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水上“闹”春耕南京高淳蟹苗忙“出闺”
眼下,年味渐行渐远,春天的脚步却越来越近了。在这乍暖还寒的新春里,地处石臼湖南岸的南京高淳古柏街道三保村的蟹农们,早早地拉开了新一年水上“闹”春耕的序幕,乡野阡陌间到处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从正月初四开始,分布在村庄周围大小圩荡里的蟹农们首先忙碌起来,捕捞蟹苗向市场出售。”三保村党总支*魏学军介绍说,该村有从事蟹苗培育的农户10多家,培育塘口150多亩,蟹苗产出量7万多斤,能满足本村成蟹养殖的需求,同时,还有一小部分余量能对外销售。
1月30日早上8点不到,盼琪家庭农场负责人魏珍宝已经开始忙碌,当天他计划捕捞6多万只蟹苗供应给周边成蟹养殖户。而在前一天晚上,魏珍宝和家人已在塘口内环沟里布好了地笼,并对塘口进行了一夜的排水。当大家来到塘口时,爬满蟹苗的地笼躺在环沟里,众人快速下到池塘里,倒笼取苗、清理杂草捡苗、搬运蟹苗。到了下午3点,当天的取苗任务完成。
“中规格的蟹苗1斤重,数量在50只左右,这样一大袋能装10斤。蟹苗刚从水中捞上来,身体会带有一些水分,每袋都按照10.8斤称重打包,不短斤缺两。”魏珍宝一边启动电子秤开关,一边与前来选购蟹苗的桠溪街道蟹农徐师傅聊着。随后,大家展开了分栋工序,在剔除“老头蟹”和残次蟹后,蟹苗按大中小3种规格挑出来分别放入大桶中,再按照10.8斤一网袋称重打好包,铺放在家庭农场的门口的平地上,等待着蟹农前来提货。一个小时不到,6万只蟹苗被4名成蟹养殖户提走。
“选好苗是养蟹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投放密度的把控关键要看养殖模式。”魏超群是三保村成蟹养殖大户,他管理着70亩的成蟹养殖面积。魏超群介绍说,今年计划提高一下蟹苗放养的密度,每亩投放在1200只左右。他表示,塘口春放需求蟹苗在80万只,现已联系了多个蟹苗培育户拿苗来满足春放的需要。
“今年蟹苗的价格与去年持平,培育蟹苗能不能赚钱,要看产量多少,亩产400斤以上基本上能赚上一点。”中保自然村魏三头蟹苗培育塘口紧靠在盼琪家庭农场旁边,他打理40多亩蟹苗塘已经有10多年了。从正月初四开始就忙着水上春耕了,经过6天的连续取苗,目前,销售已接近尾声。魏三头表示,已向20多个养殖户提供了蟹苗,大部分是老主顾,今年的收入稍稍比去年强一点。
“螃蟹养殖业是我们村富民的主导产业之一,今年春放蟹苗要持续到3月初,随着气温的逐渐转暖,村里3个螃蟹养殖基地的春放工作将全面推开,水上‘闹’春耕将高潮迭起,村党总支、村委会将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当好蟹农们的参谋和助手,让特色产业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幸福产业’。”三保村党总支*魏学军表示。 通讯员 魏宏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一鹏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