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流通方式创新发展
买菜不用去菜市场,动动手指在网上下单就可买到新鲜菜;逛商场讲求沉浸式体验,吃喝玩乐“一条龙”;助力券、消费补贴应接不暇,消费者尽享优惠……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市高淳区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流通发展机制,消费便利化、多样性不断提升,体验式、个性化消费方式渐成主流,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方式亮点纷呈。
周六一早,家住淳安嘉园的赵女士来到悦达永辉超市购买新一天的食材。看到水产区的梭子蟹活力十足,赵女士精心挑了七八只交给工作人员上秤称重。“这家超市的生鲜品种齐全又新鲜,走几步路就到,再也不用担心下班回来错过农贸市场的营业时间了!”赵女士笑着说,自从2017年悦达广场开业以来,她几乎每天都要到永辉超市买菜,节假日还经常跟家人来悦达买买东西。
零售业是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是流通反作用于生产的关键环节,关系国计民生。只有加快创新发展才能提高生产流通效率,更好释放内需潜力,激发经济大循环活力。
近年来,商家在供给侧积极发力,不仅硬件设施越来越好,商品供给越来越丰富,也在服务模式上下足了功夫。八佰伴智慧购小程序、“永辉生活”app、“苏宁易购”app等一项项创新在高淳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服务,让消费者把一家家商场超市和卖场装入手机、融进生活。
家住高淳南塘村的吴女士似乎越来越依赖线上购物。不管是突然想吃某样零食,还是自己做菜时缺了什么食材,拿起手机动动手指,很快就有配送员将商品送上门。“通过手机下单,半小时基本就能送上门,比自己跑一趟超市还要方便!”吴女士说。
京东五星电器高淳卖场店2006年开始营业,年营业额从3000多万增长至如今的超1亿元,到2021年已连续5年保持10%-15%的快速增幅。“这不仅得益于销售模式的调整,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推动。”店长吴小峰说,
今年7月,江苏省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绿色节能家电促消费专项活动,对中国能效标识为1级和2级共10类绿色节能家电商品提供补贴。南京市也出台了配套政策,为购买补贴商品的消费者加赠“福利”。省、市消费补贴叠加,有效带动绿色消费占比提升,吴小峰说,活动以来,店内所销售的冰洗、空调两大品类中,绿色节能产品占比超过了八成,企业销售额也同比增长了35%。
“下午有消费券,定好闹钟哟!”今年5月份以来,这句话几乎成了朋友间的一句问候语。陶先生是高淳政府消费券发放活动的忠实粉丝,每次活动都蹲点守候。“活动太火爆了,就怕抢不到!”
今年7月,淳溪街道居民邢先生到苏皖汽车城某4S店看车,结果发现自己喜欢的车型不仅符合购置税减半政策,还能直接享受高淳区政府的4000元购车补贴,于是当机立断买了下来。6月下旬至7月底的购车补贴活动,惠及488名消费者,补贴金额165.6万元。
回收资源集中处理厂房效果图。高淳宣传部供图
旧家电有归处,新旧家电大循环才能更畅通。作为世界*大的家电生产国与重要的消费国,我国正步入家电报废高峰期,淘汰的废旧家电量以年均20%的幅度增长,家电以旧换新潜力巨大。家电回收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近日,南京润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里可以看到很多废旧电器被整齐分类堆放,公司负责人王海解释说,“这些目前是我们废旧家电回收集中堆放处,待厂房完全建成,这些废旧家电会被机器‘吃’进去,而机器‘吐’出来的则是铜、铁、电路板等,它们中有的变成产品进入销售环节,有的则将被进一步处理。”
“以前我们回收后要交给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等新厂房建成后我们自己就能回收并做拆解处理。” 公司负责人王海介绍说,目前新厂房正在建,计划本月内全面完工,届时,面积从1600平方米扩大到25600平方米,设备从几台扩展到90余台套,回收量则能从一年3万吨增至60万吨,回收品类和回收范围也将实现全覆盖。公司还将采用“线上交易+线下服务”运营系统,改变传统运营模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效率。
十年来,高淳区着力完善促消费体制机制,全区商贸流通产业稳步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120.0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4.14亿元,年均增长率9.2%,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成绩来之不易,未来充满挑战。高淳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谷蕙婷 张瀚天)
南京高淳将发放220万元消费券 4月30日发放首批
南京二手房市场趋于稳定 今年首场土拍22日进行
打响江苏“消费福地”品牌,拉动经济稳步增长
进博会徐州交易分团“购物车”持续扩容 尽揽天下好物
解决“烦心事”感知“真幸福” 南京高淳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
南京第十五次党代会:向“创新”“开放”要动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