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固城街道两村获评江苏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
新华报业网文旅文明实践正文高淳固城街道两村获评江苏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2023/04/11 14:40
近日,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22年度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名单,其中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花山村、游山村榜上有名。
高淳区固城街道花山村地处苏皖交界,东依群山,西傍固城湖,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辖区内有9个自然村,有1304户,共3849人。村先后荣获“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美丽家园”省级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根据“三美一高”建设要求,近年来,花山村坚持查漏补缺,坚持“五有并举”,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向纵深推进。
一、党建引领,组织领导“有力有责”
过去的花山存在“垃圾任风刮、污水靠蒸发、鸡鸭满地拉、水面漂浮渣”等现象。对此,花山村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成立美丽乡村创建领导小组,村支书为*一责任人,开创“五三三”工作体系,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打造汪家垄、何家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市级宜居村,其中,何家自然村也荣获“省级传统村落”殊荣。
二、经济造血,乡村振兴“有序有为”
依托资源禀赋,发挥自身优势,花山村大力发展草花种植、茶叶基地、有机稻田、螃蟹特种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带动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花山村建设400多亩有机稻田的家庭农场,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绿色食品”田家茶叶,新成立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因地理位置优越,紧靠固城湖,2022年花山村党总支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科研党支部建立党建结对,开启特种水产养殖的新模式,进一步促进富民增收,并采取“生态+”等方式,有效延伸了产业链。
三、强化队伍,志愿******“有声有色”
“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群众身上”是花山村全体党员干部的誓言。为更好地开展便民******,花山村成立了南京市*一家村慈善协会,七年来,帮扶困难群众370多人,帮扶资金50多万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花山村组建了“心连心”志愿******大队,下设“一刻钟”“吴阿姨”“橄榄绿”等六支志愿者******中队。多年来,志愿者们广泛开展儿童课业辅导、农技培训、政策宣传和防疫防汛等工作,把志愿******开展到了群众心上。其中,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队荣获2021年度江苏省“百支优秀退役军人志愿******队”荣誉称号。
四、完善机制,生态宜居“有颜有质”
根据“四清一治一改”工作要求,花山村实现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危房改造全覆盖,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落实河湖长制与强弱电杆线入地,村内无黑臭水体,在公厕建造上注重一厕一景。花山村紧紧围绕路巷硬化、庭院美化、空地绿化、卫生洁化等“六化”标准,扎实开展综合整治,为村庄“穿衣戴帽”,重塑形象。同时,为了确保长效管理,该村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美保洁员”评比活动,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花山村实行环境包干机制,保洁员全天候保证路面清洁无垃圾、无扬尘,建立环保机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路段、定任务、定质量管理。同时,村委与村组干部和保洁员签订责任状,实行奖惩考核制,并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人改变环境,环境塑造人”,在优美的村庄环境下生活,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由“过去盼温饱、求生存”向“现在要环保、求生态”转变,村民自主参与环保工作的力度大幅提高。
五、夯实阵地,特色文化“有滋有味”
坐拥历史文化富矿,花山村遵循“修旧如旧”的理念,让“春秋的故事、汉代的墓葬、唐朝的驿道、南宋的祠堂、明清的故居”重焕光彩。花山村在文化保护上注重因地制宜,结合辖区内的双女坟、何氏宗祠、保贤局、隆寝古庵等5处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文化遗址进行阶段性挖掘、保护和修缮工作。同时,花山村成立民间“崔致远文化与发展研究会”,加大对“双女坟”文化探究和保护,架起中韩民间文化交流桥梁,修缮明清老宅、建成“蒋山书舍”,将1953年建设现已废弃的马家垄小学,修缮为“马家垄1953”阅览室,丰富群众生活。花山村还完成了村歌《我的村庄我的地球》及宣传视频的制作,出版书籍《灵秀蒋山》和《花山故事》,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宣传理念。由村民自发组建的“民俗文化艺术团”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品牌活动,将“武五猖”“十番锣鼓”“打莲湘”等一批精彩的非遗表演搬上舞台。
固城街道游山村位于游子山脚下,在固城街道北端,距固城街道3.5公里,东与东坝街道毗邻、北与漆桥街道相连,村域面积为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0多亩,山林面积320多亩。宁宣高速、S269及桠杨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行政村含1717户、4553人,党员118名,辖15个自然村。该村先后获得“高淳区文明村”“南京市文明村”“江苏省文明村”等荣誉。根据“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要求,近年来,游山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的要求,加大生产投入,加快组织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清四改四整治”的要求,该村成立由村党总支*担任组长的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落入,全村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了邢家、陈村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以及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宜居村9个,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立足资源禀赋,文旅农业融合发展
游山村紧邻游子山风景区,区位优势明显。2022年以来,该村以党建引领文旅产业、农业协同发展,形成“文旅带动农产品销售,特色农业反哺文旅发展”融合发展新格局。2022年2月底,游山村召开“游子山片区协同发展”座谈会,与东坝游子山村、漆桥双游村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吸纳两个村的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规划片区旅游线路;引入上海圆梦公司、高淳区国资集团等多家企业注资,结合国资集团田园乡村项目,从盘活闲置农房,流转空闲土地入手。2022年以来,高淳区国资集团联合固城街道游山村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开展田园乡村试点项目工程,村民可以将自己的闲置房屋按照20年的期限,一次性租赁给高淳区国资集团进行开发,每年租金4000—5000元不等,企业把村民自愿出租的农房进行改造,并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装修,完美融合于游子山脚下的自然环境中。由此,游山村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进一步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文旅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三、创新工作机制,共建生态宜居乡村
游山村根据“四清一治一改”要求,目前已实现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全覆盖、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全村建立“五有”长效管护制度:即有制度,明确具体工作方案和责任人;有标准,明确维修、抽取、转运、处理的具体要求;有队伍,逐步配备精干高效、责任心强的管护人员;有经费,保障日常管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检查督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管护机制的落实。为巩固建设成果,游山村聘用两家保洁公司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全天候保洁,并落实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该村还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情况,成功引进了“垃圾分类慧系统”管理平台于邢家自然村试点后在村内正式展开。每个农户家门前垃圾桶架子上都绑定了一张关于农户的个人信息卡,有专门的考核员考核登记。每天考核员和分拣员一起******,在分拣员进行收集时,考核员可根据实际分类情况,扫描信息卡录入积分及分类信息,按照考核标准给予分类较好的农户每天1个积分,分类较差的村民则没有积分。累计的积分可用于兑换老抽,醋,盐,洗洁精,洗衣液,料酒等日常生活用品,让参与垃圾分类的村民真正从中受益。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