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万低收入农户八成脱贫
本报讯(记者韦铭)溧水区晶桥镇,六合区冶山镇和龙袍街道,高淳区阳江镇,是南京市即将在年底收官的20132015年新一轮帮扶攻坚工程4个重点帮促镇街之一,4镇街3年前锁定的5.8万户、12.1万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500元的低收入农户。通过“造血”式帮扶推动农民就业、创业,如今已有八成实现了增收脱贫。
溧水区晶桥镇枫香岭村周边的山岭,过去大多是荒山,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全村500多人加入苗木合作社种树创业,年户均增收4万元,全村光卖苗木一年收入就有7000多万元,还带动周边村子300多人就业。
“单纯救助式帮扶不能帮助农户实现可持续性增收。”市委农工委相关人士说,此轮帮扶南京尤其注重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相结合,从扶农户、强村社、促镇街、帮郊区四大方面入手,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式构建帮扶攻坚体系,包括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提升经济薄弱村发展能力、帮促经济欠发达镇街发展、共建宁高和宁溧高科技产业园四大攻坚目标,该体系*大特点是,不仅仅“输血”,而是帮助农户、村镇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地处六合北部山区的冶山街道交通落后,经济薄弱,但街道却有4张“国家级名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和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市里对口帮扶该街道的部门、单位,首先帮街道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起来,再排出一项项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抱团成立茶叶合作社,开发桂子山石柱林旅游观光等项目,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让农民回乡就业增收。紧邻长江的龙袍街道长江渔村,在对口帮扶单位助推下,利用“知青林”、近40公里水杉大道等生态环境资源,开发江鲜美食等休闲农业项目,搞生态乡村游,近两年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农家乐运营收入近1.8亿元。
“已进驻的3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开票销售1.6亿元。”走进溧水区洪蓝镇工业园刚建成的一排排村级标准化厂房,工业园负责人说,强村社是这轮帮扶帮助村镇提高“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方法之一是将帮扶的钱用来给年收入5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建标房。洪蓝镇上港、姜家等11个经济薄弱社区现在已建了4.3万平方米标房,统一由镇工业园管理出租,租金给社区,同时给予社区租金保底政策,以确保社区年标房租金不少于30万元。截至昨天,该镇工业园已成功招租2.8万平方米,南京尤欧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已进驻。
帮助困难农户、薄弱村镇提升“造血”功能,不仅可从传统农业入手,更需加大现代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建宁高、宁溧两个高科技产业园,就是本轮帮促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区、市属国有企业和溧水、高淳多方出资,共同开发管理,两园建成后承接主城区、产业集团“退二进三”优质搬迁企业和高科技孵化毕业企业,让低收入农民也能在家门口找到“高大上”的现代企业就业,低收入农户家庭大学毕业的子女更可在家门口实现高端就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