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盐城工业园区: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智造之核”
常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江南腹地,人文荟萃,产业雄厚;
盐城,直面黄海,水资源丰富的百河之城,地大物博,禀赋优良。
两城南北相望,历史渊源深厚,长期保持着友好交往、合作共赢的关系。
2006年,随着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区启动合作共建,两地的产业交往更加密集,带动常盐两地共同稳步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园区也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1年4月,两地共建再度升级。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常州盐城两市开展市级挂钩合作,在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的基础上共建常州盐城工业园区,作为江苏省南北合作创新试点园区,将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中的“智造之核”,成为融合发展新引擎,打造南北合作新标杆。
定位更高远,打造南北联动产业合作样板
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重点布局“一轴、两核、三组团、四园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中的“智造之核”,常盐工业园区的分量有多重?
“支持盐城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被写进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常州盐城工业园建成“全省南北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创新示范区”,争创“全省南北联动产业合作样板区”。
定位高远,常盐两市政府主动作为、协同配合,打出共建“组合拳”。
2021年,两市先后签订了关于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商定在产业发展、科创合作、人才培养、金融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特别是深化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协作,积极推动常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项目的生产基地到园区落户,推进两地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联动融合,推动常州盐城工业园区成为承接苏锡常产业升级转移的主阵地,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
随后,常盐两市又密集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园区建设和发展。
常州派出来自发改委等7个部门单位的10名派驻干部,任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主导园区管理工作;盐城方面就市政府直管园区指挥体系、市交投集团和大丰区协同推进园区建设、园区财税模式等一系列重大事项予以明确,按省委省政府“苏南三为主、苏北三到位”(即苏南方负责园区资金、人员、项目工作,苏北方对共建园区充分授权,明确开发建设管理权责,完善分配机制)的共建要求,形成了常州盐城党委政府联席会议、园区管理机构、投资开发公司三级管理机构。
为在金融方面给予园区和盐城市相关企业多方面支持,园区与常州东海证券、常创集团等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常盐双方按5:5的比例,共同设立了总规模5亿元的“盐城融合基地新兴产业基金”,已实现实体化、市场化运作,目前已调研储备了一批拟落户项目。
同时,园区还推进智慧管理,携手常州瀚森科技,启动实施智慧园区、数字化园区建设工程,构建以数字双创为核心的园区创新体系,力争打造走在时代前沿的数字化园区。目前智慧园区管理服务平台已完成初步设计。
产业更聚焦,科创孵化推动形成创新体系
7月29日,记者在常盐工业园区内的谷登机械二期项目生产车间里看到,适应不同工程需求的多个型号水平定向钻机整齐排列。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早在2010年就将总部搬迁至当时的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在这里实现了跨越发展,填补了多项国内同类产品的技术空白。其自主研发的1200T钻机,在“西气东输”“中俄天然气”“中缅油气管道”等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中屡建奇功,成为当地冉冉升起的工业明星企业。
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不是简单的园区整合和政策平移,而是要提高区域资源的吸纳能力。在产业发展基地的空间总体布局中,被赋予“智造之核”地位的常州盐城工业园区,承担着的是辐射带动周边园区、乡镇组团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方面,园区通过专职招商、代理招商、基金招商、合作招商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了多元化招商合作机制,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与常州的产业发展重点相呼应,招引重大项目落地,形成发展的集聚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今年上半年,园区已成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个,总投资155.7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同时,已有6个亿元以上项目在建。
另一方面,园区还在南北合作工业园区中首次尝试建设科创孵化器,招引、培育创新型产业项目,目前,科创孵化器工程已进入办公场地装修改造阶段,近期将可竣工投用。同时通过在常建设高铁新城科创水镇这一“科创飞地”,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连结两地,推动常州对盐城的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导流,实现“常州研发、盐城转化”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下一步,园区将根据常盐两市资源禀赋,与常州市商务局、常高新、武高新等部门板块开展战略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推进常州高质量产业项目向盐城有序转移,同时计划引入常州科教城、常州技师学院等科创、技培优质资源,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提供科技研发和高技能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服务。
配套更完善,城市颜值与产业活力相匹配
更高定位之下,原有的3.8平方公里面积已远远不能满足两地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在园区西侧,一个5.5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已破土动工。
以产城融合发展为建设理念,拓展区的建设连同大丰高铁片区一体规划、联动开发。目前,总体概念性规划和拓展区控制性规划均已完成,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
而在建成区,投入8000万元实施的园区河道景观、道路、绿化等改造提升工程已于6月底实现主体工程竣工。如今漫步在园区内,绿意盎然,一步一景,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风渡新材料(盐城)有限公司是园区今年上半年签约的重大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10亿元。3月份正式签约,5月份开工建设,8月份即竣工投产。这样的速度,得益于园区设立服务专班,积极开展全链条服务,协调帮助企业租用了重组低效的现有厂房,在盘活了闲置资源的同时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近年来,园区全面推进闲置土地和低效厂房的高效利用,努力推进“腾笼换鸟”,加快盘活存量资源。去年,园区盘活标准厂房5万多平方米、重组企业闲置土地300多亩,今年又盘整了145亩土地,用于新项目招引。
同时,园区不断加快完善功能配套,本月起开工建设107亩医疗科技产业园标准厂房,同时在园区南面启动建设250亩的人才社区项目,包含科创中心、办公用房、商务酒店等,并搭配了医疗、教育等社区服务功能,为园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有效支撑。(唐文竹 孙东青 胡平)
常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江南腹地,人文荟萃,产业雄厚。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常州盐城两市开展市级挂钩合作,在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的基础上共建常州盐城工业园区,作为江苏省南北合作创新试点园区,将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中的“智造之核” ,成为融合发展新引擎,打造南北合作新标杆。常盐工业园内的滨河休闲区同时,园区不断加快完善功能配套,本月起开工建设107亩医疗科技产业园标准厂房,同时在园区南面启动建设250亩的人才社区项目,包含科创中心、办公用房、商务酒店等,并搭配了医疗、教育等社区服务功能,为园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有效支撑。
常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江南腹地...
长征火箭创103次新连胜纪录 中国新型火箭研制进展如何?
国家电网:强化川渝等重点地区电力保障
海洋旅游玩起来!“大邮轮中国造,*一艘就快到”
“葡萄中的爱马仕”坠落 价格从“百元档”掉入“十元档”
工信部:推动出台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等政策文件
南京市六合区供电服务中心开展夏季城市电缆检修工作
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7月中国70城新房价格:40城环比下跌 二三线呈降势
图解江苏文旅十年发展成就“连连看”,五位一体助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省运会青少年部橄榄球(13-14岁组、15-16岁组)比赛在靖江打响
美国宣布新一批对乌军事援助 价值7.75亿美元
乌克兰经济部预计到年底乌国内生产总值将下滑35%-40%
俄气:“北溪-1”天然气管道8月31日起将停气3天
特朗普暗示将采取“重大举措”回应海湖庄园搜查事件
韩方在日韩争议岛屿附近海域搞调查 引日方强烈抗议
*高72℃!高速公路如何量“体温”
江苏物种日历︱黑鸢:涎涎晴空作鹘盘,仰空谁不羡高闲
迎七一 江苏自然资源系统举行专题党课暨表彰会议
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外专家共话运河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十大线南京玄武国际城市休闲旅游节开幕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