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当“瘦西湖”遇上“巢湖”“科创之城”碰撞出新的火花

admin6个月前 (10-22)高淳产业信息41

  日前,市科技局、生态科技新城携手走进“科创明星”合肥,在巢湖之畔举办扬州市域科创中心科技合作推介会,并开展学习考察活动。两天考察3个点,达成4项科技合作,签约10个科技项目,涉及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科创中心建设、“站产城”融合等方面。

  如何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两座“科创之城”如何携手而行、深化合作?从“瘦西湖”到“巢湖”,我们一路寻找答案。

  一个“科学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实干争先,是扬州2024年关键词。

  “欲争先,先要了解先进,然后才能学习先进,进而成为先进。”新城相关负责人说,合肥是一座创新且富有活力的城市,也是迅速崛起的科技之城,此次科技合作城市选择合肥,就是看中其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创新实践。

  两天时间,扬州代表团深入考察了安徽创新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高地,充分领略合肥在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科学岛”是合肥久久为功打造的科创策源地,也是扬州这次“科技行”重点关注的考察点。

  远离市区,三面环水,这座“科学岛”藏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创大咖”。在这座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已经建成了一批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以及等离子体所等研究单元和30多个重点实验室,让参观的同志大开眼界。

  “合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速度和规模令人惊叹。”扬州代表团一位成员感慨道,顶尖科研机构与高校紧密合作,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原始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无缝对接,科技成果在这里竞相迸发,一批新兴产业乘势而上、一飞冲天。

  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整合科创资源、打造“科学岛”的做法发人深思、值得借鉴。新城作为扬州未来的新城市中心,有需要更有责任高标准建设扬州市域科创中心,让更多创新成果从这里出发,赋能产业发展。

  目前,新城正围绕研发产业、硬核科技、总部经济,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的创新矩阵,力争3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成为扬州对接长三角创新要素的枢纽地、中转站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一座“大科学城”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在“科学岛”西北,“大科学城”比邻而居。

  作为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一极,目前,合肥未来大科学城集中布局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8个,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城市服务等功能。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前瞻布局,让人震撼!”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扬州和新城而言,如何加快科技创新布局,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一道必须要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在参观安徽创新馆时,扬州代表团问了一个问题:如何加速完成原始创新“从0到1”的突破,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合肥的回答是——及时捕捉蕞新科技成果,用服务推动成果顺利走出实验室,用政策破解初创期融资难题,用平台促进转化要素精准匹配。

  从科学实验室到科技类大学再到科技型企业,从已建成的“科学岛”到正在规划建设的未来大科学城,合肥正瞄准科技前沿新赛道,攻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近几年,新城围绕创新创业需求完善功能配套,灵活打造超300万平方米的科创载体集群,建设华东航空谷、国网双创科技园、扬州数据产业园(软件园)、未来产业园和中国美业港“五大园区”,发布科创政策“十条”、市域科创中心政策“八条”,支持科技人才引进和“创新飞地”建设,一系列举措与合肥不谋而合。“新城‘五大园区’与合肥一些科技园区非常相似,我们正努力寻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蕞优解。”新城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领先一步”,发展“领跑一路”。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会同相关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等,通过平台建设、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共同营造敢于转化、乐于转化、便于转化、善于转化的良好氛围,推动扬州前沿科技从研发走向市场。

  一次“科技行”搭建两地科创合作新桥梁

  从“瘦西湖”到“巢湖”,两个打上“科创”标签的城市,碰撞出新的火花。

  “站在新赛道,扬州与合肥在多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合肥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在人工智能、航空科技、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两地可以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在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也可以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路径。

  活动中,新城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沈飞601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国防科工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扬州分中心、电子科大未来产业研究院等“六大科创平台”的项目资源。基于扬州与合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广泛共识和各自优势,双方就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4项科技战略合作和10个科技合作项目成功落地。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阵地’,到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新城围绕扬州‘613’产业体系,落子布局‘2+2+N’产业集群和‘165’科创战略,不断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格局。”新城主要负责人表示。

  一次“科技行”,为扬州与合肥之间的科创合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合肥及其他先进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扬州科技创新事业的持续发展,为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注入更为强劲的科技力量。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苏ICP备05084892号-1网站支持IPV6

  运行管理:扬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3210000002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gaochun.021cf.cn/index.php/post/902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1南京创新周】2021创新周十大打卡点评选活动拉开帷幕

【2021南京创新周】2021创新周十大打卡点评选活动拉开帷幕

  2021南京创新周活动将于6月21日—25日正式拉开帷幕,近日,一批创新周品牌打卡点在全市景区、商圈、地标等地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   南京市高淳区共设置了包括高淳区宝龙广场、淳溪街道、东坝街道文化中心、高职园机电学院、固城街道、国际慢城、开发区(高新区)、漆桥老街、桠溪街道等在内的十一处打卡点,主打卡点在宝龙广场,旨在推进全民感知创新体验,推广南京...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发挥“研产贯通”之力打造科技园产业新高地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发挥“研产贯通”之力打造科技园产业新高地

  如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材料科技园的新质生产力?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纸上的研究成果到投产产生经济效益,“研产贯通”不仅仅是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更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当前,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正以“研产贯通”为抓手,聚集更多人才要素、科技要素、创新要素,形成科技园产业创新升级的新动能。   4月,园区发起成立南京江北新材料产业创...

官方详解:南京争创国家区域科技中心

官方详解:南京争创国家区域科技中心

  春节假期结束后头部个工作日,南京即召开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动员会,谋划推出一系列拼经济、促发展的新招实招。   其中,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南京市争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计划方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什么是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将如何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其实此前,南京不少报道一直在说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但根据国家十四五纲...

日均九十一个发明专利获授权背后

日均九十一个发明专利获授权背后

  日均九十一个发明专利获授权背后南京江宁科创高质量发展“加速跑”2024-06-03 08:59:10   据新华社南京6月1日电(记者柯高阳)2023年有效发明专利量33235件,平均每天有91个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8件……近日在南京市江宁区采访时,一组统计数据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作为南京市经济体量位居前列的板块,江...

江北新区研创园:奋力推进“四大行动”聚力建设“活力之城”

江北新区研创园:奋力推进“四大行动”聚力建设“活力之城”

  七月盛夏,万物葱茏。走进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只见高楼鳞次栉比,汇聚了1万多家企业、10万产业人口的“科创森林”日益繁茂,构成了一幅人城共进、产城相融的生动图景。   当前,江北新区正全力推动“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四大行动。作为新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头部梯队的关键板块,研创园铆足干劲,大力集结“研创力量”,充分发挥“研创优势”,掀起干事创...

江宁开发区:向“新”而动产业迭代进行时

江宁开发区:向“新”而动产业迭代进行时

  上半年招商引资项目数等主要指标均超全年任务的80%   江宁开发区:向“新”而动,产业迭代进行时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希黄晓雅 通讯员王强毛欣悦   6月17日上午,江宁开发区用一场重大产业项目现场观摩推进会为2024年上半场“收官”发起冲刺,8个重点产业项目领取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园区今年33个新开工项目将实现上半...

走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馆455件展品折射江苏科技创新“闯”与“试”

走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馆455件展品折射江苏科技创新“闯”与“试”

  近日,2024年江苏省“全国科普日”暨江苏省第36届科普宣传周省主场活动在江苏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馆启动。这所今年刚刚正式开馆的科技馆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集萃谷。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栋栋高耸的楼宇厂房映入眼帘,这里已成为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及江苏产业科技创新的主题展览馆。   江苏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馆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牵头建设,...

栖霞高新区:以创新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奋进图”

栖霞高新区:以创新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奋进图”

  栖霞高新区:以创新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奋进图”   这里,不仅是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亦是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还荣获了江苏双创示范基地、江苏省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江苏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江苏省海智基地、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等众多称号。在栖霞高新区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英田光学、开元医药等一批业界翘楚竞相“绽放”,以行业冠军之姿引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