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突破成就明日南京
3月28日下午,南京浦口签约总计22亿元的数字营销全媒体项目,秦淮区签约总金额达464亿元的31个文旅商融合项目。
3天前,南京江宁区上线江宁区招商大数据平台(招商地图),供远方客商了解江宁,同时18个超亿元项目进行“云签约”。
2月21日,67个项目以视频连线形式签约落户南京,在复杂严峻的防疫形势下,南京招商引资迎千亿开门红。
随着全球经济转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浪潮,城市对新项目渴求强烈。城市招商从未敢懈怠,创造条件也要找项目。
放眼全国,对项目的争夺从未放松。经济模范生深圳*近面向全球上线“云招商”系统,实现对外招商与对内项目管理平台的统一,大幅提高双方效能。杭州拿出343宗共计1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发布全球招商计划,以表明城市“土地等项目”。这些城市的招商举措无不说明,引进新项目,对国内城市而言,依然是经济的生命线,是发展的动力源。
今年是南京第二个招商突破年,从何突破?
据南京市投促局*新数据,截至3月25日,今年南京已签约招商项目385个,投资总额3327.5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9个,投资总额3300亿元。
在连续10个季度GDP增速保持8%及以上之后,南京发展依然稳健。
3月10日,南京召开招商突破年动员大会,第二天南京即与宝能签约,宝能这次签约落户南京的项目总投资424亿元。
今年南京的招商目标是,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实际利用内资超过16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确保完成45亿美元、力争完成50亿美元。在此基础上,全市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超过1000个,其中制造业项目超过600个。
去年,南京招商引资目标超额完成。全市实际利用内资完成2567.9亿元,超过年度目标(1500亿元)71.2%;实际使用外资完成41亿美元,超过年度目标(40亿美元)2.5%,达到历史*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南京五大产业地标除软件信息产业外增幅都在两位数,而去年五大产业地标新签约项目415个,投资额达3670亿元。南京收拢战线,聚焦主导产业的做法初见成效。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张敬华提出要更新招商思路。他认为招商引资中,质量比总量更重要、落地比签约更重要、链条比单体更重要、创新比套路更重要、诚信比成果更重要、服务比政策更重要。
总而言之,这六个“更重要”显示出主政者要求各板块不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招商中的浮华表象,而要紧紧抓住机会成本,真正为城市积攒实力。
相对于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十一的地位,制造业一直是南京的突出短板。从投资总额看,去年制造业实际利用内资占比不到四成,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也仅占到四成。
其次,近年来南京引进了台积电、LG化学、中兴通讯、T3科技平台等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但这类优质大项目依然不足。
此外,南京远郊板块制造业“主阵地”支撑作用偏弱。去年南京制造业项目中,浦口、六合、溧水、高淳等四个远郊区占比不高。
南京的园区作用发挥不够,全市经开区和高新区,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比全市平均水平要低。
超越常规,芯片物联网“横空出世”
传统意义上的招商,都是基于一定产业基础上的招商。而当下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可以“平地崛起”的时代。
3月20日,由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与达泰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20亿的基金签约落户新区。达泰资本是半导体和信息技术领域*积极、*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这支基金将聚焦集成电路和新一代信息产业。
20亿基金落户当天,物联网芯片设计公司亮牛半导体签约入驻江北新区研创园。“江北新区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我们要借力发力,建立智能物联AIOT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 亮牛半导体公司创始人冯磊说。
2016年,整个南京市的集成电路产业年产值不到50亿元,到去年,光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就达到300亿,今年有望突破500亿。
目前,江北新区集聚的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超过400家,包括台积电、ARM、Synopsys、Cadence、晶门科技、华大九天等国内外顶尖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以及IP、EDA工具供应商,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封装及成品测试、专用材料与设备、终端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全部环节。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江北新区跻身全国前十。
江北新区的这个产业可以用“爆发式增长”来形容。其中台积电的落户是产业爆发原点,而引爆的就是“招商从单体走向链条”。江北新区已形成以台积电等为龙头、180多家上下游企业为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招商不再是零打碎敲、满足于招一个个的单体项目,而是围绕主导产业加强通盘考量,强化产业氛围。
集成电路在江北新区的崛起,除了台积电巨大的拉动效应,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江北新区大手笔启用金融手段。金融就像是产业的空气,尤其对集成电路这种投资动辄百亿的大产业。产业发轫,2015年就成立1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此后由省政府投资基金加入成立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接着有集成电路天使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去年又有50亿元集成电路专项基金,还吸引了上海半导体装备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等60余支市外基金入资新区43个主导产业项目,引入500亿规模先进制造业国家大基金……一路走来,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一直有金融输血。
集聚头部企业、头部科研,率先应用示范,运用这些超常规发展手段,秦淮区物联网产业“横空出世”。这个主城区已集聚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超100家,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7家,上市(含新三板)8家;建成了4个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和7个智能交通平台,涵盖了物联网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全产业链。联通、电信物联网全国总部区,华为天安物联网生态基地、和而泰江苏总部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物联网生态渐趋完善。
3月27日,来自美国的生物医学专家邱博士与江苏软件园常务副主任陶敏商谈实验室的装修事宜。
邱博士是被江苏软件园的“五指山”产业定位吸引而落户的,他解释,国外排名前十的药企,每家都在和人工智能企业深入合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生命科学带来一场巅覆性的革命。
江苏软件园的产业定位是,以5G产业为地标主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安全为四大群峰,布局产业“五指山”。陶敏认为,新兴技术不同程度上和这五大领域相关,紧扣五大产业定位,园区才能成为产生化学反应的磁场,继而成为有竞争力的园区。
这两年南京全力建设创新名城,对新型研发机构、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极具吸引力,科技型园区迎来快速发展的*佳机遇。陶敏认为,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南京快速上升的发展势头还将持续,而园区空间有限,必须把好关口选好企业。
而就在两天前,园区婉拒了一家从事微孔滤膜技术的高端制造企业,原因就是企业技术和园区产业定位毫无关联。
紧扣“五指山”产业定位,仅去年一年,江苏软件园引进20多家科技型企业,两年内至少新增科技型人才上千人。其中不乏有来自其它城市的科技明星企业。
去年,奔着南京创新名城的政策和江苏软件园的“五指山”战略,一家从事机器视觉的企业落户软件园,企业创始人和陶敏把原来所在园区的负责人请到园区,这位负责人看到企业在南京新组建的上下游技术团队,了解到企业新的产学研战略合作方,感叹南京的发展条件和氛围确实自愧不如。
陶敏说,他心中装着一座城,时时从产城融合、激发活力的视角来思考如何招商。
城,*核心的要素是人,江苏软件园看中的是高科技人才。与有的园区只要注册,只要指标不同,江苏软件园宁愿在数字指标上后退一步,也要把人争取过来。“核心的人员过来了,氛围就出来了,有氛围能吸引更好的企业。”
企业怎么挑?陶敏说,主要看三点,公司客户,社会资本情况,团队核心人员的眼界和能力。
南京百家湖科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只有十余人,拥有2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提供边缘计算AI引擎、AI图像语音及综合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自动/辅助驾驶、智能路侧、智慧城市、工业安全、机器视觉等领域。公司创始人闫飞介绍,公司虽小却享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照。企业一入园,园区就和自己规划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申报条件自己始终心中有数,企业在成立第三年就水到渠成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在园区的牵线下,百家湖科技对接了上游做无人系统的服务商拓恒,下游做无人机的拓攻,做机器视觉的征图,这些企业都在园区,自动形成开发合作朋友圈。
一家从外地迁过来的企业负责人在企业群里感叹,“在园区短短几个月,我们整个团队感受到不再是孤身作战,背后有强大的力量在支撑我们。”
超越“软肋”,制造业炼就“硬核”
近几年,制造业回归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国内各地,都已成为显流。
南京的服务业占比超过62%,省内*高,但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投资等制造业指标即便在省内也不居于*前列。
南京制造业短板明显,近两年南京重扛制造业大旗,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聚焦“4+4+1”(四大先进制造业,四大现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主导产业,全速推进新一轮招商突破,加快推动5大地标(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软件信息业)向全国前三迈进。2017年6月扭转连续41个月的工业投资负增长,2018年工业投资增幅达8.9%,创下近4年来工业投资*高增幅,去年南京工业投资增幅达10%,再创新高。
今年,南京定下目标,要全力攻坚“净增500家规上工业企业”任务,千方百计实现“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南京用流动红旗、打擂台、排名等形式激发各板块奋勇争先引项目。
去年,栖霞区全年新签约百亿级项目6个。“‘一把手’带头招商,从我做起,各板块和街道平台的“一把手”,要履行招商“*一责任人”责任,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招商推介、开展一次外出招商、接待一次重点客商、协调一次招商项目。”栖霞区委*黎辉要求,全年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要冲刺2000亿元,亿元以上签约项目不少于145个。
3月24日,南京溧水区举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在这个面向全球直播的大会上,溧水宣布制造业发展政策,创造性设立工业用地红线,划定一二级产业保护区,将产业用地规模从22%提高到28%,直接新增工业用地7500亩,39平方公里的产业空间只增不减。溧水区委*薛凤冠表示,制造业对溧水未来极端重要,溧水愿“倾其所有”做强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
总投资达135亿元的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去年3月份签约、5月份开工建设、10月份竣工。溧水去年共有39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注册、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在制造业的强力带动下,溧水进入发展迸发阶段。溧水去年GDP增幅南京11个行政区*一,全省96个县(市、区)第二;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中,从2014年的第72位跃升至去年的第52位。
知名学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维为曾介绍,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告诉他,纵观历史,西方强国一个接一个走衰,主要原因都是经济金融化。所以我国现在强调金融一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道理深刻。
据测算,70%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相关,制造业就是经济的“根”。南京重视制造业,就是要让经济“根深叶茂”。
本报记者 许雯斐 仇惠栋 颜 芳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