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展“创响江苏”春风行动5304场招聘掀起暖春“就业潮”
春风送真情,援助暖民心。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稳就业决策部署,江苏省人社厅联合省工信厅、民政厅等10部门在全省组织开展“创响江苏”春风行动,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失业青年、脱贫人口,以及有用工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春风行动开展以来,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人社部门提前行动、协同作战,抢抓返岗复工关键期,持续奋战在招聘服务*一线万名劳动者进场求职;开通包机5架、专列20趟、包车1438辆直达送工6.48万人;支持大学生成功自主创业0.64万人,支持农民创业1.58万人。
一场场就业招聘,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架起沟通桥梁;一辆辆就业大巴,装满劳动者增收致富的梦想。释放经济复苏强烈信号,春日里江苏大地上展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日,省人社厅联合苏州市政府、昆山市政府举行春风行动返岗复工仪式。
江苏*一时间下发《关于开展“创响江苏”春风行动专项活动的通知》(苏人社函〔2023〕3号),成立由人社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春风行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条线内部成立由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将活动成效纳入年度就业工作考核评价,对活动组织不力、进度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地区进行点对点通报督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强化与主要媒体合作,大力宣传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扩大活动声势和影响,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支持就业的良好氛围。《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1+1》《新闻直播间》《经济信息联播》等栏目专题多次聚焦江苏春风行动。各地人社部门通过微信、微博、电视、报纸等各种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春风行动期间各类优惠政策和招聘活动信息,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3万份。
春风行动期间,江苏省零工市场举办多场直播招聘会。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规〔2023〕1号),鼓励有条件地区对春节期间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补贴。苏州市对春节期间重点企业安排非苏州户籍职工在苏过节的,给予企业慰问金。无锡市对在春节当月退工人数占比低于一定比例的规上工业企业,按照每人100元标准给予企业*高不超过20万元的一次性稳岗留工奖补。南通市对春节期间当日实际上岗人数达一定比例的规上工业企业,按上岗工作人员每人每天100元的标准给予*高不超过20万元补贴。春风行动期间,全省累计向各类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放留工补贴、招工补助等稳岗资金4.3亿元。
2月3日,青海省海东市*一批有组织转移输出务工人员到达无锡。
春风行动期间,各级人社部门各尽所能,精准锚定农民工、脱贫人口、失业青年、高校毕业生等各类重点群体,全面摸清服务对象的人员底数、就业意向、技能水平、服务需求,实名动态跟踪开展就业帮扶,精准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为符合条件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临时价格补贴等待遇。活动期间,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走访摸排重点群体7.7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超3000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6万人次。大年初三,南京市相关工作人员走访乐金显示(南京)有限公司、瑞仪光电等重点用工企业,慰问春节留岗务工人员,给企业送去就业创业政策“掌中宝”。镇江市成立春风行动“暖心关爱”服务队,对节日期间坚守生产服务一线的留镇员工、外来务工人员、残疾失业人员和退捕渔民等群体,开展多种形式送温暖和走访调查。苏州太仓市出台就业帮扶服务细则及流程,动态排摸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信息,精准匹配企业招聘岗位,依托市人力资源公司和“乐就太仓”微信小程序进行定向推送。
今年以来,南京已经举办多场“家门口就业”招聘活动。
充分用好线下劳动力市场、零工市场和线上“苏心聘”就业掌上宝、“就在江苏”智慧就业云服务平台,高频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高效匹配。宿迁市正月初三至初五在全市范围内联动举办“春风行动”线下公益招聘会和线上直播带岗招聘会,共为企业推荐用工2.74万人次。徐州邳州市精选48家企业超1500个优质岗位,初一至初六在当地人气*旺的桃花岛大集、艾山大集举办“人才大集”活动,让市民在游玩之余了解本地就业岗位信息,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泰州泰兴市创新发布就业用工“求贤榜”,从企业用工岗位中筛选八大热门职位,按照薪酬待遇排名,用人单位真金白银“打擂台”,求职者“职比三家”选岗位。
一月二十九日,在靖江市印象城举办技能培训微课堂。
精准开展省内南北劳务合作和省际劳务协作对接,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均衡配置。通过签订劳务协作协议、设立联络站、建立劳务基地等方式,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经纪人提供全流程招工用工服务,提升有组织劳务输入程度。1月12日,常州市联合陕西省安康市举办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两地人社局局长现场直播带岗,9家企业提供1.6万个岗位,2个小时的直播吸引5.2万人在线日,盐城市盐都区“点对点”招聘专车奔赴安徽省太和县,14家企业现场招聘,当日就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76人。2月8日,扬州仪征市组织10余家企业赴重庆市彭水县参加当地招聘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0多人。2月14—18日,淮安市带领重点企业及人力资源公司赴贵州省六盘水市、毕节市等地开展就业招聘,签订多份劳务合作协议。
一月二十七日,大丰区举办“创响江苏”春风行动暨“迎新春送岗位、稳就业促发展”用工引才招聘会。
深入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和青年群体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开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健康照护、家政服务等市场紧缺工种培训。优化劳动者“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用人单位“订单”工作链条,促进职业培训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启动实施“创响江苏”创业培训进校园专项活动。面向在省内就读、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大规模开展针对性、梯次性、补贴性创业培训。无锡市对企业组织员工参加人社部门认可的线元/人的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连云港市对2023年1月21日至2月19日期间企业面向签订劳动合同入职不超过1年、符合条件的新录用职工开展岗前培训,给予企业300元/人的培训补贴。
2月1日,在陕西汉中举办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招聘活动。
南京:家门口招聘让岗位与求职者“不期而遇”
建邺区在万达广场夜市举办人才“邺”市嘉年华*“潮”招聘,来自辖区的50家企业,通过摆摊推岗、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等多样化、接地气的方式,现场推介1600个就业岗位。鼓楼区在人流量较大的吾悦广场、玄武区在返岗人员聚集的南京站办起线下招聘会,现场精选了百家用人单位近1800个岗位,场面火爆。
为了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六合区对求职群体精细分类,收集退捕渔民就业意向,对接辖区企业用工需求,开展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溧水区“送岗大篷车”开进街道、社区,向周边群众提供“家门口”岗位。高淳区将招聘会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融合企业订单班预约、就业指导、人社政策辅助,“政企校地”四方联动,提供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
苏州:企业用工备案人数同比环比双增
一季度是劳动者换岗流动的高峰期,也是企业开工复工的关键期。劳动者能否及时就业,企业能否及时招到所需工人,直接关涉到经济能否实现“开门红”。当地人社部门高效运行稳就业工作专班,协同相关部门建立计划周密、重点突出、协调联动、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
苏州红壹佰照明有限公司许多员工不是本地人,节后组织员工返岗是一项重要工作。太仓市人社局一方面向公司提供稳岗政策补贴,支持公司租车“点对点”接老员工快速返岗;一方面安排专车将外省务工人员直接输送至公司,确保企业用工。苏州还根据区域实际,高效落实稳岗惠企政策,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持续扩大人力资源供给,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升级。
无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精准对接,加强与青海、陕西等对口协作地区的信息共享和服务协同,引导外省劳动力来锡就业,无锡各级人社部门纷纷出台政策,通过提供包机、专列、包车等“点对点”直达送工服务,加大务工人员出行返岗保障力度。正月初六,无锡市开通了全省首架务工返岗包机,接回120名云南曲靖籍务工人员。活动期间,共组织专车236辆、专列3趟、专机2班,服务保障人数8633人。
无锡各级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精准帮扶3类人群、建立健全6项机制、实施10项工程的“3610行动”,印发专项行动方案,持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精准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为符合条件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临时价格补贴等。今年一季度,全市共落实各类就业补贴1.86亿元。
徐州:“人间烟火”融合“人才大集”
以“2023年邳州市新春文化旅游节暨艾山大集”活动和“邳州桃花岛大集”活动为载体,举办“人才大集”专题招聘活动。大年初一至初六,邳州先后调度48家企业1900多个优质岗位,为求职青年送上新春“大礼包”。
常州:103个劳务基地成人力资源“蓄水池”
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富裕”的理念,常州市今年加强与中西部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地区对接。先后与四川省南充市、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等10个地区签订劳务合作协议。至此,常州已经在全国103个地区建有劳务合作基地,为常州企业用工和人力资源集聚进一步拓宽了“蓄水池”。
今年以来,常州密集举办各类线万个就业岗位。为方便外来务工人员“探亲求职两不误”,通过抖音号“常州人才招聘”“溧阳就业”等官方账号,积极宣传发布企业招聘信息,2023年全市已开展直播带岗、探企直播、校园招聘等活动98场,服务企业1369家,提供就业岗位9.5万个,吸引了215万人次在线观看求职。来自湖北仙桃的马文涛春节前一直处于待业状态,参加了常州的几场网上招聘活动、与几家企业进行远程面试后,成功就职常州江南实业精密材料有限公司。
镇江:全天候不打烊招聘送“春风”
1月16日,在市零工市场举办2023年“创响镇江”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当天,40家企业现场拿出3000余个就业岗位,金东纸业、鱼跃医疗等6家重点企业开展线万人次在线观看。
南通:政策“组合拳”稳岗留工效果好
制定印发《南通市春节期间用工奖补政策实施细则》,对1月28日至2月5日期间组织员工返岗或省外劳务协作输出地输送员工返岗的,按包车费用的60%给予补助;对为企业新引进5名以上员工且办理参保缴费的,按1000元/人标准给予*高不超过10万元的推荐就业奖励;对企业自主招聘外省市户籍人员首次来通就业且办理参保缴费的,按500元/人标准给予招聘补贴,全力解决企业发展用工难题。
全市共有75家次单位申请各类用工补贴,审核发放26.9万元。春节期间,雄邦压铸(南通)有限公司多次安排大巴车“点对点”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接回少数民族员工及其家属,通州区人社部门主动向企业宣传政策,向该企业发放春节包车返岗补贴1.38万元。市区共发放各类援企稳岗补贴3.6亿元,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技能提升补贴、创业奖补等各类就业补贴1.4亿元。
泰州:打造“家门口”高效就业服务新模式
精准帮扶“一对一”。组织职业指导师坐诊服务,根据不同群体就业需求,分类提供岗位推荐、创业指导、培训推介等服务,促进快速上岗就业。针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等各类有用工需求的重点企业,开展人社服务“百人走千企”调研走访,安排人社服务专员“一对一”联系,详细了解企业稳岗用工需求,征集1021家重点企业用工和人才需求5.2万个。
扬州:“991”工作法打通就业服务“*后一米”
扬州首创的“991”工作法,以打造市区两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和“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抓手,促进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做到“9个一口清”,涵盖:本地户籍劳动力、非户籍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城居保参保情况、老年人与新业态等新就业群体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人社政策和服务事项;9项工作服务到家到位,包括就业、创业、人才、培训、社会保险、退休人员服务、新就业群体服务、劳动关系调处、人社服务专员;拿出1个靠实过硬的创新举措。
“9个一口清”是以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为依托,通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途径,填写入户调查表,并与第七次人口普查表比对后梳理得出。“9项工作”具体细化量化为20项民生实事,对每项民生实事都进行细化量化。“1个靠实过硬的创新举措”主要由各个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推出,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特色。
盐城:拓展劳务协作扩大就业“朋友圈”
2月11日至28日,盐城市人社局与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联合举办了以“携手同德 就在盐城”为主题的“创响江苏”春风行动省际劳务协作专场网络招聘会,共有34家盐城本地重点企业参会,提供优质岗位超4000个,吸引了超万人次点击观看,在线份。市人社局还先后精选了一批重点企业,参加铜川市线上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活动,组织重点企业赴河南省濮阳市参加招聘。
各区县的跨省劳务合作也是如火如荼开展。大丰区与贵州荔波采用“一场座谈会、一次篮球赛、一场招聘会、一个服务站”“四个一”方式开展劳务协作系列活动,做到企业用工和百姓就业同频共振。建湖县举办江苏建湖·青海玉树新春劳务协作交流视频会议,确定了劳务合作框架,并于2月28日在玉树举办首期线下“携手玉树 就在建湖”专场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00人次,首批来盐66人已经到岗。盐都区赴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开展就业援助,帮助20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淮安:“百人千企”“一企一策”保用工
1月9日,淮安出台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和人力资源供给的《2023年春节期间稳岗留工保障经济有序运行若干措施》即“淮安15条”,明确对荐工组织给予1000元/人的送工补贴;对外出务工人员给予1000元/人的留淮就业补贴;对参加赴市外招聘的企业给予1000—3000元/场/家的招聘补贴;对开展共享用工的企业给予500元/人/月的就业补贴。在春节前后企业员工返岗招工旺季,明确向跨省组织员工包车返岗的企业和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补贴,用“真金白银”留人招工。
强化用工服务。春风行动期间,淮安各级人社部门走访联系重点企业1656家,发放宣传资料9.47万份,筹集就业岗位3.95万个,帮助企业解决紧急缺工6136人,累计为企业招送工2.41万人。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是淮安2022年重特大项目,为保障企业如期投产,市县人社部门*一时间组建天合光能用工服务小组,专人帮助企业招工,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组织企业专场招聘、直播推介岗位、携岗下乡招工等手段,帮助企业招聘1846人,满足了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
连云港:“春风”不落,全年招聘不停歇
“接地气”招。开展“招聘进企业、进园区、进乡镇、进商圈”等特色活动。举办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招聘会,446家企业推出1万余个岗位;在万达广场、吾悦广场人流密集场所举办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专场招聘,让求职者轻松应聘。开展南北劳务对接,邀请无锡市30家企业组团送岗到县区参加招聘会,提供5000余个岗位。
“走出去”引。在镇江、扬州、徐州等地举办10余场春季校园招聘双选会,吸引1.4万余名毕业生进场求职;组织27家用人单位1600余个岗位,走进山东济南、青岛等地5所高校招聘,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组织10家重点企业和人力资源公司赴河南开封、安徽亳州参加当地招聘会,发放连云港十大特色产业用工需求目录2000余份,为产业企业引进人才600余人。
宿迁:300场线上线下招聘送“春风”
精准排查摸需求。全市人社系统走访重点企业450家,筹集就业岗位4.01万个,同时组织基层平台人员进村、入户进行就业需求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48万条短信向返乡人员等重点群体定向推送招聘信息,引导劳动力留乡就业。
全市联动送岗位。通过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方式搭建服务平台。正月初三—初五开展市、县联动综合招聘会,市直设主会场、各县(区)设分会场。正月初八全面启动乡镇巡回招聘,组织96家用工需求100人以上企业分赴97个乡镇开展巡回招聘108场。与此同时,在“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市(县、区)人才官网以及影响较大的民营招聘网站开展网络招聘、直播招聘。
就业先锋行 大数据•大家谈•强国云课
通用专题4(禁止点击修改,直接复制到其他栏目使用。作者:蒋志初)
江苏省教育厅组织高职院校集中开展访企拓岗
春季校园招聘周助力江苏毕业生就业市场回暖
供需两旺,线个岗位进南艺“抢人”
“宁青驿站”为入职大学生提供免费过渡性住宿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