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未来南京这个产业“拼”了!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与医药健康技术创新不断加速,催生产业发展热潮,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 卫生健康应急与医药创新研发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硬实力”。
南京在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领域人才集聚、企业众多、科研力量雄厚,优势明显。抢抓机遇、抢先布局,南京把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地标产业和“八大产业链”主攻方向之一,抢抓“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机遇、健康需求机遇、技术变革机遇,找准找实产业强链补链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标识度,推动产业链更具优势更有韧性。
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获悉,过去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成立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工作专班,统筹谋划、全面推进产业链发展,一着不让抓项目、优生态、补短板,全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实现营收2650亿元。
编制产业链“四张图”,即产业链条图、技术路线图、区域分布图、招商引资图,摸清了全市产业基本状况,确定了重点培育企业库,明确了重点打造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
建立了30家“链主”培育企业、50家面临突破企业、100家发展潜力企业等180家梯次培育库,针对不同梯次企业需求,市区联动开展精准服务。
与华泰证券签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建立3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全年组织开展各类产融供需对接活动53场,新建生物医药领域子基金6支,总数达到21支。
紧扣园区主导产业领域,重点布局建设江北新区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药物安全性评价、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宁区诊断和转化医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24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产业链新研机构建设,新增市级备案新研机构27家,新增孵化引进企业近600余家。
加强产品和应用场景推广,出台《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首批9个创新产品进医院使用;鼓楼医院“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项目”成为全市首批示范应用项目。
成功举办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投资峰会、南京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大会等活动,通过市区联动、精准招商,全市各板块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8个,投资总额1456.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4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
去年6月,南京首次创新实施“链长制”,提出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八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20%左右,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若干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条,其中,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重点聚焦创新药、细胞工程与基因技术,推动医药、医工、医疗、医信、医体、医养等六大产业领域协同发展。
自启动实施以来,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照先进城市和更高标准,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仍存在创新药产品储备还不够丰富,专业化平台不完备,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对标找差,产业强链补链依然任重道远,南京还有很多“功课”要补。
全球*大的20家生命科学与医药公司有19家都在波士顿设立研发中心或开展主要业务, 波士顿肯达尔广场短短1英里范围内,集聚了12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
深圳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达1.5万家,去年上市的二三类医疗器械公司占全国10%;
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园区规模、竞争力、人才集聚度、龙头药企带动力等方面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这是前不久我市召开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长专题调度会时给出的现状分析。据悉,南京将在此基础上更加精准谋划产业发展,既要有对标找差的清醒触动,更要有强链补链的务实行动;既要有“问题肯定有”的执着、“症结在哪里”的思考,更要有“方向在哪里、未来怎么办”的研究,在“补短板、锻长板”中不断放大特色优势。
加快产业做优做强是南京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保证。
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深入推进强链补链行动,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新经济新产业,提高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深入实施“链长制”,确保八条重点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以上。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力争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积极落实“一事一议”政策,建立企业问题诉求快速通道,及时为企业解决问题。
按照“产业化发展、专业化集聚”原则,充分发挥板块核心优势,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从近期市政府召开的专题调度会上获悉,围绕开展“产业质效提升年”活动,我市相关板块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成效,抓好今年产业链强链补链工作,推动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强链补链取得更大进展,加快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继续做优做强*流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切实打通“从科研到产业再到市场”的通道,提升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聚焦重点领域,打造独具创造力、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强化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打造富有“磁力”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环境。
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为重心,加大招商力度,着力强链补链;坚持龙头引领,提升产业规模;深挖平台资源,推动校地融合;用好专家资源,提供智力支持;强化企业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做好顶层涉及,编制“十四五”产业规划,加快打造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
锚定目标,做优存量做大增量;盘活资源,着力提升创新能级;深挖潜力,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抢抓机遇,用好用足政策红利。
围绕目标任务,切实推动关联企业集聚,抓好重点企业培育,加快平台载体建设,强化各类要素支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盘活资源,激发存量潜力;坚持项目为王,全力做大增量;促进双链融合,实现协同发展;打造优质平台,拓展新兴业态;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流生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