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高淳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admin8个月前 (09-26)高淳产业信息233

  2020年,全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及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扎实抓好“六稳六保”、“四新行动”,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坚决打好“十三五”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成为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13.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一产业增加值46.87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229.68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236.58亿元,增长4.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9.2:44.2:46.6优化调整为9.1:44.8:46.1。

  居民就业稳步向好。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8.96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6578人,吸纳大学生就业5683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4万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1%。

  202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1.02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同比下降1.9%,林业产值同比增长1.8%,牧业产值同比增长13.9%,渔业产值同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同比增长10.5%。

  种植业加速转型。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3.57万亩,同比增长6.0%,粮食总产量7.16万吨,同比增长8.5%;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42万亩,比上年下降30.6%,油料产量4088吨,比上年下降29.8%;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4313亩。早园竹栽植面积4100亩、设施蔬菜园艺种植面积4800亩,全区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8.8%。

  林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造林面积303公顷,成林抚育面积8505亩,林木覆盖率25.5%,森林覆盖率15.4%。茶园面积2.20万亩,全年茶叶产量356吨,其中绿毛茶356吨。全年水果产量1.58万吨,果园面积2.57万亩。

  养殖渔业发展较好。2020年,全区水产放养面积30.6万亩,螃蟹养殖面积22.8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5.5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63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养殖产量达到4.63万吨,比上年增加3.3%,占水产品产量的100%。全区螃蟹稳步增长,全年产量达到1.72万吨,比上年增加3.0%。

  畜牧业增长明显。全区年末生猪存栏3.43万头,同比增长803.1%,出栏头数5.33头,同比增长443.9%;家禽存栏数18.08万只,出栏数75.08万只,比上年下降24.0%。肉类总产量为0.54万吨,禽蛋产量0.13万吨。

  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55.05万千瓦,比上年略有增长,大中型拖拉机240台,比上年减少201台,联合收割机132台,比上年减少151台,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0%。

  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向好。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认证绿色食品21个,新认证有机食品6个。推广标准化生产,发展“二品”产品107个,创立固城湖螃蟹、淳青茶叶等一批名牌农产品、知名商标。2020年高淳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第三批认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共创建命名区级以上美丽乡村53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市级田园综合体1个。

  工业积极转型升级,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4%,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4.5%,比2019年占比降低2.5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同比降低9.1%;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7.0%;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1.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215家 。“两化融合”加速推进,召开“企业上云”和“两化融合”工作培训会,获评省四星级上云企业2家、三星级上云企业15家,列入省两化融合贯标重点培育企业15家(较去年增加11家)。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入选省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13个、市企业重点研发项目34个、省市新产品推广目录21个,南京英诺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获评省软件企业技术中心,友德邦的“左心耳封堵器系统(YFDQ-27、YFDQ-35)”经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为国内领先,军理科技的“水动力全自动防洪闸”经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为国际领先新技术。

  建筑业稳步发展。2020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407.22亿元,同比增长14.1%。新开工面积102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18.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4.0%、下降29.0%。建筑业从业人员5.6万人,比上年略有增加。新增一级资质建筑企业27家,获国家优质工程3项、省优质工程4项。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202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高新技术投资24.5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51.9%。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4.19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住宅开发投资53.39亿元,同比增长7.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3.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商品房销售额59.33亿元,同比下降1.4%。

  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东南产业、星固能源等146个项目开工建设,上海瑞博、柯瑞特种陶瓷等71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开工、新投产项目数量分别增长94.7%、18.3%。医疗器械产业园“一所六中心”扎实推进,建成产品展示中心、医疗器械大数据中心和消毒灭菌中心,成为省医疗器械产业(南京)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城乡建设事业有序推进。全面加强城建规划和计划管理,按计划完成了十四五期间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绿地系统建设规划、建筑业发展规划、城镇燃气发展规划等规划(建议稿)编制工作,组织对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和景观绿化)进行了全面调查,编制了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和景观绿化)建设计划,研究编制了全域美丽花园、新都市建设、美丽高淳建设等行动计划。

  生态品牌进一步放大。聚焦区委“全域美丽花园工程”部署,统筹推进2020年度市、区两级重点城建项目、新都市建设行动计划、八大美丽工程、精细化建设项目、美丽高淳建设行动计划、退圩还湖工程和我局承担的民生实事项目,各项建设目标稳步实现。对全区951个自然村进行摸排调查,为全区 135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去年共获省住建厅命名特色田园乡村10个,高岗村成功申报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社会事业实现新突破。着力推动燃气安全和保供水平提升,港华燃气建成LNG应急备用气源站,超计划完成中低压管网建设52KM,完成老旧小区管道天然气改造1013户,完成餐饮场所“瓶改管”126户,在餐饮场所全面推广使用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建成了燃气企业场站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完成了港华燃气管道GIS地理信息系统和SCADA调度系统,燃气供应和用气安全水平有效提升。稳步推进人防管理工作,开工建设为民路地下人防工程,监督完成配建人防工程10.9万平米,一次***完******防工程标识设置,新安装防空警报器6台,配备了无人机图传系统,着力推动建立三级人防管理体系,加强对人防设施日常维护的监督管理,多渠道开展人防知识宣传,加强对人防管理队伍的培训,积极参加市防办组织的演习演练,定期做好联机联训工作,人民防空防护能力稳步提升。

  商品贸易保持稳定。全年限上批零住餐实现销售额410.59亿元,同比下降7.8%。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10.56亿元,同比下降12.4%,零售业实现销售额96.56亿元,同比增长10.0%,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50亿元,同比增长7.2%,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98亿元,同比增长8.1%。

  外资外贸发展迅速。2020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87.4亿元,同比增长29.0%。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3940万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3个,项目总量和质量均创历年之*。

  交通实现大发展。省道360高淳西段改扩建、溧高高速高淳段建成通车,宁宣高速(高淳至宣城段)路基、桥梁已全面开展施工。环湖线(花山大桥及接线)、北岭路西延及跨官溪河桥梁推进主体施工。古檀大道三期、固城港作业区完成项目公司组建,269省道固城湖大桥至永成路段争取纳入省市交通项目。2020年,拥有在运船舶437艘,总吨位202.56万吨。拥有公路运输车辆3660辆,完成客运周转量23801.9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76576.2万吨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590.118公里,内河通航里程164.94公里。全社会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8.10亿元。

  通信行业转型加快。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邮政业务8112万元,同比增长15.9%,三大运营商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3.5%。年末固定电线G手机用户达到8.68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30.72万户,同比增长1.1%,其中,家庭用户26.85万户,同比增长78.9%,占比达87.4%。

  旅游业经济进一步扩大。积极探索做好旅游+文章,东坝街道三条垄田园慢村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际慢城高淳淳青生态观光茶旅,成为江苏省*一入选“春季踏青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西舍红色旅游点纳入《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行动规划》,实现旅游总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1.12%。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65.16亿元,同比增长8.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01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1.53亿元,非税收入完成6.48亿元。财政支出更加注重民生。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0亿元,公共安全支出4.83亿元,教育支出14.9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7.05亿元。

  金融运行态势总体平稳。2020年末,全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02.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33.28亿元,同比增加86.75亿元和116.2亿元,存贷比为95.2%。各项存款中,住户存款71.11亿元,比年初增加10.6亿元。各项贷款中,中长期贷款437.59亿元,占贷款总量的59.22%,增长24.55%。年末全区银行业不良贷款(五级)余额5.15亿元,不良占比0.81%。

  教育资源供给更加有力有效。全年全区一般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为15.30亿元,比上年增加2.08亿元,增长15.73%。圆满完成2020年校舍修建计划项目内容,总投入4505万元。2020年新增小学学位2430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720个。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持续推动创优工程,3所幼儿园创成市示范幼儿园,6所幼儿园创成市优质园,3所幼儿园成功通过省优质幼儿园复审,省优质幼儿园32所,占比71%,省、市优质园43所,比例提高至95.5%。2020年中考区均分507.7分,与市均分差1.7分,差距进一步缩小,总均分跨入全市中游。区域初中教育发展***评估进步明显,“新优质初中”建设持续推进。高考取得了新突破,今年全区一本上线%,完成市下达任务数的189%,本科上线%,完成市下达任务数的122.28%。其中400分以上21人,在全市同类学校位列第5,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区教育局获得南京市区级教学管理奖二等奖。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全年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入库企业91家,在库企业达164家,分三批共组织199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认定95家(含复审9家)、新增86家、净增77 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64家。组织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345家,获备案认定345家(含首次备案188家),与上年度相比增长66.7%。组织申报省民营科技型企业27 家,通过27家,全区有效期内省民营科技型企业累计达66 家。载体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深度对接省市创新资源,加速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园“一 所六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获评江苏省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并成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高淳)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推进企业创新平台提质增效, 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孵化众创载体11家,其中高淳科创中心连续2年获评全省国家级孵化器优秀等级;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4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196 家。建有孵化器及众创空间11家,其中国家孵化器1家, 市级孵化器6家,市级众创空间4家。引进建设区备案新型研发机构3家,分二批组织申报市备案2家,获备案认定2 家,市备案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7家,年孵化引进企业120 家、总数达204家。

  文娱生活进一步增强。新增镇村文化设施面积2.53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3997.3平方米。共拥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37万册,书刊文献外借24万册次。博物馆共接待参观人数025.64人次。积极加强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共拥有有线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7.6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高淳中医院一期改建完工,二期建设进入招标阶段;区妇幼保健院完成改建招标,外围工程开工建设;砖墙中心卫生院投入使用、阳江中心卫生院主体已封顶,古柏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进场施工。8家卫生院全部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其中东坝、桠溪、漆桥3家中心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在此 基础上东坝、桠溪通过二级医院验收,东坝成为全省首批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漆桥成为全省第三批社区医院。2020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15814人,发放1546.21万元;计划生育特别扶助984人,发放822.78万元。

  体育活动更加丰富。2019年末全区体育场地面积187.6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08平方米。成功举办高淳国际慢城徒步活动、区第二届足球联赛、马拉松赛等大型体育活动,高淳国际慢城马拉松赛入选2020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举办“送文化下乡”“全民健身日”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246场;完成3500人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年生态环境整体向好,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6.9%,较去年同期上升13.5%;细颗粒物PM2.5浓度平均值为33.9ug/m3,同比下降14.4%;降尘月均值为每平方公里降尘量2.81吨,同比下降10.5%。扎实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高淳区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区级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整治保护规划的行政区,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成为全省四个试点区之一并通过省级中期评估。在全省率先发布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标准体系,启动《自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南京市地方标准研究。

  继续推进节能增效。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2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71%;产值单耗0.0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减少0.01吨标准煤/万元。汽油消费量0.86吨、柴油消费量2110.82吨、生物燃料消费量9909.19吨标准煤、天然气消费2157.5万立方米、电力消费量35077.6万千瓦时。

  加强安全应急管理。全面开展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人数实现“双下降”。修订发布1个总体应急预案、42个专项应急预案和9个板块(含开发区)应急救援预案,完成危化品应急预案数字化建设,指导379家企业完成应急预案备案,构建企业、部门和政府三级预案联动体系。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率为0。

  年末常住人口42.9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53%,比上年略有增长。户籍人口45.12万人,增加0.09万人。其中:男***22.84万人,女***22.28万人,城镇人口25.99万人人,乡村人口19.13万人,出生人口3850人,人口3470人。出生率为8.6‰,率为7.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5‰。

  社会保障基础坚实。2020年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职工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1.31万人,比上年增加10762人,同比增长10.5%。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拥有床位1756张,每千人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6张,收养类福利机构1个,收养人员总人数为320人。全区城乡居民享受*低生活保障的人数8470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补助办法;在全市率先建立区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

  居住环境更加舒适。2020年,全年销售商品住宅面积63.1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59.33亿元。保障房建设面积3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面积60万平方米,出新老旧小区3.9万平方米。获省住建厅命名特色田园乡村10个,高岗村成功申报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稳步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居民收支稳步增长。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86.2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295.0元,比上年增长4.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269.2元,比上年增长0.1%;城镇恩格尔系数为2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573.6元,比上年增长7.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740.0元,下降2.6%;农村恩格尔系数为29.9%。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高淳区统计年鉴》(2021)为准。

  [3]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gaochun.021cf.cn/index.php/post/7798.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高淳、柞水两地用“情” 推动木耳产业发展_产业资讯_食用菌新闻_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高淳、柞水两地用“情” 推动木耳产业发展_产业资讯_食用菌新闻_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年来,高淳、柞水两地先后在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品牌打造、消费营销等多层面、多领域同心发力,全力支持木耳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自新一轮苏陕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两地全力支持实施木耳产业“1153”工程,全力支持木耳产业延链补链工程,累计投入苏陕资金9230万元,在支持建成木耳菌包生产厂5个、木耳产业项目22个的基础上,延伸支持木耳产业培训、木耳深加工、木耳外包装、废弃菌包利...

高淳【店铺转让高淳商铺转让高淳门面转让信息】-高淳热线

高淳【店铺转让高淳商铺转让高淳门面转让信息】-高淳热线

  淳溪街道 - 北岭路高淳大市场9幢3号   旺铺转租,店铺新装,设备**个人   淳溪街道 - 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北岭路96-37(康乐路胖子小吃对面)   红利项目四年客源稳定接手即可盈利提供装修设备技术学习包装捡漏暴富个人   临街店铺精装出租办公开店俱佳个人   高淳老城区 - 中山大街168号   北岭路沿线...

高淳一合作社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高淳一合作社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通讯员张登辉邢逸群)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全国57个农民合作社、46个家庭农场入选,其中江苏省5家,南京2家,高淳区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   高淳区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主营水产养殖及销售。合作社现有成员103户,建有标准化虾蟹养殖示范基地120亩,技术指导与服务成员螃蟹养殖基地3960...

高淳一周重点新闻回顾

高淳一周重点新闻回顾

  宁高新通道起点位于S38常合高速将军路互通,原来车开到将军大道离宁高新通道还有几公里的地方是一条“断头路”,大多自驾从将军大道上宁高新通道表示非常不方便。   而这一局面,将随着将军大道南延工程的完工而改变。该段道路建成后,也将为禄口、横溪街道沿线社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因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系统10月8日上线,根据上...

高淳一手别墅价格高淳独栋别墅二手房出售信息

高淳一手别墅价格高淳独栋别墅二手房出售信息

  南京房产网南京别墅高淳别墅   临湖墅区,右临濑渚洲公园,美景尽收眼底   平澜府(新房) [高淳-高淳淳溪镇湖滨路157号]   禹洲金茂固城湖·金茂逸墅 [高淳-高淳玉泉路于北岭路交汇处]   福源名居顶跃208平210万得房率高   福源名居 [高淳-高淳濑渚路2号]   高淳房价趋势   本站均价...

高淳万亩螃蟹文化产业园启动建设

高淳万亩螃蟹文化产业园启动建设

  产业园位于古柏镇团结圩内,紧邻石臼湖。作为全市8个重点农业科技产业园之一,园区共设有养殖风光区、展示区、美食区、垂钓区、产品销售区和旅游度假区等8个功能区。“整个园区,将依托紧邻石臼湖畔的优势,通过与所在镇街古迹——彰教寺、武家嘴等联成一体,建成集品蟹、捕蟹、赏景、挥竿、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螃蟹文化园区。”高淳县有关负责人说,园区建设资金,由地方自筹、招商引资和市农林局扶持等三部分组...

高淳上榜!2018年全国工业百强区新鲜出炉

高淳上榜!2018年全国工业百强区新鲜出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18年)》,   2018年县域工业竞争力的评价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更加注重对运行稳定、质量引领、结构优化、绿色提升、智能转型、创新驱动和动能聚集的综合考量。   报告显示,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以全国5.3%的县(市)数量、6.7%的人口,贡献了11.0%的GDP...

高淳专场!刚刚南京第2批土地预公告出炉7幅地超660亩!

高淳专场!刚刚南京第2批土地预公告出炉7幅地超660亩!

  今日(3月11日),南京市土地市场网挂出了2019年第二批土地出让预公告·高淳专辑。共计7幅地块,总用地规模665.4005亩。其中涉宅地块5幅,出让面积总计556.166亩,商业用地2幅,出让面积总计109.2345亩。   地块坐落:北岭路北侧、北漪路西侧。   规划要点:出让面积20.44亩,为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1.01≤R≤1.4,建筑密度≤30%,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