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 守好乡村振兴的生态基底
滚动要闻一线报道决策者说专题视窗专家视角生态视频生态建设精准扶贫文旅视界特别关注生态进行时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鲜明。在这里的山山水水之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高淳花山村,阡陌纵横,干净整洁。“在从前,都不敢想象。”75岁的村民李箕福说。花山村党总支*何腊保告诉记者,他们先是认识到没有产业干什么都不行,开始重视产业规模化发展,于是成立专业合作社,培养农业人才,解决村民就业。“后来我们意识到产业发展不能只靠规模,开始注重产业品牌化发展,精细化茶场管理,规范化工艺制作,高档化包装设计,擦亮了田家茶叶的品牌。”何腊保说。
据介绍,2020年,全村集体收入6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6万元。
近年来,高淳区因地制宜构建特种水产、特色园艺、休旅农业、生态林业和优质粮油的“4+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其中螃蟹养殖连续多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亩均效益突破4000元,产值超过20亿元,形成了产业规模40多亿元、横跨20余行业、惠及10多万农民的产业链条。”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严涛说。同时,全区发展以品牌茶叶、经济林果、优质稻米、早园竹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品牌茶叶种植面积2.6万亩,建成经济林果基地2.58万亩,绿色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0.82万亩。
发展特色农业,富裕了村民,也吸引了市民。今年5月,高淳区桠溪街道石墙围村成功入选2021年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引来众多游人。“湖畔的民宿、湖面的野鸭、倒映的垂柳、山坡的野花、戏水的孩童,看着就顺心。”南京市民李莉说。
距石墙围村不太远的垄上村曾经和很多乡村一样,房屋破旧、环境杂乱,经过大规模升级改造,山水田园、传统村落重新焕发活力。如今的垄上村已被打造成生态茶乡,从农家乐到民宿,从咖啡馆到书院,宁静而自然的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垄上村村民告诉记者,过去除了种田就是采茶,一年苦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村里46间客房的独栋民宿住一晚*高2400元,节假日还需提前预订。
多年来,高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慢城理念”融入全域旅游规划,构筑起全境“大慢城”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蓝图。高淳区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科科长谢宇昊告诉记者,目前,通过一体化经营开发山慢城、文慢城、水慢城,嵌入式发展农家乐、渔家乐、乡村民宿等休闲旅游产业,高淳区已建成休闲农业基地9万亩。
高淳区委*刘伟表示,当前,高淳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迈向纵深、乡村建设行动落到实处,争做美丽南京建设排头兵。
高淳区高岗自然村,一派美丽宜居、生态和谐的诗意田园风光。2018年,清华大学就与高淳“结缘”,在高岗村建设江苏省首家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3年来,校地合作成果显著,花卉观赏区、农耕体验区、农田演艺区等六大功能区被打造出来,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村庄品牌价值,拓宽农民创收增收渠道,还为振兴乡村探索出“校园+乡村”共赢发展新模式。
据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淳分局局长许海燕介绍,目前,全区正统筹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国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及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四区联建联创”,积极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
刘伟表示,未来,高淳区将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农”高质量发展路径,努力建设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引领区。同时,将不断通过规划引领,守好乡村振兴的生态基底,努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现代乡村。(人民日报记者 马 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cn 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监督邮件:.cn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