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美南京」高淳时光慢城
在长江下游,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出了一片肥沃的土——长江三角洲。它创造了中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我国发展*快的区域之一,中间的每一座城市都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奔跑。而在其中,却有一个地方显得如此的特殊,它似乎映射了我们内心的渴望。因为在这里,生活可以从容不迫。
在今天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在长三角群雄并起的都市圈环抱中,高淳却要向“慢”发展,成为一处“大隐于世”的桃源之地。慢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寻求将现代技术与传统生活方式相结合。慢城运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运动,南京高淳是我国首个参与“国际慢城”的地区,
高淳,慢于自然的馈赠,可以在如画的山水间游走。从高空俯瞰,高淳落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势较为缓和,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相融其中。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外加河湖带来了水汽充沛的环境,微风掠过,每年秋冬季常常雾气弥漫。云雾带钟声与山水相碰撞,造就了如幻境般的美景。气中的茶园,远处为大游山 摄影师@方飞
这里是文人吟诵的云间片帆里。湖光烟波浩渺,李白曾泛舟于此,叹“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诗句出自李白《姑孰十咏·丹阳石臼湖湖景》 摄影师@张振华
山峦叠翠秀美,范成大来至高淳,望山驻足,留下“雨归陇首云凝黛,日漏山腰石渗金”的赞美。
高淳,慢于文化的积累。山水滋润了生命也孕育了文明,留下了绵长的历史印记。早在6000年前,我们的先民们便聚集于此,一件件农具、器皿、玉饰、青铜礼器,见证从“刀耕火种”到“礼乐渐成”的千年文明变化。出土的部分文物 图片来源@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春秋时期,吴、楚争雄,催化了这里的城镇建设。吴国率先于此处筑城,建立了濑渚邑。又于固城湖西,围湖造田,筑“相国圩(wéi)”,以供军需。这是江苏省现存*古老的圩田,历代的修缮使围护农田的堤坝系统格外坚固,2500余年间历经洪水侵袭,至今仍安然无恙,又有“铁相国圩”之称。高淳圩田。圩田,亦称“围田”,在浅水沼泽地带或河湖淤滩上围堤筑坝,把田围在中间,把水挡在堤外,是古代常见的耕作方式之一 摄影师@方飞
连接太湖与长江水系的河道,因常年有泥沙淤积而滞塞不通,吴国大夫伍子胥主持凿通固城湖东侧河道,疏通淤积的古中江河道,使太湖与长江之间得以通行顺畅。河道的通畅,让高淳西向溯直可达长江,进入皖赣湖广,东行可驶入太湖、钱塘江,抵达苏常浙闽。胥河,又称胥溪河,因伍子胥主持开凿得名,至今仍是高淳境内重要的航道 摄影师@王倚天
·因地处“吴头楚尾”,这里是政治交锋的前线。而润泽于岁月,这里也是神灵庇护的碧水绿山间。相传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于固城湖边修筑四方宝塔,为母祝寿,以祷平安。时移世移,保圣寺塔笔挺依旧,飞檐蔽日下,仍是“鸟鸣钟磬里,云卧薜萝间”。诗句出自陈三捷《龙华寺》;保圣寺始建于三国时期,下图为保圣寺塔,宋时重建,后世多次维修,留至今日仍保留有大量宋构特征 摄影师@方飞
至南北朝时期,借山峦连绵迭起,又有玉泉寺建于林荫泉口处,人们或是赞其峰成五虎的气势,或是沉浸鸟鸣竹里的风雅。时至今日,历经沧桑的古寺前,还能听到“玉磐金钟敲佛地,泉声风韵锁禅门”的余音缭绕。诗句出自玉泉寺山门对联,下图为玉泉寺,相传建于南北朝,因山上飞泉直泻,终年不竭,清如碧玉得名 摄影师@方飞
千年来的宗教信仰传承,不止是湖边山林香火不断,在古意犹存的巷道里,在临街的小庙神祠内,人们也在虔诚的祭拜神明。高淳老街关王庙 摄影师@王倚天
酬神之庄重,使得祭祀相关的民俗活动极为丰富。祠山庙会、降福菩萨庙会等庙会活动多达十余种。东坝大马灯、跳五猖、薛城花台会等游艺活动多达三十余种。若是加上祀神相关的年节、端午、立夏等节庆活动,则至少有六十余种传统表演活动。高淳龙舟竞渡 摄影师@邢海涛
不止是祭祀诸神,这里也是慰藉众生的繁盛烟火地。明代时,借航运便利,水上舟楫如梭,高淳逐渐成为水上交通枢纽,沿河街道商贾云集。街市上不仅有本地的土布、羽毛扇,还有安徽的茶叶、桐油,江苏的色布、绸缎。如今高淳老街还维持着明清商贸街市的特点,门面不宽,但院落进深极长,可达70-80米。前部临街开店、中间客堂住人、后部临河存货。高淳老街 摄影师@王倚天
与货物交汇相伴的人口涌入,也促进了文化的融合,造就了高淳独特的韵味。游于街巷之中,粉墙上的黛色屋瓦,曲折勾勒天际。因地近安徽,建筑融合了苏、皖两地的风格,既有江南气质的屋檐轻灵起翘,也有徽派风格的青砖小马头墙。吴氏宗祠内戏楼,吴氏宗祠是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驻地 摄影师@方飞
高淳的慢,不是满足于自然的赐予,也不是沉浸于前人的积淀,而是选择融合自然与历史,与今天共生。今天高淳向“慢”发展的背后,是一场从山地到河湖,从传统农业,到手工业,再到制造业的全面升级。南京固城湖螃蟹市场 摄影师@王倚天
在东部山区,开闸引水、建设水库塘坝和灌溉系统,解决丘陵和平原水量不平衡带来的干旱和洪涝问题,高淳成为了全国水利经济十强县。蓄水条件较差的丘陵地区,现已是茶场馥郁连绵,一片壮阔。桠溪慢城茶园 摄影师@方飞
在西部平原,延续二千多年的围湖耕作,在今天得到了更为科学的继承。加固圩堤防洪,联并圩田畅通水网,实施退圩还湖,农田轮作休耕,高淳也建成了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联并治理后,高淳区主要圩田分布 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文化底蕴与良好生态并存的高淳,还在逐渐完善桠溪国际慢城、游子山风景区、固城湖水慢城、淳青生态茶园等景区的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感受“慢”生活。2020年高淳旅游业总收入达144.2亿元,文化旅游成为了今天新的支柱产业。在产业升级与突破之后,累计引进了300余个亿元以上项目的高淳,经济一跃而起,成为“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区”与“中国工业百强区”。高淳2001-2018年GDP增长变化示意图 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蜿蜒的高速公路、城市轻轨正四通八达伸向远方。南京地铁S9号线的通车,外加宁宣、溧芜等高速公路的互通直连,从高淳出发,抵达南京市区只需1小时、杭州2小时、上海3小时。南京地铁S9号线驶过石臼湖特大桥 摄影@熊伟
逐渐强大的物质条件,让高淳有条件选择回溯山水,有机会选择传承历史,有能力选择向“慢”发展。今天的高淳,你依然可以体会四季轮回的美妙,体会自然的天光云影、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人的内心欢喜交织在一起的生活本身。冬山苍茫,雪落寒烟,共人间钟声回响。真如禅寺 摄影师@王昆远
山水环境是高淳的清秀底色,历史传承是高淳的独特印记。是天赋、是积累,是传承,是改变,今天一代代奋斗的高淳人民,将这里建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人间。融于时代,它是繁华长三角中的活力一隅。于世俗,它是山水与岁月依旧的诗意人间。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