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南京要大变!12个区全部动了!
南京,大刀阔斧的城市更新来了!提升新街口核心商圈能级,彰显夫子庙、湖南路特色……南京将分圈层、分12大行政区,对城市进行城市更新,全市划定更新片区34个。
昨天(1月26日),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公众意见征询)重磅出炉,多个片区或将启动城市更新。
本次规划范围为南京市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区域,总面积约为1492.53 平方千米。
1、明确12个行政区因地制宜进行更新策略;
2、全市共划定更新片区34个,包含秦淮秦虹片区,河西南湖片区,江北南钢片区、老浦口片区、龙虎巷片区,城北金陵石化片区、燕子矶片区,城南梅钢片区、雨花经济开发区片区、南京南站北片区等;
3、在更新片区内划示市级重点更新规划单元62个;
4、中心城区部队等闲置用地转化为科创孵化空间。推动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更新改造,补足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5、提升新街口核心商圈能级,彰显夫子庙、湖南路等区域性商业中心特色。
本次规划重点将城镇开发边界内各类存量建设用地中与空间战略不匹配物质空间品质差、功能使用效率低的用地作为更新对象,主要包括老旧住区、老旧工业区、老旧商业区、蓝绿空间、历史文化空间以及其他待更新地区。
南京将分为三大圈层进行城市更新:
综合各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更新对象特点,因地制宜提出分行政区更新策略,明确各区更新导向、工作重点及相关要求。
以科技创新、民生改善、商贸文旅特色彰显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突出创新引领,发挥科技创新中心优势,挖掘环紫金山低效产业用地潜力,建设创新载体,探索融通项目实施路径;强化文旅驱动,关注山水、街巷空问特色彰显,注重梅园新村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复兴,推进环玄武湖、老城片区的文旅资源利用;注重品质提升,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品质,完善配套设施。
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产业转型升级、人居品质提升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突出历史文化特色,推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挖掘低效园区、老旧商业街区和传统商圈、低效楼宇、硅巷等存量资源,增强产业发展核心动能;注重民生需求保障,推动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补充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
以宜居宜业与活力提升、智慧韧性城市建设、公共空间网络建设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流筹推动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实现“全龄友好”,打造宜居社区;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更新,积极引导低效产业、产业园区绿色化改造升级,加速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城市安全韧性;利用闲置地、边角地和插花地建设街头绿地、口袋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完善城市绿道系统,加强公共空间网络建设。
以创新驱动、民生改善、风貌彰显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创新驱动,依托现状高校与产业优势,推进低效产业空间转型升级;品质提升,依托教育配套、历史人文优势,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历史街区活化、滨江风貌提升,打造老幼友好、特色鲜明的城市生活区;全域整治,依托山水资源优势,结合城中村整治、绿色开敞空问功能重组等,改善城市整体风貌。
以枢纽驱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枢纽驱动,结合南京北站建设计划,匹配未来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周边用地的腾退更新,积极打造枢纽经济区;产业升级,挖掘低效产业存量资源,注重高能耗产业清洁化改造与转型升级,整合微型产业园、零星工业用地,激活国家级新区产业发展核心动能;民生改善,通过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更新补短板以及完善15分钟生活圈,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宜居新主城服务水平。
以风貌彰显、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进一步挖掘老山、长江文旅特色,有机串联公园绿地、郊野公园和特色滨水空间,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进老工业园区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企业技术改造,植入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提升产业能级;整合提升危旧居住空间、低能级服务配套,以15分钟生活圈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以产业转型、环境改善、品质提升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和科教优势,推动低效工业用地向科技研发与城市生活转型。注重高能耗产业清洁化改造与转型升级,整合以乡镇工业为主的低小散产业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巩固智造强区地位;改造城中村、老旧小区等存量空间,实施差异化的更新改造模式,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能力,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以活力营造、产业升级、风貌彰显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通过南京南站枢纽经济活化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植入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复兴与提升中心城区城市活力;通过转型与升级产业空间,注重高能耗产业清洁化改造与转型升级,改造雨花经开区低效空间,建设新兴制造产业集群;注重秦淮新河、三桥生态廊道等山水空间的保护,加强生态修复和存量更新,维护生态安全格局。
以主城能级提升、新城产城融合、新市镇城乡融合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有序推进东山主城有机更新和提质扩容;加快推进滨江、吉山、方山、禄口、汤山等新城产城融合,增强江宁产业集聚力、辐射力;推进湖熟、谷里、横溪等新市镇的城乡整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
以民生改善、风貌保护、产业升级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以六合老城为更新重点,通过小规模、渐进式、常态化微更新模式,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引入文创等新业态,增加公共空间,激发老城文化魅力;以雄州产业园为产业类低效空间更新重点,通过提升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引导地块退二优二和退二进三,促进产业发展质量和用地效率提升。
以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环境整治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针对团山工业园、永阳工业园、柘塘老工业区等区域采用增效改造的方式为主导,整合以乡镇工业为主的低小散产业用地,强化功能活化,推进产业升级;有序推进永阳老城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提质扩容,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旧厂房改造,加强文脉的延续提升城市品质。
以魅力彰显、民生改善、产业转型等方面为更新导向。
依托“国际慢城”品牌优势,以“全域旅游”整合高淳山水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化高淳全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彰显高淳区历史文化底蕴,突显历史文化特色,以保护老街特色魅力和活化利用为重点,维持社会生活的延续性,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持街区活力;推进城市核心区老旧小区改造、街区更新,提升城区魅力;整合产业资源,推进开发区低效产业用地改造提升。
更新片区内划示市级重点更新规划单元62个
包括:老旧住区改造类 17个、历史文化传承类10个、低效产业提质类12个、老旧商业焕新类4个、蓝绿空间完善类3个、其他更新改造类16个。
根据年初的两会消息,今年南京大批城中村将加速改造,城市焕新。
江宁区表示,将用足用好城中村改造政策,加快推进土山、解溪等片区城中村改造;
鼓楼区将加快城河村项目腾迁,力争乐业村项目实质启动,深化汉口西路134号、芦席营82号、联合村等项目研究,实施中山北路43号等5个地块城中村改造;
秦淮区将持续实施有温度的城市更新,石榴新村A分区、复兴巷完成居民回迁,石榴新村B分区、小松涛巷等项目全面开工;出新28个老旧小区,攻坚推进小王府巷等棚户区以及牌楼一郑家营等城中村改造项目,稳定有序推进326户居民征收安置。
江北新区、浦口区都发布了征收公告,涉及南京北站、六合等片区。
而在南京市两会上,更是明确提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湖南路、南湖等片区更新力度。推进96万平方米城中村和19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治理危房59栋。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财政部官网公示了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宣布首批拟支持15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石家庄、太原、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武汉、东莞、重庆、成都、西安。
也就是说,南京城市更新获得中央财政大力支持!
去年11月1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启动实施。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蕞初的35个大城市,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2025年,将是南京大力启动城市更新的一年。现在,南京发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公众意见征询),相信城市将快速焕新,助力楼市稳健发展。
是发展南京还是祸祸南京,过几年才知道。干部频繁调动,是蕞不利于经济发展,谁有心事放在工作上?
完蛋了,上次只是把湖南路霍霍了,这次要加大霍霍的范围了[捂脸]
燕子矶和燕路东边皇宫西边冷宫[捂脸]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