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开展GEP考核的背后
2月8日,虎年*一会,高淳区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一项举动引人关注——该区2021年GEP考核结果公布,区农业农村局等8家单位因表现突出受表彰,获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全省系首次。
从出台GEP核算体系到启用GDP、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工作体系,再到考核结果出炉,标志着高淳在GEP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这是一个引领性、示范性的动作,背后的意义非常重要、令人深思。”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东评价道。
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指的是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
肩负起为全国探路的使命,2020年9月,高淳区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县域GEP核算体系。为推动GEP工作从理论走向实践,去年4月,高淳区出台《2021年度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考核意见(试行)》,在全省率先实施GDP、GEP双考核工作制度。
《意见》明确,全区17个部门、8个街镇、4大园区共29个对象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包括GEP提升及转化研究、自然资源制度改革、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标、环境质量改善工程等,每年考核一次,与全区绩效考核同步进行。
在当天的会议上,高淳共有8家单位获“GEP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分别为区农业农村局、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淳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水务局、区气象局、漆桥街道和东坝街道。
“在GEP考核指挥棒下,去年园区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持续探索,推广种草生态养殖模式,提升沟汊生态净化功能,养殖尾水治理项目成功申报江苏省‘农业绿岛’。”获此荣誉,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严涛激动不已,他表示,坚持绿色发展让园区螃蟹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去年高淳区螃蟹全产业链成功上榜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名单,充分彰显了GEP考核的价值。
各部门工作内容不同,各镇街生态资源禀赋不同,将GEP列入考核后,高淳如何因地制宜,让这根绿色“指挥棒”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地指导全区高质量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高淳早有考虑。“针对不同部门、镇街工作重点,我们制定了具体的考核细则,避免所有工作‘一刀切’。”高淳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GEP和GDP双考核,就是希望通过监控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GEP的变化,将GEP纳入到政绩考核体系和生态文明考核体系,真正让生态资源指数成为政府决策的行为指引和硬约束,从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高淳实施GEP考核,有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漆桥毗邻桠溪国际慢城,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街道将“建设生态文明新漆桥”作为重中之重,空气质量常态化管理、绿道建设和森林抚育、工业炉窑整治等多方面工作表现亮眼。
“此次获表彰,正是对我们坚持走绿色之路*好的肯定。”漆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此次表彰为新的起点,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作风、更有效的举措,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认为,高淳实施GEP考核,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有利于全区上下更好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高淳充分挖掘生态资源、提高本身实力也有重要意义。
朱晓东全程参与了高淳GEP核算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双碳’目标相比,GEP涵盖面更广,可以全方位推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他说,让政府、企业和大众更有动力保护和重视生态系统,当务之急是要打通“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的转化通道——准确估值、算好经济账是关键。
探索GDP、GEP共荣共生,高淳已经迈开步子。据了解,目前高淳区已成功获批全省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标准化试点,并完成了《高淳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试验区三年行动纲要(2021—2023)》编制,将通过实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产品品牌附加值提升等八大类工程,全面建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保值增值生态本底,释放生态红利,实现GDP、GEP规模总量协同增长。
“我们会持续跟踪,力促高淳区GDP和GEP双提升。”朱晓东表示,目前由他带领的团队正在测算高淳2021年GEP数值,并为将高淳创建成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示范基地作准备。
GEP重要,是否意味着要取消GDP考核?对此,业内专家持否定意见。“对一个区域来说,GDP和GEP都很重要,我们强调‘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首要的还是发展。”成长春认为,城市发展既需要GDP所体现的“金山银山”,也需要GEP所展现出来的“绿水青山”。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