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亿的养殖品种如何高质量地发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300多亿的养殖品种,如何高质量地发展?
300多亿的养殖品种,如何高质量地发展?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质蟹苗是螃蟹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发挥渔业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推进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28日上午,“一中心一院”挂牌仪式在南京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
固城湖螃蟹历来是高淳农业经济特色发展的代表作及金名片。据高淳区委*刘伟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起,高淳螃蟹产业已发展成为产值规模近百亿元,跨过20多个行业的全产业链条,赢得了全国*一个水产类中国驰名商标、全国*一个有机螃蟹品牌等8个*一的美誉,带动周边众多群众增收致富,成为高淳良好生态环境、绿色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推动下,今天江苏省河蟹产业研究中心、南京固城湖河蟹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高淳区委*刘伟表示,作为专攻河蟹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平台,“一中心一院”补上固城湖螃蟹全产业链建设的关键一环,迈出了高淳农业经济转型跨越的重要的一步,必将推动固城湖螃蟹品质品牌迈向新的高度,并能促进高质农业科技化高效化发展,实现新飞跃,必将为探索具有包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注入新的功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在致辞中表示,河蟹作为整个水产行业排头兵,营养价值高,销售价格也还是不错的,一线养殖户的效益总体不错,为螃蟹成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和产业研究院,充分说明了江苏省和南京市对河蟹产业的高度重视,“固城湖螃蟹产业的基础非常扎实,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河蟹产业。我希望通过研究中心和研究院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河西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潘建林介绍江苏省河蟹产业研究中心情况
江苏固城湖河蟹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邢青松介绍研究院情况
江苏省河蟹产业研究中心、南京固城湖河蟹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签订共建协议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建军致辞
高淳位于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交汇处,拥有固城湖、石臼湖、水阳江,水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业全产业链的典型县,拥有全国首个以河蟹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有全省*一的一个国家级原良种场。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建军认为,在高淳成立“一中心一院”,将进一步提升河蟹产业的发展水平、生态养殖水平和产业链的水平,推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河蟹产业的发展。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优质种源供给是提升农业生产质效的重要前提,高淳是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板块,固城湖螃蟹是南京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中的一张靓丽名片,“一中心一院”平台依托高淳螃蟹产业规模优势,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以科技加产业协同创新为模式,旨在打造特色鲜明、全国领先的现代河蟹产业技术和创新高地和产业发展高地,有效满足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生产服务需求,提升政、产、学、研合作层次。南京市委副*沈文祖认为,“一中心一院”的挂牌是一个新的起点,衷心希望高淳区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推进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立足南京、服务全省、辐射全国,不断提升螃蟹产业核心竞争力。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建为江苏省河蟹产业研究中心揭牌
南京高淳区委*刘伟为南京固城湖河蟹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
6月28日下午,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中国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跑,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潘建林,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会长、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晓东,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建军,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杨天和,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四级调研员谢宗华,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张勇奇,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愿华,南京市高淳区委副*宋卫星,高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飞,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严涛,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终身名誉会长李国平,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顾问林建华,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常务副会长陆卫兵,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副会长、南京固城湖河蟹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人邢青松,高淳区科技局、高淳区委宣传部、高淳各街镇及中国渔业协会、江苏淡水研究所、水产种业企业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本次盛会。
中国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现场
高淳自古以来就有江南圣地、鱼米之乡的美誉,拥有“两湖夹一城”的独特地貌,“三山两水五分田”的自然禀赋。高淳的优质水面达到了35万亩,其中螃蟹养殖面积达到了21.2万亩,其中南京全市的75%,“今天我们的职能部门、街镇和养殖大户、经销大户都来参加了研讨会,近距离地学习*新理论成果。希望大家要秉持学习交流提高的态度,充分吸取专家教授的理论精华和宝贵意见,大力推动高淳螃蟹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高淳区区委副*宋卫星在致辞中还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把高淳作为研究基地、试验场所,经常到高淳开展课题研究、项目攻关,将*新研究成果在高淳实现转化,将螃蟹养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研究解决,努力抢占技术制高点。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张勇奇致辞
高淳拥有国家级中华绒螯蟹种子资源保护区、国家级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养殖面积连续多年达到20万亩以上,亩均效益超过4000元,一产产值超35亿元。高淳已经形成了惠及几十万农民的全产业链,在2021年11月29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名单上,高淳区成功入选首批“螃蟹全产业链典型县”。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张勇奇认为,一中心一院正式挂牌,将会进一步推动高淳河蟹产业技术创新,带动农民转产转型升级,“我们规划建设4万平方米的食品产业园区,这意味着高淳的螃蟹产业正从传统的、较为单一的养殖模式,逐步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什么叫高质量的河蟹产业发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跑认为,这可以包含四个方面,也就是高产值的结果、高效益的收获、高效率的回报、高品质的供给。徐跑主任从河蟹产业关键技术点的认识、河蟹种业发展方向的思考、河蟹绿色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等三个方面,着重谈了他对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跑作报告
徐跑主任认为,不仅要养出好螃蟹,还要以市场为导向,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补充产业链,全面提升加工品的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建立全产品链。同时还要培育特色,加快特色河蟹产品的保护和挖掘,结合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的认证,以优势水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商标,促进优势水产品标签化流通,培育名牌河蟹产品。以专业化生产,集团化经营,规模化竞争,建设产业链标准体系,树立品牌工程,以新型营销方式,扩大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以产业培育品牌、品牌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把渔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建设全品牌链。
目前我国河蟹种业存在种质混杂和种质退化、上市集中和产区集中、育种指标单一等关键问题,徐跑主任表示,构建优质抗逆超季节中华绒螯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是打好河蟹种业翻身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徐跑主任认为,河蟹绿色养殖技术要点的核心是养殖水质管控,“养殖水质管控是绿色养殖成功的定海神针。蟹农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肥水、改底、补菌,水温在20度以上时,要定期采用碘制剂和过硫酸氢钾消毒”。尽管目前有人建议养殖户全程使用配合饲料养殖螃蟹,但徐主任对此持怀疑的态度,“我认为不能这样忽悠广大的养殖户朋友,在育肥阶段必须要适当地增加动物蛋白”。
螃蟹是江苏省渔业产业中*具特色与影响力的主导支柱产业,据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潘建林介绍,2021年江苏全省河蟹养殖面积370万亩,一产从业人员逾10万人,年产商品蟹35.9万吨,年产量占全国总数的46.3%,一产年产值超300亿元,是全国面积*大的优质河蟹核心产区。江苏沿海滩涂蟹苗繁育土池面积超4万亩,育苗企业有140多家。2021年育苗产量71.8万kg,占全国总产量的86.6%,“我省河蟹产业初步形成了沿湖、沿江、沿海和里下河地区的‘十湖二带一区’的规模化格局”。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潘建林作报告
潘所长认为,江苏河蟹产业发展要从绿色健康发展和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两方面展开。绿色健康发展主要是从种业质量提升行动、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养殖用药减量模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等五方面展开;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要从养殖端和销售端展开,养殖端要积极推广智能投料船施药船、无人机投料施药、自动割草机、水下机器人、物联网监控报警系统,销售端要推广质量规格智能分拣机、自动捆扎机、智能储藏转运装置,以及大数据市场调研系统、大数据智能销售系统。
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会长、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晓东作报告
虽然现在河蟹良种有长江1号、长江2号、光合1号、诺亚1号、江海21,但目前我国河蟹种业的良种覆盖率较低,初步调查目前河蟹种业的良种覆盖率不足20%。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推广“大种蟹”,李晓东会长认为这是来自朴素的美好期待产生的河蟹育种模式,抛弃了追求低成本小规格蟹的逆选育,蟹规格提升,给产业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有些问题是不可回避的,比如成熟期延迟及品质下降,导致市场消费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如果只重视‘大’的特点,可能会导致抗病能力或者其他的性状随之衰退,如果养殖密度越来越高,一旦有疾病发生,有可能导致灾害性的大规模地发生。”
李晓东会长认为,我国河蟹育种产业进入了精准育种阶段的卡脖子问题,比如对种质资源的评价尚不够精确、不够全面,尚到不到分子育种层面,育种技术仍需进一步提升;还有目前已经掌握的具有重大育种价值的优良基因较少,亟需开展突破性功能基因的挖掘;以及兼具生长速度快、抗病、抗逆等特性的突破性品种较少良种规模化制种技术和优质苗种高效生产技术仍需进一步提升。
在技术创新突破产业瓶颈的攻关方向上,李晓东会长首先要完善河蟹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实现河蟹种质资源精准评价技术研究;其次完善基础群体建设,挖掘和利用河蟹优良种质资源,实现精准育种;第三是要定向选育出抗逆和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生长速度快的新品种(品系);第四要完善制种体系,提升河蟹制种与育苗技术水平,建设智慧化南繁养殖基地,推动河蟹制种、育苗示范基地建设,扩大良种覆盖率;第五是整合资源,建设国家级高端平台,集中精力攻关。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