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以科创优势“定位全球”

admin7个月前 (09-26)高淳产业信息17

  说起南京,总离不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文化标签,在历经40年改革开放之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又增添了许多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头衔”——时尚绿都、软件名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穿越600年历史烟云,明城墙风姿依旧,而如今的石头城已是一座“定位全球”的现代化大都市。

  提档升级,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化转变

  在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300多台机器人正按照指令翻转腾挪,制作仅有0.4毫米的液晶屏;在南钢车间,30个工业机器人已经上岗,能轻松完成炮泥制备、测温取样、力学拉伸、无人抓渣等工序……

  实体经济是南京的强项,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空间巨大,南京市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提档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变。

  软件行业的发展就是南京产业升级的鲜活例证。2005年后,南京把软件产业定位为*一优先鼓励发展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40%,其中通讯软件在全国占比30%,电力应用软件更占到全国一半。2010年,南京软件业产业规模已从2005年的166亿元增长到1013亿元,成为江苏*一、全国第三的软件大市,当年9月份举办的第六届软件博览会上,南京成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

  目前,南京各类开发区已成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域。仅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汇聚各类企业3000多家,每亩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达550万元,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强度和产出居全国开发区前列,已形成光电显示、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

  南京*大的优势,是人才科教资源。拥有53所普通高校,其中12所入选国家“双*流”高校和学科,总数列全国第三;拥有3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2名院士;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全国*一,每万人中研究生人数全国第二。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南京市不断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将科教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创新优势。

  1983年,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市属科研院所改革试点。1985年,南京市实行《南京科技体制改革方案》,突破束缚把科技资源引向市场。2006年2月,南京召开首次自主创新大会,宣布建设创新型城市。2009年,南京被列为全国*一的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逐步形成了“一个平台”(服务平台)、“两个机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机制、政府推动激励机制)的科技成果转化“南京模式”。

  为进一步吸引人才,南京相继推出“创业南京”英才计划、“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培养计划”。截至2017年,南京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1280名;实施“产业博士后”聚集计划、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研究生、40岁以下本科学历以及各类高技能人才,可以无条件在南京直接落户。

  2018年1月2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高校院所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人才团队持大股,政府科技创新基金、投资平台和社会资本等多方参股的股权结构。在宁高校积极参与,全市133家新型研发机构签约落地。

  对接全球,打造国际*流“科创中心”

  3月27日,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罗群与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史蒂芬·托普签署项目正式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新设立的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开展高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推动全球*新技术及应用成果在中国落地。

  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打造国际研发城市是南京建立创新名城的重要抓手。

  早在2011年,南京市出台实施了《南京高端研发机构集聚计划》,吸引了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研发中心在南京落地。从2012年开始,南京在江宁、溧水、高淳、麒麟、浦口、新港先后建设6个国际企业研发园,打造*流国际创新载体。

  一系列举措让南京与国际科技合作渠道越来越畅通,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2016年11月,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在南京开幕,发布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南京宣言》;2017年7月,国际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论坛在南京举行;国际创新管理协会(ISPIM)将南京作为“中国中心”所在地,2018年6月首届创新管理国际峰会在南京召开,以后每年9月份在南京定期举行“全球创新峰会”……

  “建设创新名城,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主动顺应大势、立足实际作出的战略选择。”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张敬华说,南京要发展,必须抓创新;南京抓创新,必须争*流。要对标国际标准,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要以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支撑,打造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园区“五名”标志,建设创新氛围*佳、创新效率*高、枢纽功能*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格、营商环境*优的“五*”城市。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gaochun.021cf.cn/index.php/post/4603.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南京高淳:微治理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

南京高淳:微治理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

  自南京市高淳区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以下简称“农综改”)试点试验区以来,高淳区围绕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数字乡村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大胆改、深入试,一幅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振兴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近年来,砖墙镇作为高淳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探路先锋”,始终坚持以基层服务“微治理”为切入,持续深入推进农综改工作,并以周城村为试点,建立“微治理”服...

南京高淳:打响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收官战

南京高淳:打响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收官战

  初冬时节,空气里弥漫着丝丝寒意,但行走在高淳区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程车、运料车穿梭往来,搅拌机、升降机运转不停,建设者们昼夜施工、连续奋战……当前,高淳区深入学习贯彻视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掀起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行动热潮。紧扣全年目标任务,高淳挂图作战促施工,倒排工期抢进度,打响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收官战。...

南京高淳:打通高质量发展“任督二脉”

南京高淳:打通高质量发展“任督二脉”

  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进位17名   高淳:打通高质量发展“任督二脉”   前不久,江苏省召开的2019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通报了全省2019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在全省63个郊区考核中,我市高淳区综合指数位列第8,进位17名。高质量考核的37项具体指标中,高淳7个指标列全省前5名,取得跨越式进步。高淳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发展成果,是因为在生态、产业、民生等领域...

南京高淳:抢抓“黄金期”冬修水利保民生

南京高淳:抢抓“黄金期”冬修水利保民生

  兴水为民,治水强基。冬季是兴修水利的黄金时期,入冬以来,高淳建发集团在建水碧桥泵站项目全力抢抓施工黄金期,加速推进水碧桥泵站项目建设进程,铆足干劲攻坚克难,全面掀起大干快上的火热建设氛围。   来到高淳区水碧桥泵站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抓住有利晴好天气,全面铺开冬修水利工作。高淳区水碧桥泵站位于水阳江和高淳区水碧桥河的结合部,是高淳区*低的取水点,该泵站总装...

南京高淳:拓展螃蟹产业链铺就特色致富路

南京高淳:拓展螃蟹产业链铺就特色致富路

  高淳团结圩河蟹和鲈鱼混养示范基地,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养护。 通讯员 杨军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秋风起,蟹脚痒。*近一段时间,高淳区螃蟹养殖户孔祥华不仅要每天巡查蟹塘,还得四处开拓新市场。   9月14日下午,记者在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见到孔祥华时,他刚从南京市区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久等了,上午正好在北京华联超市讨论螃蟹上架的事情。”他略带歉意道。...

南京高淳:招商“不斷鏈”發展不停步

南京高淳:招商“不斷鏈”發展不停步

  努力與收獲成正比,請看這一份上半年高淳區招商引資“成績單”:   開展首輪招商引資“百日競賽”,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4個,成功簽約比克電池等2個50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利用外資2.01億美元,同比增長100.2%,增幅位列全市*一﹔實際利用內資51.3億元,同比增長49.1%,獲全市二季度招商工作擂台賽“目標任務進度獎”……   項目招商過去曾一直是高淳區的短板,也...

南京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南京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原标题:“百日竞赛”成绩亮眼,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 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南京高淳区招商引资“百日竞赛”*一阶段总结表彰大会6月11日召开,全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9年1月5月,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完成年度任务的6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投资总额达到291.2亿元;2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8项指标预计能够“双过半”   “不管是量...

南京高淳:政企攜手促發展凝心聚力譜新篇

南京高淳:政企攜手促發展凝心聚力譜新篇

  喜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柳江宇攝   眼下,天氣逐漸回暖,位於南京高淳的淳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工人們干勁十足。去年,這家主要從事新材料產品研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48億元。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該公司將6條生產線投入滿負荷生產,*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達7600萬元。   本輪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凶猛,如何保証經濟發展如常運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