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立足职责职能全力护航“四敢”
高淳区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围绕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为“群众敢首创”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在阳江镇潦田村蔬菜种植基地实地走访。 通讯员 杨小平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
“谢谢你们及时查清事实真相,还我清白。有组织鼓劲撑腰,工作再苦再累都不怕。”日前,面对前来回访的高淳区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高淳区漆桥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孔某说道。此前,孔某曾受到失实检举控告。区纪委监委在查清事实后,及时为他澄清正名,助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近年来,高淳区纪委监委精准运用“四种形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关爱回访工作机制,有效保护党员干部合法权益和干事创业热情。今年年初,为进一步树牢实干导向,区纪委监委出台《激励保护党员干部敢为善为十二条措施(试行)》,对“探索之错”等适用情形给予容错免责。同时,对党员干部信访举报、澄清正名、教育回访等事项也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供制度保障。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除了要为实干者撑腰,还要为基层减负松绑,鼓励“地方敢闯”。区纪委监委聚焦区委出台的《高淳区精文减会八项举措》,紧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文山会海、“督检考”过多过频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施治,依托“室组地”联动开展监督检查,持续推动为基层减负增能。
“上次您反映的审批手续时间过长问题解决了吗?”“今年的惠企补助资金是否到位了?”为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敢干”,去年以来,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完善涉企问题线索移送调查、快查快办工作机制,深挖细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等问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着力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以监督“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春光明媚,固城街道前陇村的青蓝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内,采摘、挑选、包装、配送……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我们今年打算种植瓜蒌子,村里帮着争取了补助资金,农技站的老师也来指导了好几次。”农场负责人杨巧云告诉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2014年农场刚创办时只有30多亩,如今已发展至近400亩,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帮扶。
支持和鼓励“群众敢首创”,既要以政策红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又要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区纪委监委紧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问题,以监督护航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为抓手,深入一线调研摸排,围绕耕地保护、涉农补贴、农村小型工程、学校食堂资金管理等重点,坚持查、督、治并举,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首创无顾虑、有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将立足职能职责,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全力护航‘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淳新实践提供坚强保障。”高淳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