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固城杨良金:扎根田野 耕耘希望
春风送暖菜花黄,蝶舞蜂飞吮蕊香,又是丰收年展望,春田遍野泛金光。近日来,随着天气回暖,高淳区固城街道漕塘村三祖自然村种田大户杨良金家庭农场里的100多亩油菜花争相怒放、美不胜收,呈现一番丰收在望的景象。“这是我投入心血经营的土地,黄土地里长出丰硕的粮食,我看着打心眼里高兴。”正在油菜花田边查看、边除草的杨良金满怀感慨地说道。
杨良金,漕塘村三祖自然村人,今年53岁,流转承包本村220亩土地成立南京市高淳区杨良金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杨良金本是周边有名的水电工手艺人,聪明爱动脑筋、朴实勤劳,乐于助人,靠着口碑和手艺活,收入可观。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不少中青年人都不愿意种田,纷纷外出打拼,有部分田块也出现半种半荒的现象。无粮不稳,民以食为天。2016年始,47岁的杨良金突然做出决定,改行种田,创办农场。他拿出多年积蓄,流转承包农民田地、购买来大型机械,走上了创业之路。说干就干,放弃水电手艺活而种田的杨良金,一度顶着妻子的埋怨、亲人的反对、朋友的劝阻,坚定自己的选择,一头“扎”进农田,搞起粮食种植来。
为了实现自己田园耕耘“梦想”,杨良金善于学习,积极参加街道农业部门组织的各类农技培训,并很快考得大型拖拉机、收割机驾驶证、无人机操作证。凡是和种田有关的他都肯钻肯学,他说要做就做新型职业农民。他不怕吃苦,头顶烈日、脚踏黄土,把自己晒得黝黑、累得瘦削却乐得其所。冬育小麦油菜种,春耕土地除杂草,夏撒百亩农田肥,秋收稻谷万斤粮。经过几年的努力耕耘,原先几近荒芜的土地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随着市场更追捧自然有机生态粮食,这也激励着杨良金不断创新改良粮食种植方法,提高自家的粮食品质。“土地要轮作休耕,这块田我种上紫云英,能很好恢复土地肥力。这一片是我的稻鸭田试验田,鸭子在稻田能吃杂草、小虫,因此不需要打农药,粮食丰收、鸭子也长得好。这一片是今年栽种的100亩油菜,看着满眼金灿灿的油菜花,今年又是高产年。”采访中,杨良金开心地说起种田经。
从种植小白到种粮大户,杨良金一路摸着石头过河,也遇到过减产、干旱、虫害,也有“好心人”劝他改行。但杨良金没有气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坚持科学种养模式,*终栽种的“杨淳”牌有机大米横空出世,一上市就吸引各大超市、单位订购购买,这给全家每年能增加20多万的收入。
杨良金家庭农场的成功吸引周边村民慕名前来拜师求教种植技术。老杨都倾囊相授,帮助周边村民引进优质粮食种子,教他们科学种田。秋收时节,很多村民家的稻子因为地段远,约不到收割机,着急之时都不约而同打电话给杨良金。接到电话后,他二话不说,开着自家的大型收割机加班加点帮助大家收割稻子,避免稻子长时间不收割发生倒伏。杨良金还是周边乡里乡亲的种粮顾问。去年连续下雨水稻多发稻瘟病,家住窑上自然村的孔长明着急不已。“良金,稻子发黄,这可怎么办。”“你别慌,我来到田里帮你看看。”在杨良金的科学指导下,孔长明家的水稻及时按方施药,避免减产问题。
杨良金就是这么个热心肠的人,看到别人有困难总爱伸出援手,在他的无私帮助下,周边村民都得到很大受益。杨良金的身传言教也给妻子、儿子做了榜样,一家人都以助人为乐为荣,爱做好事、爱帮助人。
春天的风变得柔美,大地也开始回报勤劳的人们,杨良金扎根田野,辛勤耕耘,用新气象、新面貌、新作为诠释着现代新农人这份引以为豪的职业,也必将迎来更好的明天。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