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高淳:蟹肥稻美“农业+科技”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_龙虎网

admin8个月前 (09-26)高淳产业信息11

  龙虎网讯(记者 饶雨桐)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金秋,在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的高淳,万亩蟹塘成网、农田水渠相通,阡陌相连,共塑一幅生机勃勃、山清水秀的农业发展画卷。2021年,高淳作为江苏省*一入选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的行政区,乘着“农综改”的东风,“互联网+”螃蟹养殖基地建成,成蟹育肥期不断冲刺发力;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对水稻生产进行在线监控与科学管理......农业新技术的接连落地,正是高淳不断推动产业旺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的生动缩影。

  产业链创新构建 打通螃蟹科技服务“*后一公里”

  9月下旬,伴随着一年一度的固城湖螃蟹节的开幕,作为当地“金名片”的螃蟹也迎来了大规模上市。在今年高温影响螃蟹成活率的情况下,高淳如何克服养殖难题?重点在推动螃蟹养殖的“高淳模式”形成,让科技为螃蟹全产业链插上智慧翅膀。

  来到高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棋盘格式的清澈蟹塘映入眼帘,这里是螃蟹们生长的家园。所谓“好水出好蟹”,在湿地净化工程处理下,螃蟹们得以住进标准化的“养殖家园”,喝着进排分离的“纯净水”,在良好生态环境中与螺蛳、水草作伴。同时,园区也不断推动智慧水产数据中心与物联网监控系统建设,可在线实现水质环境参数采集、远程增氧、智能投喂,真正实现“足不出户、远程操控”,帮助蟹农减负增收。

  此外,高淳区还以产业化、市场化为导向,建成智慧水产数据中心及物联网监控系统,将包含养殖户、经营户、采购商、消费者等13个角色与9大业务场景结合起来,互联互通,共同打造数字化批发交易市场。据悉,2021年高淳区已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螃蟹全产业链典型县,构建形成了一条产值35亿元、跨20余行业、惠及10多万农民的近百亿规模“螃蟹全产业链”。

  粮食增质增量 激发水稻智慧发展“新动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9月,正处于灌浆期的水稻在田间摇曳。作为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高淳区深入探索实施“数字农业”工程,持续助力秋季水稻稳产增收。

  走进高淳区东坝街道和睦涧村稻米文化和数字乡村服务中心,数字大屏正展示着田间地头的实时场景:搭载环境传感器,该平台能对土地的墒情、虫情、苗情数据实时监测;农民轻点手机屏幕,便可操作稻田中的水泵开机灌水;VR体验机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机械插秧、水稻施肥、机械收割......各类新奇又有趣的农业操作依托数字化技术轻松实现。

  有机水稻不能使用药剂,在病虫害高发期,如何防病去虫?高淳坚持绿色化发展,引进水稻机插覆膜技术。在水田浸泡2月后,这款全生物降解地膜将会自动分解,不仅能够无副作用解决病虫害的“心头大患”,还能节省下一大笔人工除草费用,实现水稻种植低污染、高效益发展。据悉,今年高淳区绿色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将达12.52万亩。

  农民增收致富 加速跑出数字乡村“幸福路”

  除聚焦特色抓产业外,高淳还大力推进农旅融合,配合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农民共享发展收益,高淳漆桥街道双游村正是其中典型。2020年,双游村抓住电商经济发展风口,积极利用起1700亩村庄老庄山的闲置土地,建起“双游村农民创业园”,将高效化养殖、机械化种植与休闲化观光集于一体。据了解,今年底,农民创业园全年总产值可突破1亿元,可为村民提供就近岗位65个,带动周边300多户从事相关工作。

  从原来的农村空心化,到现在众多年轻人返乡创业,高淳带动众多“新农人”致富,同时加快培育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队伍,对农户进行科技培训指导、积极推广“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生产模式,着力提升“三农”工作专项。2022上半年,高淳全区生产总值达263.93亿元,全区农林牧渔增长6.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5.2%。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慢城”高淳正加速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新蓝图”,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农”发展路径,绘就了一幅农民安居乐业、全域山清水秀的乡村振兴壮美图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gaochun.021cf.cn/index.php/post/4555.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京高淳:微治理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

南京高淳:微治理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

  自南京市高淳区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以下简称“农综改”)试点试验区以来,高淳区围绕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数字乡村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大胆改、深入试,一幅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振兴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近年来,砖墙镇作为高淳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探路先锋”,始终坚持以基层服务“微治理”为切入,持续深入推进农综改工作,并以周城村为试点,建立“微治理”服...

南京高淳:抢抓“黄金期”冬修水利保民生

南京高淳:抢抓“黄金期”冬修水利保民生

  兴水为民,治水强基。冬季是兴修水利的黄金时期,入冬以来,高淳建发集团在建水碧桥泵站项目全力抢抓施工黄金期,加速推进水碧桥泵站项目建设进程,铆足干劲攻坚克难,全面掀起大干快上的火热建设氛围。   来到高淳区水碧桥泵站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抓住有利晴好天气,全面铺开冬修水利工作。高淳区水碧桥泵站位于水阳江和高淳区水碧桥河的结合部,是高淳区*低的取水点,该泵站总装...

南京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南京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原标题:“百日竞赛”成绩亮眼,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 高淳:招商攻坚突破补短板   南京高淳区招商引资“百日竞赛”*一阶段总结表彰大会6月11日召开,全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9年1月5月,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完成年度任务的6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投资总额达到291.2亿元;2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8项指标预计能够“双过半”   “不管是量...

南京高淳:政企携手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南京高淳:政企携手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眼下,天气逐渐回暖,位于的淳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干劲十足。去年,这家主要从事新材料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8亿元。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该公司将6条生产线投入满负荷生产,*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达7600万元。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如何保证经济发展如常运行更是考验。淳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只是南京高淳区各企业奋战新季度的一...

南京高淳:文化“搬”上墙多彩文化墙绘出乡村新风尚_龙虎网

南京高淳:文化“搬”上墙多彩文化墙绘出乡村新风尚_龙虎网

  龙虎网讯(通讯员 孔令谦 记者 张文艳)如今,当你走进高淳区固城街道大街小巷、村头巷尾,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墙绘跃然墙上,这些墙绘内容以家乡生态文明风景、勤劳致富、孝老爱亲、法治文化、文明新风、垃圾分类、美丽庭院为主,体现了美丽乡村和文明风尚的同时,也表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固城街道借势美丽宜居村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等工作,...

南京高淳:汇聚淳商之力协作振兴

南京高淳:汇聚淳商之力协作振兴

  千里宁商情,悠悠三十载,南京与商洛两市合作已有近30个年头。   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区充分凝聚各方力量、传递正能量,探索“政府+民营企业+爱心人士”结合模式助推柞水发展。高淳区工商联发挥商会优势,展现民营企业家责任担当,在沟通交流、爱心助学、结对共建、助力防疫等方面贡献了力量。   互通互联促交往。高淳区工商联多次组织民营企业家前往柞水开展调研帮扶,在项目建设、资...

南京高淳: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流通方式创新发展

南京高淳: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流通方式创新发展

  买菜不用去菜市场,动动手指在网上下单就可买到新鲜菜;逛商场讲求沉浸式体验,吃喝玩乐“一条龙”;助力券、消费补贴应接不暇,消费者尽享优惠……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市高淳区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流通发展机制,消费便利化、多样性不断提升,体验式、个性化消费方式渐成主流,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方式亮点纷呈。   周六一早,家住淳安嘉园的赵女士来到悦...

南京高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绘就美好生态画卷

南京高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绘就美好生态画卷

  新华报业网文旅文明实践正文南京高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绘就美好生态画卷2023/08/15 13:38   (记者 徐薇 通讯员 周萍)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建立全国首个县域GEP核算体系,积极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紧抓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高淳区加强扬尘整治,持续推进清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