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打造河蟹研究所以技术促产业增效
人民网南京6月6日电(顾姝姝)6月6日上午,南京市高淳区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研究所在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挂牌成立。据该研究所所长邢青松介绍,研究所旨在打造一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通过与国内知名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整合各方科技资源,逐步解决本地河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螃蟹产业是高淳*大的富民产业之一,当地打造的固城湖螃蟹在国内外也享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统计数据显示,高淳区现有螃蟹生态养殖面积20多万亩,2016年螃蟹产量达1.45万吨,销售收入17.5亿元。全区螃蟹养殖从业人员达2.5万人,全产业链从业人员10万余人。
随着国内河蟹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挖掘河蟹养殖这个传统富民产业的增效、增收潜力?邢青松介绍,当地河蟹养殖整体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性,拿去年举例,有的养殖户亩均纯收益超过15000元,少数养殖户却亏损2000-3000元,这说明螃蟹养殖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以高淳的养殖规模,如果每只螃蟹的平均规格增加2钱,全区则会增产200万斤,如果螃蟹的养殖成活率提高10%,那么全区会增产500万斤,两项加一起,按平均价格50元/斤算,增收大概在3亿元左右,就会为全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邢青松说。
在高淳区水产养殖专家陈贤明看来,螃蟹的品质主要取决于水、食物、种苗。就拿饵料来说,营养对螃蟹养殖很重要,但饵料投多了有损水质,投少了螃蟹又长不好,通过水、种、饵等方面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螃蟹养殖成活率和养殖规格,从而有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新问题又出现了。“高淳推广螃蟹生态养殖已经不少年了,但原先是粗放型的,养殖密度低,破坏不了水草,但现在密度高了,产量上去了,容易破坏水草。”陈贤明提出,养殖环境如何调节适应、水草养护如何更科学有效等,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
据介绍,高淳区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围绕提升高淳区螃蟹品质,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成规格展开,目的是提高广大蟹农的综合经济效益。该研究所由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国内淡水渔业*级研究机构和院校加盟。
全面深改围绕六大领域立柱架梁夯制度 深刻改变中国2016-12-29
全面深改三年:渐入佳境 次第开花2016-12-29
【深读深改】架梁立柱夯制度 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2016-12-29
【2016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一】深化流通供给侧改革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2016-12-19
本网各平台二维码,扫一扫新闻更精彩
【专题】贵州一大波城际铁路来袭!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图说五年变化·脱贫攻坚 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图说五年变化·奋战五年 贵州经济冲出“洼地”
图说五年变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 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甜
图说五年变化·一图看懂贵州如何推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图说五年变化·全面深化改革 让贵州的未来充满生机
图说五年变化·一张蓝图干到底 贵州县县通高速
【专题】迎接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ICP):黔B2-20010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212006001
营业执照: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