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建设美丽活力繁荣幸福新副城
9月1日,中国南京市高淳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今后五年,高淳将坚持“一城一区一支点”定位(“一城”即现代活力新副城、“一区”即美丽南京示范区、“一支点”即创新名城南部支点),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创新兴区、产业强区、特色富区四大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美丽高淳、活力高淳、繁荣高淳、幸福高淳,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突破。
过去五年,“一城一区一支点”建设成效显著。高淳区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推动产业强区,“经济强”的发展根基不断夯实;持之以恒改善民生、致力普惠共享,“百姓富”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一以贯之保护生态、优化城乡品质,“环境美”的品牌成色更加靓丽;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创新基层治理,“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城市魅力日益彰显。拼搏攻坚、砥砺前行,高淳先后跻身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区、中国工业百强区,制定全国首个区级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整治保护规划,发布江苏首个市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地方标准,“强富美高”新高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展露现实模样。
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是高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既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期,即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有利风口、又将处在转型跨越的重要关口。”高淳区委书记刘伟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探索走出具有时代特征、彰显高淳特色的发展新路径。
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年均增幅分别达到9%、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达到8%……
围绕这一目标,高淳将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把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全力塑造高质量的特色产业体系。倾力突破重大项目。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招引一批龙头型、规模型、创新型优质项目,精准培育一批高效益、高技术、高成长性“种子”企业,形成100亿元、50亿元、20亿元项目梯队;加速提升产业能级。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依托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加快建成“一所六中心”,打造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构建长三角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集成配套基地。水产业要提升园区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水准,拓展良种培育、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领域,建成国内*流的水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做强做实开发区(高新区)、国际慢城、高职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铁枢纽片区等功能板块。
聚力创新驱动发展,积蓄提速赶超新动能。高淳将抢抓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机遇,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定向扶持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和“单项冠军”“配套专家”,塑造更多成长性好、爆发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引进海内外“高精尖缺”人才,构建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型企业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体系;加快百万平方米创新载体建设,用好用活科创基金、科技创新债券、信贷风险资金池,促进人才链、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互嵌共生。
致力生态文明建设,开拓绿色发展新境界。高淳将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在全方位生态整治中持续优化环境质量。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围绕争创国家“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中国天然氧吧、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生态品牌,在聚焦聚力、协调并进中绘就步步皆景、全域花园的美丽画卷。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健全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应用系统,推动高淳区GEP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并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打造全国生态产业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增进群众生活新福祉。高淳将践行共同富裕导向,持续拓展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渠道。继续实施“再造劳动力优势十项行动计划”,有效推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更高质量就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确保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在全国形成影响。推动区人民医院创成三甲医院、区中医院创成三级医院。
纵深推动城乡融合,构筑乡村振兴新格局。高淳将高水平建设品质城市,统筹做好东部产业新城中心商业区、社区邻里中心、产业邻里中心;提速推动西部历史文化老城区有机更新,开展老旧小区整治和街区“微改造”。高标准打造*美乡村。东部山区发挥高岗、石墙围等典型示范效应,构筑游子山—桠溪慢城美丽乡村长廊;西部圩区整体推动水系村庄合理布局,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水乡样板。高质效实施农村改革,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在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制度性探索上作出“高淳贡献”。
就高质量党建引领现代化建设,刘伟表示,要突出政治引领,聚焦统筹全局,完善把航定向的领导机制,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厚植风清气正的政治土壤,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和全面从严治党水平。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