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北门户加速崛起!南京这两个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发布

admin7个月前 (09-26)高淳产业信息11

  交汇点讯 11月23日,南京市召开“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介绍《“十四五”支持六合高淳两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相关情况。

  “十四五”时期支持六合区、高淳区高质量发展,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南京市进一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11月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十四五”支持六合高淳两区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未来五年南京市支持六合、高淳两区高质量发展描绘了蓝图。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许小卫介绍,《规划》共有8个章节,分析了支持两区高质量发展的成就、不足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愿景;围绕打造“高活力产业新城”“高辐射枢纽新城”“高质量生态新城”和“高品质宜居新城”4大方向,分别从产业创新、交通设施、乡村振兴、公共服务角度提出了共14项重点任务。

  201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市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六合区、高淳区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各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支持政策取得初步成效,重点措施全面落实到位。2019-2020年,全市各相关部门、板块累计完成支持六合区相关事项126项、高淳区相关事项117项。

  二是主导产业跨越式发展,创新驱动加速转型。两区主导产业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地,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强。

  三是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改善交通“末梢”现状、增强城市功能、优化城乡环境,集聚发展动力,一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取得重大进展。

  四是民生领域短板加快补齐,公共服务明显提升。根据省定监测,六合区、高淳区已补齐薄弱指标,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补短板、完善城乡功能品质的要求。

  五是生态环境优势继续彰显,绿色发展成为特色。两区空气质量优良率、PM2.5平均浓度等指标持续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在绿色发展中的生态特色正在形成。

  2020年,六合、高淳在全省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中分列第11位、第18位,较2018年分别进步了10个和7个位次,争先进位成效显著。

  到2025年,在全市各相关单位的积极支持下,六合区、高淳区产业经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关键指标与中心城区差距明显缩小,形成以产业集群发展作为主线的新路径,打造成为产业活力强、公共服务好、宜居品质高、生态环境美的高质量南北门户。探索建立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着力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

  到2035年,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彰显,形成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幸福宜居为标志、以美丽田园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成为在南京都市圈有重要辐射功能、在长三角地区有标杆引领作用的超大城市远郊区创新发展的现代化新城。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做深做实共同富裕的“两区实践”,成为区域均衡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

  ——提升产业质效,打造高活力产业新城。通过对高新区、经开区等产业载体的支持,积极引导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强化本土优质企业培育,推动两区主导产业跨越式发展,两区主导产业较“十三五”末大幅提高,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指标实现突破,与中心城区差距缩小,产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提升。“十四五”时期,两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强化互联互通,打造高辐射枢纽新城。“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强化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水平,促进重大交通项目实施落地,两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力明显加大,在推动区域一体化、促进南京都市圈建设中发挥南北极辐射作用,成为市域南北两端高水平建设的枢纽新城、南京都市圈南北两极的对外辐射桥头堡。

  ——推进乡村振兴,打造高质量生态新城。支持两区发挥自身生态本底优势,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绿色发展中更好地回归本位,实现从生态优势到生态特色,从生态资源到生态产业,再到生态效益的转化,将优质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文旅、现代农业等带动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十四五”时期,两区水环境、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等关键环境指标稳中有进,生态环境考核指标保持在全市前列。

  ——提升公共服务,打造高品质宜居新城。支持两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城乡功能品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中心城区差距明显缩小,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口吸引力显著增强,重大项目配套服务更加完善,门户新城功能更加齐全。“十四五”时期,两区常住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产业创新方面,一是推动产业集群和载体升级。“十四五”时期支持两区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创新,重点支持六合区打造新能源、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支持高淳区重点打造高端智能装备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载体创新升级。二是鼓励园区共建和跨区域探索。深化高新园区、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支持力度,推动六合高新区与江宁、鼓楼、白下等高新园区,高淳高新区与徐庄、雨花、新港等高新园区,六合经济开发区和江宁经济开发区,高淳经济开发区与南京经济开发区深化伙伴合作关系。鼓励探索跨区域合作载体建设,支持国际合作园区探索。三是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发挥六合紧邻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的区位优势,以六合新城科创中心载体为试点,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加快健全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与全市各板块联动创新发展的机制,为六合区、高淳区高质量发展创造制度红利。

  交通设施方面,一是完善城市基础交通网络建设。破解六合跨江发展的交通瓶颈,加快推进和燕路南段、仙新路、锦文路、上元门等项目建设,加快七乡河过江通道前期研究,完善六合与扬州、滁州、合肥的连接通道。推动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优化升级,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率,提升公交线网,探索定时公交、夜间公交等新型服务模式。二是优化跨区域空铁水网络布局。完善跨区域铁路网络建设,加快北沿江高铁、宁淮铁路六合西站建设,着力推动宁宣铁路建设,适时推动宁杭二通道建设。支持六合推进马鞍机场军民合用,大力推进高淳通用机场建设成为南京首个通用机场。提高六合内河水运能力,提升高淳航道港口设施能力。三是支持两区重大枢纽项目建设。推进高淳高铁站枢纽建设,推动六合西站复合型枢纽建设。四是支持完善都市圈交通网络。形成六合区、高淳区轨道站点到周边相邻区域的直达接驳线路,打通到周边城市的局部微交通,进一步完善都市圈的交通体系。

  乡村振兴方面,一是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加大偏远镇街支持力度,加大经济欠发达村(重点村)和集中连片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资源投入力度。引导多元资本参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二是促进乡村绿色产业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六合区、高淳区农业基础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推进高淳、六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提升两区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三是支持环境提升与生态机制创新。支持两区开展生态环境提升行动,支持探索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四是加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广国家示范区经验做法,支持高淳区推进东坝街道建设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试点。支持两区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速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推进城乡产业协作平台建设,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公共服务方面,一是加大城乡公共服务支持力度,持续提升两区公共服务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推动跨区医疗共建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多元化发展。二是引导高等教育资源向两区布局。强化高等教育资源导入和专业人才引进,引导校企协同培育本土人才。加快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园建设,建设若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三是提高城市功能配套和宜居水平。推动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强化城市宜居环境建设。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gaochun.021cf.cn/index.php/post/4621.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京高淳:打响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收官战

南京高淳:打响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收官战

  初冬时节,空气里弥漫着丝丝寒意,但行走在高淳区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程车、运料车穿梭往来,搅拌机、升降机运转不停,建设者们昼夜施工、连续奋战……当前,高淳区深入学习贯彻视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掀起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行动热潮。紧扣全年目标任务,高淳挂图作战促施工,倒排工期抢进度,打响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收官战。...

南京高淳:拓展螃蟹产业链铺就特色致富路

南京高淳:拓展螃蟹产业链铺就特色致富路

  高淳团结圩河蟹和鲈鱼混养示范基地,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养护。 通讯员 杨军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秋风起,蟹脚痒。*近一段时间,高淳区螃蟹养殖户孔祥华不仅要每天巡查蟹塘,还得四处开拓新市场。   9月14日下午,记者在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见到孔祥华时,他刚从南京市区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久等了,上午正好在北京华联超市讨论螃蟹上架的事情。”他略带歉意道。...

南京高淳:招商“不斷鏈”發展不停步

南京高淳:招商“不斷鏈”發展不停步

  努力與收獲成正比,請看這一份上半年高淳區招商引資“成績單”:   開展首輪招商引資“百日競賽”,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4個,成功簽約比克電池等2個50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利用外資2.01億美元,同比增長100.2%,增幅位列全市*一﹔實際利用內資51.3億元,同比增長49.1%,獲全市二季度招商工作擂台賽“目標任務進度獎”……   項目招商過去曾一直是高淳區的短板,也...

南京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南京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原标题:“百日竞赛”成绩亮眼,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 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南京高淳区招商引资“百日竞赛”*一阶段总结表彰大会6月11日召开,全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9年1月5月,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完成年度任务的6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投资总额达到291.2亿元;2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8项指标预计能够“双过半”   “不管是量...

南京高淳:政企携手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

南京高淳:政企携手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

  眼下,天气逐渐回暖,位于南京高淳的淳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干劲十足。去年,这家主要从事新材料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8亿元。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该公司将6条生产线投入满负荷生产,*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达7600万元。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如何保证经济发展如常运行更是考验。淳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只是南京高淳区各企业奋战新...

南京高淳:文旅融合撬动产业链全域美景奔向富裕路

南京高淳:文旅融合撬动产业链全域美景奔向富裕路

  南京高淳:文旅融合撬动产业链 全域美景奔向富裕路   点击查看更多订阅内容   固城湖碧波荡漾,游子山绿荫葱茏,高淳老街古韵古香……自然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高淳区向来被誉为“南京的后花园”,成为南京及周边浙沪皖地区游客的优选旅游胜地。以文化作内核,将风景作脉搏,南京市高淳区创新文旅融合,激活消费市场,在“文化+旅游”赋能下描绘出共同富裕的新画卷。...

南京高淳:民生“微小事”撬动群众“大幸福”

南京高淳:民生“微小事”撬动群众“大幸福”

  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完成老旧小区接气入户1355户;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新生儿出生、企业开办等多类事项实现“一次办”“一窗办”“网上办”;聚焦企业发展堵点,审批通过近20.5亿元科技贷款申请,惠及240余家企业……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京市高淳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学促行,从*困难的群众入手、*突出的问题抓起、*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截...

南京高淳: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流通方式创新发展

南京高淳: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流通方式创新发展

  买菜不用去菜市场,动动手指在网上下单就可买到新鲜菜;逛商场讲求沉浸式体验,吃喝玩乐“一条龙”;助力券、消费补贴应接不暇,消费者尽享优惠……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市高淳区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流通发展机制,消费便利化、多样性不断提升,体验式、个性化消费方式渐成主流,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方式亮点纷呈。   周六一早,家住淳安嘉园的赵女士来到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