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司法局践行“新枫景”架起“连心桥”
晨报讯(通讯员 钱耀华 李文静 魏宏伟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卢斌)南京市高淳区司法局不断探索和丰富“枫桥经验”的新内涵,与时俱进努力绘制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枫景”,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温暖群众的心田,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高淳大地焕发出旺盛生机与活力。
打造素质过硬优质队伍,筑牢群众“安心桥”。构建健全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调解组织网络,扎实打造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人民调解员队伍构成不仅要“接地气”,在老百姓身边挖掘“明星调解员”,还要“扛得起”,成立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为民情怀浓的专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致力打造“金牌调解室”。将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和群众工作能力的人员纳入队伍,给予办事群众安心后盾。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引导青年加入调解员队伍,为矛盾纠纷化解注入新生力量。注重营造“有纠纷找调解”的浓厚氛围,加大对调解员表扬激励力度,提升调解人员工作责任感、获得感、成就感。
聚焦街道拆迁矛盾化解,筑牢群众“暖心桥”。10月,高淳经济开发区房屋征收项目正处于攻坚阶段,古柏街道古柏村段曲头房屋拆迁征收项目将对400多户村民的房屋实施征拆。征拆项目的实施涉及群众财产继承、产权归属、安置补偿等各种易生矛盾事项,为避免矛盾升级激化,司法局在项目部设立家事调解工作室,在征拆项目过程中彰显矛盾激化“降温剂”职能。具体落实过程中采取“调解员+征拆人员+N”模式,由党政牵头,调解员协同信访人员、综治人员村委、项目部工作人员,当好村拆迁纠纷化解的“参谋员”,形成了“哪里出现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员就参与到哪里”的拆迁“新枫景”,力图将拆迁过程群众之间矛盾纠纷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构建多元途径精心服务,筑牢群众“贴心桥”。推动调解平台融合,与群众“心贴心”交流,为群众化解“烦忧心事”。构建运用微信、电话、面对面调解等多元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应调尽调。由于矛盾纠纷复杂多样,司法局创新设立“家事专家工作室”式调解,强调打造“调解+”调解品牌,打出“调解+社区网格”“调解+行政复议”“调解+信访大厅”“调解+律师”“调解+援助”“调解+物业”一系列调解服务组合拳,增强纠纷工作合力。家事调解工作室入场开展工作以来,调解员接受村民咨询400人次,受理的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工资薪酬、财产继承、房屋归属、拆迁补偿等类型的家事纠纷有200余起,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纾解“千千结”。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