟹等水产品上行产生的物流需求带动区镇村三级网络建设;利用双牌石客运综合体的资源优势,试点开展城乡客运班车带货线路;以电子商务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建立固城湖螃蟹品牌管理系统“蟹联网”,建设品牌全程管理体系。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