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高职园学子留高淳就业人数逐年翻番

admin8个月前 (09-26)高淳产业信息12

  这个冬天,石臼湖边,南飞的候鸟再次赴约。不远处的南京高职园人声鼎沸、热火朝天,智能制造专业的大一新生马星洋正聚精会神上着实训课;离校不到10公里的范德威尔,大三学生姜俊辰和几位小伙伴已经实习将近半年,扎实的专业知识让他们得到了这家高淳头部纺织机械企业的认可。

  近些年来,一批又一批新面孔来到这里,留下足迹。越来越多的南京高职园学子正发挥技能优势,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同时助力高淳企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作为首个落户南京高职园的高校,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机电学院”)2021年*一批共有84名学生在高淳当地实习就业。截至2023年11月底,南京高职园今年已输送154名大二实习生、78名大三毕业生进入在淳各企业实习工作。“三年来,园区学子留淳人数逐年攀升。未来,我们有信心将成功经验在其他落户高校中复制,让园区引才留才效应越发明显。”南京高职园综合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吴凯说。

  立足高淳,服务高淳,为何越来越多的学子愿意在这里做出尝试?“成长潜力和发展机会!”马星洋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发现到校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有不少优质企业进校宣讲,高淳企业跟学校的互动很密集,“一旦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留在高淳就业生活是件很舒服的事”。

  自南京高职园落地高淳,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与园区的人才资源,滋养出愈发紧密的黏性。此前,高淳企业招聘员工,大多要走出区外,尤其是专业人才,更要花费不少力气。如今,机电学院已与38家在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成功破题“人才用工难”。

  “以高淳区医疗器械产业园为例,园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企业也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支持,校企合作无疑是*优解。”机电学院科研及校企合作处处长李木香坦言,机电学院过去学生培养主要偏向机械电子方向,缺乏对医疗器械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行业标准的了解。

  针对学校人才培养与区内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南京高职园迅速行动,牵线高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机电学院以及多位企业专家,共同编写了《医疗器械基础知识》一书,作为该校校本教材,用于学生选修课程。李木香认为,以产业链上优质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订单班”更具实操性。

  “今年以来,针对2023年毕业季还推出覆盖高淳全域的‘人才供给专项’计划,开展‘访企拓岗’在淳企业96家508个岗位、高淳企业专场招聘会、送岗到校送生进企等工作。”南京高职园党工委*刘宜军说,当地企业对于南京高职园的判断,随着本地高校人才融入产业发展,正发生从认识到认同,再到信赖的可喜变化。目前,园区已签约入驻6所高校,几年间将集聚8万多名大学生,这将成为带动高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动能。

  于这些学生而言,“我们期待的是情投意合、双向奔赴”。12月2日,南京高职园联合机电学院召开在淳实习就业校友代表座谈会,精准对接高校在淳实习就业毕业生,掌握学生工作生活状态,收集学生对校企地三方工作的意见建议。从新生入学开始,园区就实施“缘来高淳”计划,联合区委人才办组织覆盖全校近500名学生的“新生看高淳”活动,帮助学子快速融入高淳城市发展。

  企业愿来园区招聘,学子愿在高淳生根,南京高职园乘势而上,近期推出“高才远识,我心向淳”研学班,以涵盖了解高淳发展、体验高淳生活、探索高淳文化等方面的研学活动,在园区学子中培养一批“高淳通”“宣传大使”,用学生视角传输校企地融合的独特魅力。

  随着“人才供给专项”“缘来高淳”等计划的顺利开展,高淳故事就像一幅精美画卷,在园区学子面前缓缓打开,越来越多情投意合、双向奔赴的故事正在高淳书写。南京高职园就像一座桥,让学子和地方相知相守,紧密相融,为地方发展引才留才,为人才发展发掘机遇。“我们将以政府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带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产业技术规模的提升,让‘缘来高淳’的学子们‘缘定高淳’。”刘宜军说。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gaochun.021cf.cn/index.php/post/4577.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京高淳:微治理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

南京高淳:微治理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

  自南京市高淳区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以下简称“农综改”)试点试验区以来,高淳区围绕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数字乡村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大胆改、深入试,一幅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振兴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近年来,砖墙镇作为高淳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探路先锋”,始终坚持以基层服务“微治理”为切入,持续深入推进农综改工作,并以周城村为试点,建立“微治理”服...

南京高淳:打响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收官战

南京高淳:打响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收官战

  初冬时节,空气里弥漫着丝丝寒意,但行走在高淳区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程车、运料车穿梭往来,搅拌机、升降机运转不停,建设者们昼夜施工、连续奋战……当前,高淳区深入学习贯彻视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掀起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行动热潮。紧扣全年目标任务,高淳挂图作战促施工,倒排工期抢进度,打响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收官战。...

南京高淳:抢抓“黄金期”冬修水利保民生

南京高淳:抢抓“黄金期”冬修水利保民生

  兴水为民,治水强基。冬季是兴修水利的黄金时期,入冬以来,高淳建发集团在建水碧桥泵站项目全力抢抓施工黄金期,加速推进水碧桥泵站项目建设进程,铆足干劲攻坚克难,全面掀起大干快上的火热建设氛围。   来到高淳区水碧桥泵站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抓住有利晴好天气,全面铺开冬修水利工作。高淳区水碧桥泵站位于水阳江和高淳区水碧桥河的结合部,是高淳区*低的取水点,该泵站总装...

南京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南京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原标题:“百日竞赛”成绩亮眼,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 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南京高淳区招商引资“百日竞赛”*一阶段总结表彰大会6月11日召开,全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9年1月5月,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完成年度任务的6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投资总额达到291.2亿元;2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8项指标预计能够“双过半”   “不管是量...

南京高淳:挑起农网“金扁担”走实助农振兴路

南京高淳:挑起农网“金扁担”走实助农振兴路

  助农直播间里,主播教学螃蟹处理及蒸煮方法。刘平摄   “今年,我们合作社的螃蟹首次以蟹卡销售的形式走进了便民商店,‘农户+电商+社区’的源头产销供应模式既解决了销售渠道难题,让螃蟹卖上了好价格,又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让蟹农的利益得到了保障。”11月29日,在助农直播现场,高淳固城湖大闸蟹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朱春华说道。   作为我国螃蟹养殖六大原产地之一,南京市...

南京高淳:政企攜手促發展凝心聚力譜新篇

南京高淳:政企攜手促發展凝心聚力譜新篇

  喜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柳江宇攝   眼下,天氣逐漸回暖,位於南京高淳的淳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工人們干勁十足。去年,這家主要從事新材料產品研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48億元。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該公司將6條生產線投入滿負荷生產,*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達7600萬元。   本輪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凶猛,如何保証經濟發展如常運行更...

南京高淳:文旅融合撬动产业链全域美景奔向富裕路

南京高淳:文旅融合撬动产业链全域美景奔向富裕路

  南京高淳:文旅融合撬动产业链 全域美景奔向富裕路   点击查看更多订阅内容   固城湖碧波荡漾,游子山绿荫葱茏,高淳老街古韵古香……自然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高淳区向来被誉为“南京的后花园”,成为南京及周边浙沪皖地区游客的优选旅游胜地。以文化作内核,将风景作脉搏,南京市高淳区创新文旅融合,激活消费市场,在“文化+旅游”赋能下描绘出共同富裕的新画卷。...

南京高淳:春节假期年味浓、人气旺、开门红

南京高淳:春节假期年味浓、人气旺、开门红

  兔年新春,南京高淳扎实做好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市民消费热情进一步激发,节日市场商品丰富价格稳定,呈现供应充足、购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实现新年消费市场运行开门红。据统计,21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6180万元,较去年同期实现稳定增长。   高淳区大型商场、企业紧抓“新春经济红利”,开展新春大促活动。高淳宝龙广场推出“BIG YEAH开门红”促销活动,服饰、百货品类满减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