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瞄准“智改数转”新赛道打造转型发展“关键增量”_龙虎网
全自动焊接设备运转有序、新能源电池快速产出、智能中控实时调度。作为高淳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的新能源头部产业,南京创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加速推进产业升级,给高淳区整个产业链做强有力的补充。
大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离不开“智改数转”这一密钥。自高淳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启动以来,高淳区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制造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努力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
推动企业“智改数转”是国家、省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高淳区企业转型发展、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智改数转”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一步。
2022年,高淳区正式出台《区智改数转三年行动方案》,以智能化和数字化双向赋能全区制造业,夯实平台、网络、安全以及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基础支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力争到2024年底,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优先支持“智改数转”项目申报市工业企业技术装备奖补资金;鼓励企业利用“宁创贷”等贷款贴息方式,加大“智改数转”投入;根据全省“智改数转”费用纳入研发费用范围指引,引导企业更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围绕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两化融合贯标、企业上云、生态构建等方向,结合实际制定区级配套政策……既有引领性目标,也有系统性方案,做什么、怎么做,均拉出“清单”。
全域布局,精准发力。行动方案的出台,正多维助力企业乘“云”触“网”,为高淳区产业转型插上腾飞翅膀。
2023年10月,中软国际“2023年高淳区制造业智改数转诊断服务”项目正式启动。活动现场,高淳区工信局就即将开展的区级诊断提出3方面注意事项。中软国际作为当时的诊断服务工作服务商,针对相关诊断工作流程、离散制造企业常见痛点及案例分析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这是高淳区自全面启动智能化改造咨询诊断服务工作以来的一个普通工作场景。
为破解企业“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难题,高淳通过政府采购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优秀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动,对规上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提供低成本、轻量化、模块化的解决方案。
政策牵引,企业协同。高淳通过邀请紫薇云、维拓、蜂巢互联等“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商和行业专家,分行业、分层次为企业提供“把脉问诊”服务,依据企业瓶颈问题和转型需求建立“一企一策”数字档案,让企业了解自身在制造、仓储、节能、管理、研发设计等方面与同行业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促进智改数转项目转化。
在高淳的任务单上,2023年共有113家企业的诊断目标,16家为智能车间诊断,由市级承担,97家为数字化应用诊断,由区级通过招投标选择服务商进行。目前,诊断报告的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将为不少企业指明转型路径和方向。
让更多企业“敢转”“愿转”“会转”,观摩交流活动也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近年来,高淳区联合南京市企服中心及运营商开展“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观摩系列活动”,组织区内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分批现场观摩优倍电气、上汽大通、天加环境、格力电工、中兴滨江、菲尼克斯等现场,学习培育创建以及成效经验;针对两化融合贯标、星级上云、智能工厂/车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内容开展宣传培训。
在菲尼克斯工厂,讲解员通过生产现场实时运作、典型案例讲解、数据屏幕展示等方式,充分向参观企业展示了集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建筑于一体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魅力。在中兴滨江5G工厂,讲解员介绍整个园区运用5G技术极大助力了智能生产的效能提高,启发了参观企业运用5G技术提升本单位生产能力的思考。在格力电工,讲解员和企业代表进行热烈讨论,就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痛难点展开了思维碰撞和经验输出……
截至目前,高淳区共组织10场专题宣贯培训和标杆企业观摩活动,覆盖街道园区和220家规上工业企业。淳达科技等32家企业获得省星级上云评定,冠盛汽配再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认定,喜悦科技等4家企业评为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提质、扩量、降本、增效,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从探索、推进“智改数转”中尝到“甜头”。
抢占“新赛道”,引领“新”未来。接下来,高淳区将依托“先进制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5G技术应用”等创新模式融合发展,驱动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再加速,实现产业链、产业集群效能突破,助推“高淳制造”跨越腾飞。
图片来源:高淳发布、高淳区委宣传部、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集团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