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什么是南京的底气?
9月6日,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发布《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
据了解,该榜单综合考虑各城市GDP水平及数字经济指数值情况,将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划分为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个等级。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排名前五,稳居数字经济一线。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成为除直辖市外*一的全部城市入围百强榜单的省份,且数字经济二线及以上水平城市数量*多,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为均衡。其中,南京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二。
成功入围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得益于南京近年来在数字化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创新之路。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争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高地、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所趋,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3年,南京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意见》;此后,陆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意见;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南京市提出要“组建市大数据公司,推动数据资源与产业转型、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南京聚力建设创新名城,连续四年出台市委1号文件及配套细则,大力支持数字领域科技创新......
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南京是全国5个通信枢纽、10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全国互联网8大节点之一,也是“宽带中国”首批示范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支撑条件良好。
在研发机构和人才方面,南京已签约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数字经济领域相关机构超过200家,占总量一半以上。南京2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其中数字经济关联度较高的5家,占总数18.5%。全市53所高校中,26所设有数字经济相关专业。
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早在2010年,南京市便被工信部认定为首个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优势尤其明显,软件业务收入规模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2020年江苏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南京有33家,占全省的34%。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南京持续深化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企业互联网化、企业上云、智能工厂建设不断推进。据国家、省两化融合评估显示,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在数字化场景应用方面,南京通过市政务数据交换平台汇聚海量政务数据,为市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2020年,南京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全国第二,这是自2018年始发全国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结果以来,南京连续两年斩获佳绩。南京5G技术应用全面推进。2020年1-11月,全市新建5G基站8827个,完成全年计划97.7%。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在全国各自布局了40个5G商用城市,其中重点城市联通选取7个,移动、电信均确定10个,南京均名列其中。
独木不成林。南京率先意识到,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的转型,才能在新的一轮数字经济中抢占先机、收获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成为了南京发展数字经济的“牛鼻子”。
2020年5月,南京出台《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提出:南京将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以“数字南京”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蝶变”,努力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
在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方面,南京提出打造国家级软件和信息服务先进制造业集群,把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个产业打造为全国前列、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在加快三次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方面,南京将重点发展数字文创、数字金融、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推动信息消费能级进一步提升。
从产业布局来看,南京数字经济将以江北新区、雨花台区为核心,“双核引领、板块联动”,形成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相互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江北新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数字金融、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卫星应用、区块链等领域,打造南京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区;雨花台区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通信、云计算和大数据、信息安全、虚拟现实、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南京市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建邺区打造数字经济总部及国际合作先导区,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栖霞区等区打造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示范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以及南京开发区、江宁开发区、麒麟科创园等板块重点打造特色数字产业集聚区。
2020年南京创新周5G+全球创新应用南京峰会现场,一位市民正在和5G+AI机器人pk消消乐游戏。主办方供图
如今,南京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2020年,南京市软件业务收入约5900.6亿元,产业规模位列全国第四。今年上半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约为3064万元,同比增长20.1%,位于副省级城市第二。目前,全市重点涉软企业超过5000家,集聚涉软从业人员82万人,南瑞集团、熊猫电子等8家本土涉软企业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30家世界500强软件企业,37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在南京落户发展。
以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和健康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南京加快智能变革、壮大数字经济提供了发展机遇,南京只有紧紧拥抱数字经济浪潮,发挥自身优势、补足自身短板,才能跨越赶超、实现引领。
南京的优势在于产业结构合理,国企与民企的分布比较均匀,各占一半左右,这样的经济结构,既能保证经济稳定和韧性,也能保证经济活力和创新。但是,面向未来审视自身,不可否认的是,南京软件产业还是存在“有高原却不见高峰”的现象。
杭州有阿里、广州有网易、深圳有腾讯、北京有百度……与此相比,南京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发展上,强势、龙头企业不突出。
大数据产业是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领域。南京市已提前布局,同时,已将大数据产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例如,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将秦淮区等打造成全国领先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在江心洲生态科技岛试运营无人巡逻车;在数字金融领域,打造“扬子江数字金融平台”,构建立足南京,面向全国的新型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另外,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南京市重点打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地标集群,布局建设了10个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能源电力、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机械等10个产业集群。在工信部公布的全国105个2020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中,南京市“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运营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等3个项目入选,占全省10个入围项目的30%。
打造互信、包容、开放的数字生态环境,也是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一环。以建邺区为例,该区积极打造数字经济生态的高地。目前,以阿里、小米、58为代表,全国互联网企业20强中有13家华东总部或者江苏总部已经落户建邺。据悉,建邺区正在围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优选10个左右的赛道,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在每一个赛道能够集聚50家以上的企业。同时争取在“十四五”末,每个赛道能达到100亿的产值,能够培育1-2家上市企业。
万古秦淮河,千秋金陵城。步入新时代,南京古都风貌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而对南京来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激发产业新动能,实乃大势所趋!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