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一片葉一千億

admin7个月前 (09-26)高淳产业信息11

  5月21日,春茶採摘已經結束,小滿節氣拉開夏忙的序幕。2022年“國際茶日”也如期而至。

  雲南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整碗村的有機茶葉基地(5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作為世界茶樹核心發源地之一,雲南如今茶葉年綜合產值逾千億元。在這片小小的樹葉上,有著我國鄉村振興的清晰脈絡,也飽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南方有嘉木,雲嶺出好茶。漫步在一片片古茶林、有機茶園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故事俯拾即是,一幅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的邊疆振興新畫卷徐徐展開。

  游客在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一家茶旅融合主題公園游玩(5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在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整碗村的茶山上,一壟壟翠綠的茶樹蜿蜒起伏,高大的遮陰樹散布山間,三三兩兩的農民在地裡勞作。

  這是茶農董祖祥的有機茶葉基地。他的茶葉通過了歐盟、美國、日本和中國的有機認証,其中出口歐洲的茶葉每公斤*高賣到2000多歐元。

  茶字拆開,就是“人行草木間”,草木即自然。這裡藏著董祖祥成功的秘訣,“有機茶的生產不打農藥,施有機肥,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發展,這是茶的本質所在。”他說。

  包括董祖祥的2000多畝有機茶園在內,2021年雲南有機茶園認証面積105.7萬畝、獲証產品1406個,有機茶園認証面積和獲証產品數自2015年以來穩居全國前列。

  農戶在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整碗村的有機茶葉基地採茶(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不只是有機茶園,雲南種茶、制茶、飲茶歷史悠久,茶園就是*好的發展資源。據雲南省農業農村廳介紹,全省有15個州(市)88個縣(市、區)產茶,古樹名山與現代茶園並存,茶農450多萬人、涉茶人口近千萬人。2021年,雲南省茶葉種植面積740萬畝、產量49萬噸,均居全國前列。

  從茶葉到茶業僅有一字之別,背后卻是雲南茶產業全鏈條發展的深刻轉型。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不斷加大引導扶持力度,茶葉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各地還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把企業黨建和鄉村振興工作深度融合,黨員干部沖在產業發展*一線。

  據雲南省農業農村廳介紹,2021年雲南茶葉綜合產值增至1071.1億元﹔茶農來自茶產業的人均收入達4708元,較2020年增加658元,茶葉成為群眾的“致富葉”。

  茶農在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的國家種質大葉茶樹資源圃採茶(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為提升品牌效應,雲南已連續4年開展“綠色食品牌”評選活動。

  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屢獲殊榮的雨林古茶坊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為挂鉤的勐宋鄉曼呂村量身打造了古樹紅茶,實現戶均年增收2.4萬余元。

  騰沖市高黎貢山生態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每年為3萬多戶茶農增收7000多萬元,多名黨員都進入企業管理層,在助農增收中一顯身手。“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我們照常從茶農手裡收茶,探索直播、電商等方式來開拓市場。”公司總經理陳亞忠說。

  5月18日,設立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沙溪古鎮的國家方志館南方絲綢之路分館茶馬古道館開始試運行,成為雲南茶馬古道研究的又一地標。

  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這一片神奇的樹葉,成就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更是一張厚重的文化名片。

  小朋友在雲南省寧洱縣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玩耍(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如今,茶馬古道已成為雲南的“金字招牌”,相關部門、行業協會聯手,挖掘茶馬古道的文化價值,開展古茶林資源保護,推動茶文化研究向深處邁進。

  “一山一味”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普洱市瀾滄縣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林有“活的中國茶史書”之稱。景邁茶的蘭花香別具一格,茶林、雲海、古村讓人流連忘返,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正有序推進。在寧洱縣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青山、農舍、小屋猶如山水畫,游客可以騎馬、徒步古道,體驗特色制茶。

  景邁山雲海(5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茶馬古道的‘復活’之路也是鄉村振興之路,去年那柯裡村委會那柯裡村民小組的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那柯裡村黨總支副書記張紅亞說。

  雲南省普洱市景邁山翁基古村落(5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不同的風土人情孕育出不同的茶文化。在2011年“大益茶制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2021年“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入選第五批名錄,讓這個別具特色的民族茶飲加速走入公眾視野。

  文化研究、茶旅融合方興未艾。在臨滄市雲縣,有180多萬株古茶樹的白鶯山古茶園,2021年挂牌成立茶樹演化自然博物館﹔在大理州南澗縣無量山櫻花谷,每年12月一株株冬櫻花在茶山間綻放,景色秀美猶如仙境。

  游客在雲南省寧洱縣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游覽(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近年來,一系列茶文化著作、書刊、影視作品等陸續推出,位於昆明的西南林業大學還專門成立世界茶葉圖書館、古茶樹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積極對接產業發展。

  喝茶、飲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這些與茶有關的20多類課程在雲南弘益大學堂匯聚一堂,10余年來已吸引2萬余名海內外學員。“我們要通過茶的教育,向全球傳遞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美學。”弘益大學堂校長李樂駿說。

  工人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雨林古茶坊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線上制作普洱茶(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巍峨的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之間,怒江奔流而下。彩雲深處,福貢縣老姆登村已從窮寨子變身知名旅游打卡地。

  在山腰間,一株株茶樹長勢正好。今年56歲的怒族村民和大林是老姆登高山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目前,這個合作社已發展茶園2000余畝、帶動農戶200多戶,茶葉年產量有10多噸,成為怒江特色生態農業的一面旗幟。

  “目前合作社主要種大葉種和紫娟兩種茶。”和大林說。

  新型茶飲店裡的創意茶飲品(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和大林的紫娟茶樹源自雲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這是一個被授予植物新品種保護權的特異茶樹品種,花青素成分達3.55%,目前已被推廣引種30余萬畝。

  “名字頗有詩意的紫娟茶樹,是我們育成的39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通過國家審定和雲南省審定的茶樹新品種之一,有力推動了茶樹良種化進程。”雲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劉本英說。

  普洱茶是時間的朋友,微生物生態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是大自然的“饋贈”。近年來,雲南農業大學茶學院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黑茶(普洱茶)崗位科學家團隊針對普洱茶加工與品質形成關鍵技術開展深入研究,尤其在普洱茶微生物發酵方面成果豐富,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雲南勐海大益茶庭的茶藝師陳夷在制作冰滴普洱茶(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科技賦能,茶葉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更多向往,雲南相關部門、茶企守正創新,“微生物制茶法”等新技術應運而生。針對當前普洱茶便攜型、便飲型產品開發待加強的現狀,茶企通過科研攻關,開發出茶珍、茶晶、袋裝茶等便攜易飲的產品,新型茶飲店和冰滴普洱等新飲茶方式也讓茶葉加速走入年輕人的生活。

  精深加工,正拓展茶葉的消費邊界。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石山農場成功用大葉種台地茶生產抹茶,開發出抹茶雪糕、餅干、蛋糕等產品,探索傳統茶產業的破冰之路。

  雲南省普洱市的“90后”茶藝師張自穎展示當地傳統茶葉沖泡技術(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茶與電商“一網情深”。據天貓數據統計,雲南普洱茶線上銷售保持連續三年正增長,2021年成交42.64億元,同比增幅4.1%。

  “國際茶日”已至,與茶有關的活動豐富多彩,一杯杯香茗沁人心脾。未來,雲南將“咬定茶葉不放鬆”,繼續從文化、產業、科技上發力,為高質量跨越發展再添鮮綠。(吉哲鵬、楊靜)

  白鶴灘水電站16台百萬千瓦機組全部安裝…

  雲南德宏發布咖啡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5月20日雲南新增5例境外輸入無症狀…

  上下齊心協力加大市場主體紓困力度切…

  倍加努力真抓實干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

  總體保持平穩1—4月雲南經濟運行情況…

  凝心聚力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gaochun.021cf.cn/index.php/post/1538.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周快讯丨全国首家苏果MART月底开业、京东母婴预计今年

一周快讯丨全国首家苏果MART月底开业、京东母婴预计今年

  商业荟(syh365_819)一周*新消息   关注华东乃至全国*新商业动态、品牌消息   全国首家苏果MART将于本月底开业   南京金象城购物中心将于4月22日举行招商发布会   4月15日河西金地广场招商发布会,多家知名品牌签约入驻   南京建邺吾悦广场开业定档8月20日,首店占比超35%   栖霞打造“紫东新...

一图读懂苏州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出了这22条

一图读懂苏州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出了这22条

  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本文来源:苏州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本文所涉及的图文资料仅供参考,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具体以合同及补充协议约定为准,开发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保有*终解释权。   2. 凡文章内引用的相关配套及政府规划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本公司未能控制的原因而发生变化,我司因不可抗力对此不作承诺。...

一季度招商引资“开门红” 高淳百亿级产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一季度招商引资“开门红” 高淳百亿级产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龙虎网讯昨日召开的高淳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该区亮出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资“成绩单”:新签约产业项目41个,总投资达402.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6%,签约项目数和总投资均提前一个月完成序时进度;签约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个,其中百亿元项目1个,全区百亿级产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一季度招商引资取得“开门红”。   高淳地处南京*南端,受区位条件、历史成因等交织影响,...

一季度招商引资“开门红”高淳百亿级产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一季度招商引资“开门红”高淳百亿级产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杜莹通讯员杨军邱霞)昨日召开的高淳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该区亮出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资“成绩单”:新签约产业项目41个,总投资达402.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6%,签约项目数和总投资均提前一个月完成序时进度;签约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个,其中百亿元项目1个,全区百亿级产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一季度招商引资取得“开门红”。高淳地处南京*南端,受区位条件、历史成...

一柏国际贸易(江苏)有限公司

一柏国际贸易(江苏)有限公司

  *近更新:2024年3月18日   一柏(福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一柏国际贸易(江苏)有限公司,曾用企业名称有一柏(福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一柏(福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福建注册,至今已成立1年9个月18天,在法人张福季的带领下,公司目前处于存续状态,如您需要一柏(福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可到南京市高淳区东坝信息新材料产业园2618号来访,...

一群人的“梦想”一座城的“智慧”

一群人的“梦想”一座城的“智慧”

  一群人的“梦想”,一座城的“智慧”   近30000天的人生,至少有10560天在园区中度过   智慧园区应用集成平台,全场景数字化转型工具   基于上百个园区信息化项目实践经验,提供   成熟应用构件,以类似APP Store的形式为不同体量、不同类型、不同组织架构、不同运营模式的各类园区提供可自由组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

三大特色成就高淳富民产业

三大特色成就高淳富民产业

  【南京日报报道】农民人均4840元的纯收入,30%来自建筑业,13.5%由水产业贡献,18.6%由造船水运业承载。   一组简单的数据,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是3大传统产业成就了高淳人民今天的富裕。已走上“工业强县、生态立县”之路的高淳,始终没有忘记“特色兴县”,坚持科学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使3大传统产业迅速提档升级,将一如继往地承载富民重任。   如果...

上半年南京市高淳区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上半年南京市高淳区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今年上半年,南京市高淳区多项科技创新核心指标大幅跃升,完成率排名全市前列,顺利实现“双过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75亿元,同比增幅210.7%;前四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715家,同比增幅23.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达12.91亿元,同比增幅11.2%;发放“宁科贷”资金18.1亿元,同比增幅28.4%。   接下来,高淳区将围绕大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积极打造高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