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 项目高质量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初冬时节,空气里弥漫着丝丝寒意,但行走在高淳区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工程车、运料车穿梭往来,搅拌机、升降机运转不停,建设者们昼夜施工、连续奋战……处处都能听到铿锵有力的奋进足音。
重点项目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产业发展不充分特别是制造业基础薄弱,是高淳*突出的短板,如今,这一短板正稳步拉长。“十三五”期间,高淳牢牢聚焦“一城一区一支点”发展定位,把握市重点支持高淳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现代农业、文旅健康为主导的“3+2”产业体系。在2019年度省对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中,高淳从2018年的第25名跃升至第8名,进位17名,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日,在位于高淳经济开发区的南京瑞润医用手套、PVC输送带生产项目现场,一幢幢厂房已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大楼内外装修和设备安装工作。该项目是今年高淳区19个市级新产业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10亿元,新建14条医疗手套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将重点打造成为高端智能化无人工厂。
“目前我们正在搭建2条生产线,一期项目预计年底前完工。建成后,预计年产医疗手套4亿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2.5亿元。”在3号车间内,南京瑞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育敏边走边介绍,和传统的医用手套不同,该项目生产出的是复合医用手套,一旦外层破了,手套会立刻变色,提醒使用者及时更换,避免造成感染。“这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后疫情时代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瑞润医用手套项目是高淳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缩影。2019年3月,我市举行重点支持六合高淳加快高质量发展动员部署会,重点支持高淳打造医疗器械和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紧抓机遇,高淳布局发展了体外诊断(IVD)产品、植入类高值耗材及器械产品、康复器械产品及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等。
同时,高淳还规划打造了医疗器械产业园,总用地面积超778公顷,遵循“一核两轴、两带三片”的空间规划,产业空间集聚区、公共服务综合区、生活配套区等一应俱全,为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创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有医疗器械产业园,拥有省医疗器械检测分所、省医疗器械大数据中心等“一所六中心”,集聚友德邦、一正医疗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60家。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不过是高淳聚力打造的其中一个“增长极”,近5年来,高淳以产业项目建设为引擎,坚定不移做强“实体经济”,目前已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现代农业、文旅健康为主导的“3+2”产业体系。2019年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分别完成规上工业开票35.33亿元、58亿元、5.11亿元,分别为2015年的1.6倍、1.14倍、1.37倍。
对重大项目的重视同样体现在招商引资上。10月30日,高淳区赴深圳举办2020南京·高淳医疗器械和智能制造产业(深圳)推介会,现场重点推介高淳区医疗器械和智能制造产业,并集中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116.32亿元。
而就在2天前,高淳刚刚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农业招商引资推介会,重点介绍了高淳的优良生态、农业发展和营商环境,以及高淳区招商引资政策及配套保障措施,发布了9个农业招商项目,吸引近百名企业高管参与。
短短一周内两次赴外地招商引资,源于高淳对重大项目、优质项目的渴求,更体现了高淳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诚意和决心。
“项目招商过去曾一直是高淳区的短板,也是全区近年重点努力的方向。”高淳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年,高淳围绕市“招商突破年”要求,以金花节、螃蟹节为时间节点,每年开展两轮“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通过狠抓“全员招商”,建立区领导带头招商制度,落实“一把手”招商机制,完善电子招商地图等招商工具,确保招商引资更加精准、高效。2019年全区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0个、总投资548.1亿元,项目总量和质量均创下历年之*;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9.2%、位居全市前列。
今年,受疫情影响,高淳招商引资亮出“新招”——在全市率先出台“四新”行动“1+2”政策,充分利用微信、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接企业,针对重点招商目标,深入发掘企业投资需求,做到精准对接。在内外压力之下,高淳招商引资不仅没有落下,还取得更好的成效。今年全区预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0个、总投资6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8.6%。
招商引资,不能止于签约。在高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项目建设速效同增。
高淳紧密结合市“四新”行动和4+2“链长制”工作部署,实施项目攻坚“双亮”行动,常态落实一周一调度、问题24小时快速响应、“三库”滚动管理等服务推进机制,确保重点项目按期竣工投产。
努力有目共睹,成绩令人振奋。据悉,“十三五”期间,高淳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5个、新投产项目数193个。截至2019年底,全区共引进新型研发机构7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8家、总数是2015年的3.76倍,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区等殊荣。2020年新引进新型研发机构2家、总数达9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99家、预计新增60家、总数有望达250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高度重视项目引进的同时,高淳区加大项目推动服务力度,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力促招商引资成果实实在在落地转化。
走进高淳区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区,一条全新的审批服务链映入眼帘。在全市率先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原先大厅17个办事窗口变为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市场准入、社会事业、综合民生三大领域19个行业396个事项,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随着综合窗口向街镇不断延伸,实现了更多事项一区通、就近办。
“十三五”期间,高淳在全市首批成立区行政审批局,相对集中原来22个部门的125项行政许可权,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自助服务“不打烊”,企业开办“全链通”,免费送章“零成本”,建设项目审批、收费“一站式”。
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更高效,办事更“节能”。六项承诺、诊疗中心机制的有力保障,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的便捷度、满意度,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擦亮了营商环境“高淳品牌”。
为企业排忧解难,高淳还活跃着一群“永不走的驻厂员”。今年,伴随着“后疫情”阶段的到来,为继续巩固防疫复工期间的驻厂工作成效,高淳创新提出“永不走的驻厂员”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梳理“四上”企业、重点项目、农业龙头企业、“小升规”培育企业等7个类型在地实体重点企业445家,实现了全区131名服务专员的“点对点”挂钩全覆盖。
“通过该制度,实现了企业提出的诉求由驻场专员‘首问负责’联系解决的服务方式。驻场专员能在*一时间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了解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时间对企业的诉求做出响应,既减少企业行政管理成本,又实现了政企沟通的‘面对面’‘零距离’。”高淳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驻厂“首问负责”已解决人才、市场、土地、配套等方面问题94个。
紧紧牵住重大项目建设“牛鼻子”,牢牢稳住实体经济“压舱石”。站在新起点上,高淳将继续做好产业强区“文章”,围绕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大力招引龙头型、基地型、高科技型项目,推动新医药和生命健康、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及文旅、水产“4+2”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加快开发区、慢城、现代农业园、通航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实体经济“含金量”,全力跑出高淳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