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实施“157”发展战略建特大城市郊区新城
原标题:对标找差再出发丨南京高淳:实施“157”发展战略,建特大城市郊区新城
慢城不慢,说的就是高淳。作为南京的桥头堡、江苏的西南门,高淳这座 国际慢城 已步入发展快车道。3 月 12 日,时任高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迈入 十四五 ,高淳立足自身优势,确立了 157 发展思路,努力把高淳建成 特色鲜明、生态宜居、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特大城市郊区新城 。
刘伟称,近年来,高淳发展呈现 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的良好势头。2020 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近 513.13 亿元,增长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11.77 亿元、增长 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8.01 亿元,增长 1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60295 元、29573 元,增长 4.5%、7.2%, 十三五 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回顾 十三五 ,高淳走出了一条 经济强 百姓富 环境美 社会文明程度高 的发展道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 2015 年增长 26.7%,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跃上新台阶,在全省 63 个郊区高质量考核中升至第 8 位,成为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区、中国百强工业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全市前列。全域美丽大花园展露现实模样,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居省市前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街镇实现全覆盖,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
采访中,刘伟坦言,对比先进地区,高淳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规模偏小,主导产业实力不强;高端研发平台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城乡融合水平不高,发展协调性有待提升;民生领域短板亟待补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优质这四个方面。比如: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 513 亿元,占全市 4% 不到,规上工业企业仅有 215 家。目前,区内还没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只有 265 家,仅占全市 5% 不到。
针对差距,高淳将从四个方面发力,进一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刘伟表示,狠抓项目建设方面,今年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20 个,建设重点产业项目 118 个,当年完成投资 170 亿元,竣工投产产业项目 60 个以上。狠抓区域竞争力提升方面,今年安排总投资 670 亿元的区重点城建项目 183 个、当年计划投资 290 亿元,实现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1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80 家。狠抓乡村振兴方面,启动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计划投入 170 亿元,统筹推进 5 大类 140 个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今年计划建设市级以上美丽乡村 140 个、区级美丽乡村 400 个,实现自然村全覆盖。狠抓民生保障方面,持续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保持在 9% 左右。
十四五 时期,是高淳实现蝶变的重要时期。着眼全市发展大局,高淳确立了 157 发展思路,力争到 2030 年 GDP 突破千亿大关、财政收入迈上百亿台阶,到 2035 年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5 就是要做好 五篇文章 :一是产业强区文章。重点围绕 4+2 产业链,深入实施建链补链强链行动,力争到 2025 年整体形成千亿级的产业能级。二是创新驱动文章。深度融入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力争到 2025 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90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 1800 家。三是生态保护文章。结合高淳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争创国家 两山 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四是民生幸福文章。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辐射范围,高水平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教育中心。五是城乡融合文章。主要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 高淳路径 。
7 即通过打造开发区(高新区)、国际慢城、南京高职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滨湖新城、高铁枢纽片区、通航产业园七大功能板块,将高淳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医疗器械产业基地、长三角知名汽车零部件产业高地,同时依托宁宣城际铁路、宁杭高铁二通道等交通项目,构建形成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
在 十四五 开局之年,高淳将如何发力呢?刘伟表示,为着力深化 强富美高 新高淳建设,确保 十四五 发展开好局、现代化新征程起好步,高淳将重点实现以下 六个新突破 :
一是在产业体系塑造上实现新突破。提速推进比克电池、普门科技等 118 个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全年完成投资 160 亿元以上。加快引育一批链主企业,力争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80 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 120 家以上。推进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江苏产业研究院等项目,建成 1 万平方米农业总部经济园、1000 亩中试基地。
二是在生态品牌彰显上实现新突破。靶向治理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移动污染源和监测点周边环境,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80% 以上,争创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联动实施 162 个新都市、183 个重点城建、72 个城市精细化建管项目,协调推动宁宣城际铁路、宁广高速,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带,争创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三是在乡村振兴改革上实现新突破。更大力度抓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持续开展 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 行动,明年村企联建率达到 100%,村级稳定性收入保持在 150 万元以上。高标准实施圩区综合整治开发,确保新增 四好农村路 160 公里以上,新改建公交站亭 100 个,建成垃圾综合处理(转运)中心 3 座。
四是在社会治理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推进 一件事 线上线下 一次办 ,推动 一窗受理 改革向街镇延伸,实现 24 小时审批自助服务街镇全覆盖。推行 大数据 + 指挥中心 + 综合执法 ,加强街镇全科执法队伍建设,建成投用智慧城市综合指挥调度中心,争创省级综合行政执法先行先试示范区。
五是在民生幸福保障上实现新突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 1.5 万人、创业带动就业 2800 人。改造棚户区(城中村)150 万平方米以上、力争 180 万平方米,新开工保障房 59 万平方米。全力守护群众 米袋子 菜篮子 ,提升联群、新牧万头猪场运行质效,建成市级标准化菜地 4 个。
六是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实现新突破。精心组织建党 100 周年系列活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大力实施党支部 标准 + 示范 建设,积极推动支部进网、党员联户,促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商圈党建、 两新 组织党建互联互动,确保顺利完成村(社区)委员会换届选举,实现村(社区)书记、主任 一肩挑 全覆盖。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