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荣誉!高淳区1+2
东坝街道地处南京市后花园高淳区的东部丘陵山区,总人口4.5万,辖12个行政村,1个省级开发区配套园区,区域总面积104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成功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生态文化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特色村落,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54个,荣获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生态种植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擘画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画卷。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东坝街道坚持以构建多元产业体系为路径,不断探索新型发展方式和产业培育模式。
利用完成的4.36万亩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和4450亩高标准农田,探索高效农业发展模式,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持续推进优质稻米、经济林果、特色水产、茶叶、苗木等农特产品规模化品牌化,突出连片开发和建设,形成“专、精、特、新”的产业格局。
累计发展家庭农场73家,规模种植大户108户,农业龙头企业11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
强化技术赋能,发挥乡土专家引领作用,强化职业农民培训,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成400平方米专业化农民培训中心,推动禾田坊家庭农场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大仁凹村观赏苗圃基地引进种植专家团队,开展植物生产管理科研工作,加快花卉苗圃科技成果转化见效。
借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开发农文旅特色项目,打造集农业观光体验、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以小茅山脚等4个特色田园乡村为载体,引进7家社会资本,形成村理餐饮、慕青民宿、开元芳草地高端乡村度假酒店等20余种业态,注册“拾捌蟹”“垄上品红”“漫之淳”等农特品牌。片区年均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和“四清四拆四整治”行动,坚持以点串线、连线成片的模式推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宜居村建设,累计建设美丽乡村123个,其中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54个、区级美丽乡村65个,初步形成美丽乡村环线,发挥好山好水好空气、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田园美景价值。
重点围绕垃圾综合治理、公厕新建改建、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服务水平。158个自然村建设公交化收集亭279处、配备分类垃圾上门收集车182辆,100%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按照规划布点村每村至少拥有一个三类及以上公厕目标,累计新建改建公厕223座、户厕无害化改造全部完成;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4座,铺设污水管网304公里,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
在落实河长制、小微水体和小流域整治、水美乡村建设上精准发力,完成200个小微水体整治和33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建成水美乡村6个,水环境质量稳中提升。
明确守护蓝天白云目标,贯彻林长制改革,完成绿色南京4540亩、建成林荫大道137公里、常态化管护绿化34万平方米,让居住环境绿树环抱、生活空间绿荫常在。
在全街道划分设置76个网格,建立73个网格工作站,构建街道、村、网格工作站三级网格服务体系。在疫情汛情期间,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铁脚板”应用及视频监控作用,工作人员全部下沉网格,全覆盖做好疫情管控、汛情排查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建95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承接整合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111项,受理一窗通办事项396项,设立8个综合服务窗口、5个派驻窗口、4个网上自助服务终端,实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处置、区街联网通办”的服务流程,各类事项办结率100%,满意率99%以上。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载体作用,多途径展列“身边好人”“优秀党员”“乡贤”等人物的事迹。积极开展“*美系列”创建申报,打造“*美庭院”5696户、“文明家庭”60户,获评“高淳好人”8人,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友好新风尚。
坚持把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做强集体经济和拓宽增收渠道“组合拳”,鼓起农民“钱袋子”,推动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
结合“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引进社会资本创办企业,鼓励企业增设就业岗位,支持村集体组建劳务公司,带动1300多人回乡就业。
支持农民返乡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家乐、民居民宿等,带动370多人返乡创业。疫情期间,围绕“六稳”“六保”目标,累计为25名大学生在内的180人提供就业岗位。
强化村集体“造血”功能,连续开展三轮村级能力建设,促进村级产业快速发展。街道村级集体总资产由2010年的5732万元增长为2020年的53237万元,年均增长25%;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10年的560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2521万元,年均增长16%。目前,街道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20万元以上。
把握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契机,先行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等制度,累计完成3个地块、28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盘活闲置农房(宅基地)43栋,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吸引建设松湖云谷青少年实践基地等项目,丰富片区产业业态,促进富民增收。
在基层工作10多年,担任村支书5年,一方面积极发展经济,2017年成立孙家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整修厂房及门面房,使村集体每年增收15万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总部企业53家;2019年为加快农村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在胜利圩实施由原来的单一化螃蟹养殖转化为综合稻田种植加水产套养模式,并申报2020年省以上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项目,目前依托“丹湖秋月”品牌,打造大米、野菜油产品。另一方面扎实改善民生,通过实施蟹塘农用电网整改、村内道路拓宽及新建、水面清淤、耕地质量提升等,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的满足感、幸福感。
从事基层农技推广26年,参与全区稻麦油良种繁育、种子检验、种子经营管理、大宗农作物生产管理及农情信息等大量工作;推动粮油轮作试点、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金陵稻米基地等项目建设,落实水稻生态补偿、规模稻谷种植补贴政策,加强全区粮油生产技术指导,促进提质增效,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同时始终牢记职责和使命,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保障全区粮食种植目标任务落细落实,开展抛荒地复耕复种及耕地“非粮化”摸排工作,确保了全区粮食种植面积、产量稳定。近三年(2019-2021),全区粮食种植面积分别为12.8万亩、13.57万亩、16.99万亩,逐年增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