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什么时候超过河西和超过江南?
那个国际幼儿园主体结构打灰打的蜂窝麻面连夜用彩条布包起来
地下结构沉降导致操场开裂20cm+
有次同事在幕墙下边躲雨,他们干幕墙的人说他们自己都不敢站下边怕上边没焊好掉下来
有个学校主体沉降,管委会,城投,总包连夜开会想办法解决,不知道他们在里边吃了多少
劳务队伍和供应商里,城投和管委会都想尽办法塞人进来,一堆草台班子靠着关系就进来,供应的物资全是垃圾货,干活也是压根不会,进度和质量都没保障
规划也有问题,上一任领导在位规划了十几个路口和桥梁
规划局换新领导以后桥全被取消了,因为他想要景观船游览路线
哦对了这么多年,不知道那些钉子户拆了没,不然连路都是中间断一截的
有一大块地全是公安局的,那边拆了没?
还有地块拍卖出去之前连着半个月朝那块地非法倾倒渣土的,渣土车排队排出去几公里,交警城管来过好几次,*后拍到地的人发现标高涨了好多,提出问题的时候管委会装死说不知道,然后想忽悠底下其他总包来认这个帐,可惜几家总包都不傻,没人敢认这个大锅
可惜我21年就不在南京了,否则吃瓜能吃的更多
整个江北新区在我看来就是一场狂欢,多少硕鼠在里边吃的盆满钵满
江北新区那可是特殊大了!特别能吹牛,经济数据特别拉跨,在国家级新区里可是独一份!当年吹的牛皮,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江北新区*一饼:地下城,规划里的全国*大地下城,当年号称秒杀“中华*一商圈”新街口,计划2023年建成。饼长这样:
饼二:规划高度500米的江苏*一高楼——绿地江北新金融中心,也是计划2023年建成。
2023年1月施工进度是这样的,别说500米了,先建个5米出来亮亮相啊。这栋楼现在有一些网传的不确定性消息,未经官方机构证实,就不说了。
*可怕的不是规划和实际不符,而是实打实的已经砸进去了几百亿,建不一定建的下去,改规划又已经晚了。现在市委常委也不在新区管委会兼任了,这些饼以后可怎么办才好,我都替管委会头秃!
江北新区基本已经被玩废了,未来不仅不可能和河西相提并论,甚至其上限也就能比江宁略好一点。
很多人还沉浸在江北新区未来比肩河西的美梦里,还是用数据来打脸吧~
我们先看一下江北新区和其他国家级新区的数据对比。全国目前共有19个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第13个获批,是所有新区中陆地面积*大的一个,但GDP总量仅仅能排到第7,不如同时获批的长沙湘江新区。单位面积GDP更是拉跨,除去两个海洋新区后,排名倒数第六。
再来和南京市其他辖区:江宁区、建邺区对比一下,如果要比GDP总量,那江北新区早就超过河西了,但如果看均值,目前连江宁都打不过。
省外和国家级新区对打,江北新区有地处长江下游、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却打不过长沙、昆明这些内陆城市;市内和其他区对打,连没有政策加持的江宁都比不过。
有高赞回答提出,把军区、省市政府搬到江北,江北未来发展肯定不会差。
南京的核心职能部门,是永远不可能搬到长江对岸的。南京是东南地区*重要的战略要冲,典型的经济为军政体系服务的城市。军政系统为经济发展搬家,本末倒置。
1)东部战区是目前*有可能发生战争的军区,战时的物资运输,江北没有能力承载;
2)长江防线。真到了战时,这条防线是要守住长江南岸半壁江山的。重庆、武汉这些长江沿岸重镇发展江北经济更早,有哪个把核心职能部门搬到江北的?
3)军政部门在战时是一体的,这决定了省、市政府,不可能抛开军区,单独搬到长江对岸。
敢把南京机要部门搬到江北,中华民族耻辱柱上缺你一个位置。。。
退一万万步讲,即使政府部门都搬到江北,没有核心产业,体制内这点高净值人群,既撑不住高房价,对江北这么大体量区域的经济发展助力也极为有限。
江北新区没有遇到河西的好时机,未来发展会很艰难。河西的成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赶上了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的时期,吃到了*后一波人口红;各大国企搬迁到河西CBD,带动了一大批高净值人群在这里落户。这些条件,江北一个都不具备。
个人对江北的发展是悲观的,江北新区获批以来,这么多年光顾着画饼卖住宅了。如今除了高房价,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一言难尽。新区规划的四大产业方向:金融、数字、医药和芯片,目前都还没看到成气候的企业。以个人比较熟悉的金融产业为例,河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金融聚集区,目前看也足够容纳下南京的金融机构,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向江北外扩。事实上,江北金融中心二期的规划已经缩量了,可能新区管委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产业是地域发展的*一生产力,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就是桥北,住宅林立,地铁、商业综合体、学校等生活基础配置都有,但缺少产业带动,发展的一塌糊涂……
除非江北新区能在这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培育出世界级的企业或高端产业集群,否则,别说超过河西了,江宁都不想鸟你。。。
江北就别谈房价,你谈产业聚合度、谈居住人群年轻化、谈消费聚落年轻多样都可以,就是别谈房价。
因为你谈到房价的时候,*好看看这个数据。
2020年南京全市中考报名人数:55512人,比上年增加4665人。其中原市区有32161人,约占全市中考人数的58%。
2021年南京全市实际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有53975人,比2020年减少了1537人。其中原市区有31077人,约占全市中考人数的58%。
南京市2022年初中毕业生约6.23万人,其中原市区3.67万人。比例上升到59%。
谈其他东西可能是虚的,自己的孩子那是*对不会哪来开玩笑的。原市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北新区直管区)总人口加起来不到常住人口的一半,却贡献了近六成的中考生,而且比例还在提高,这说明南京新市民用脚投票只把江北和江宁作为一个中转站,有了孩子还是削尖脑袋往市区挤。
所以还是多谈谈产业和人群年轻化吧。
评论区有些人说的就像开车就好过江一样
让我们定位*近的三甲医院和岛上的标准豪宅,看看那个反人类的掉头路,看看合计10km左右的路程,而且为什么绕那么远才过江?哦,因为就这一条路能出去
你猜这种路况什么出租车/网约车肯来岛上接单??
当你们说住豪宅就不需要电动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外卖/快递/某些低端服务业从业者也进不来?
我在浦口呆过两个项目,虽然直线距离看起来不远,但因为要过江,基本上坐地铁+自行车还是单程一小时左右的极限通勤。
开车也行啊,不怕堵车的壮士你就上,毕竟过江就那一条路能走。
进村的路线还好点,毕竟浦口除了个把边缘项目放那的台积电外,至今也没什么优质工作机会,进城的那几条线
我住江心洲,直线距离有多近呢,看到江中间两个岛了没,我住下面更大点的那个岛上,建邺河西和老下关都在江对面。
感受一下非机动车过江要如何极限通勤2333
直线km左右哦,临江是浦口区*靠江边的地铁站。
轮渡的那条路线稍微好一点,但是好不了太多。。
就这种天堑,炒个三四万的房价,你信他能发展的起来??
不用过江的滁州,房子还有几千块一平的。
江宁能发展起来浦口都不可能发展起来,洗洗睡吧。
BTW其中一家项目是美名其曰做企业服务,也就是骗gov补贴的,让我了解了江核的公司都是多么十八流,所谓产业园,一堆公司靠补贴过日子。
靠补贴过日子多香呀,光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补贴一年就能差不多线万,我做什么实业?下游搞包装的公司都能赚佣金赚成千人集团。
结论:除非把江苏省政府或者南京市政府搬到江北新区,否则江北新区所有的宣传,都存在画大饼的可能。
现在的南京江北新区,不是什么时候能超过河西和江南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烂尾的问题。
别的城市发展新区,要么把政府搬过去,要么先把地铁修过去,而南京江北新区两样都没有,前景可想而知。
全国再也难找到像南京这样的城市,新区都发展好多年了,地铁居然还不通,直到现在了,才开始磨磨蹭蹭修地铁。
4号线号线现在才开始动工,想要通车不知道又要等多少年。
而江北新区号称亚洲*大地下空间的地下城,迄今为止已经投入了几百亿,仅见雏形,又不知道还要投入几百亿才能完工。
而中国过去20年的房地产浪潮给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土地财政收入,本来该拿来搞好基建发展产业的,南京这两件事都没做好。
贯穿主城的地铁5号线年过去,现在仍是一堆烂摊子,通车遥遥无期。
宁芜铁路从主城横穿,搬迁提了有将近20年,到现在才刚有点眉目。
南京地铁里程短短三年之内,就由全国第4,直落到现在的全国第9,行政效率可见一斑。
更有意思的是,曾经可以和新街口媲美的湖南路商圈,也因商业改造失败,烂尾至今。
而民营企业呢,苏宁、宏图三胞、雨润等,要么濒临破产清算、要么半死不活。
过去20年,基建发展乏善可陈,支柱产业也没有扶植起来。
而如今土地财政已经走到尽头,南京以后卖地收入恐怕难以维持,再加上自身没有支柱产业提供充足税源,还要养大量的吃财政的体制内人员,财政紧张是可以预见的事。
其实从*近南京新的一期地铁规划就能看出,地铁13号线江北新区被砍掉了大量的站点,可以看做是一种信号:财政收缩了。
后面可以预见,南京江北新区的财政投入会出现一定的缩减,发展进程就此降速了。
错过了上一轮的房地产热潮,再加上人口已经见顶,江北新区的前景难以乐观了~
我在回答南京银行“危机”的回答中也分析过南京的问题,可以看一下:
其实南京的问题经济是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本地人的观念趋于保守。
南京的跨江发展可不仅仅是修几座大桥、通几条隧道那么简单,而是要从观念上改变。
大部分南京本地人还是觉得江南才是南京,江北不算南京。
甚至有“宁要江南一张床,不要江北一套房”的说法,思想保守,可见一斑。
民间有这种说法,难免传导至本地的管理者。
其实仔细看一下就能感受到,南京的医疗、教育资源,*优质的还是在江南,江北的都是边角料,存在应付官差的嫌疑。
南京外国语学校分校建在了南部新城,在河西和仙林也开了分校;南师附中分校建在了燕子矶新城,河西也开了附属学校。
而江北新区呢,只把一个成绩逐年下滑、现在连地方县中都考不过的南京一中搬过去了,哄一哄外地炒房客和接盘侠。
现在眼看江北新区的房子滞销,地拍不出去了,才开始宣布几所名校签约江北搞分校。
是真是假,要是再分不清,就别怪*后当了接盘侠了。
为什么我开头会说那句话,仔细思考就应该能想明白这件事。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