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周刊
22日至24日,上海市委*李强率领上海市代表团赴广东深圳和海南,深入科研院所、自贸片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等,实地考察当地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李强说,上海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中,要认真学习借鉴深圳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前瞻布局、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的创新办法、在完善创新生态方面的政策举措。并表示,这次学习考察旨在进一步了解学习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首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和重要突破性进展,围绕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实施更大程度压力测试,更好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本文来源:上观新闻)《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落地生效国内首个跨省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日前正式落地生效。该文件聚焦跨区域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等关键环节,在推进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共享流动、推进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一体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制度保障等4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的先行先试举措。(来源:界面新闻)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公布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其中,江苏省无锡市物联网集群、上海市集成电路集群、安徽省合肥市智能语音集群、浙江省杭州市数字安防集群等12个长三角城市的产业集群入选。(来源:规划司官网)2021年长三角地区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办)主任工作座谈会*一次会议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27日至28日,会议听取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关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及重点合作事项清单编制情况、江苏省联席办关于2021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建议方案的汇报,并进行了交流讨论,审议通过了长三角地区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办)主任定期协商机制。会议指出,要共同编制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实施方案等充分衔接,共同谋划推进一批跨区域、跨领域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来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处)23日,《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宁锡常接合片区建设有了正式的“施工图”,《实施方案》既全面对标对表国家部署要求,又紧扣区域发展特色,突出了改革创新思维、操作实施属性、支持激励导向和积极稳妥要求。明确到2022年,试验区建设框架全面展开,各类试点任务深入实施,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到2025年,试验区5项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引领带动示范效应充分释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成为全国重要的改革品牌。(来源:发展战略和规划处、北京西路瞭望)23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许昆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率先探索“沪苏同城化”,主动衔接“1+8”上海大都市圈布局规划,强化吴江经开区和汾湖高新区创新载体作用,推动苏州南站、盛泽高铁站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主干网络,对接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大交通”功能。要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加快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加快布局,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持续加强资源要素支撑。要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始终走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前列。(来源:苏州市发改委)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区域)。淮安市获批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表明淮安在原有跨境电商直购进出口、B2B出口以及备货出口模式下,又新增了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叠加淮安综合保税区功能,淮安具备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网购保税进口功能。(来源:淮安日报)25日,根据框架协议,下一步双方将以“加强战略协同、体现合作共赢、深化沟通互信”为原则,明确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强研发成果产业转化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企业信息共享和联动发展”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联动,健全工作机制,加快落实年度重点任务。(来源:上海临港)条例着眼于大数据的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行政管理、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从数据资源的归集整合、开发应用、安全管理和促进大数据发展的相关措施等方面进行规范。值得关注的是,安徽将构建江淮大数据中心平台,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业互联网共建共用、大数据协同应用,共建高质量数字长三角。条例将于5月1日起实施。(来源:合肥发布)中科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将于近期完成新一轮升级改造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消息,该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将于近期完成新一轮升级改造,向芯部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100秒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科研新目标发起挑战,力争将世界可控核聚变能源研究推向新高度。目前升级改造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4月底结束改造。(来源:安徽发布)23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加速器束流经过能量选择系统和二四极铁、治疗头等传输系统到达系统治疗头,成功实现200MeV(兆电子伏)稳定质子束流从治疗室引出,这标志着国产*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研制成功。(来源:安徽省科技厅)26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科技创新中心成立活动在合肥高新区举行。科创中心聚焦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先进环保设备研发,重点建设“一个中心、三个实验室、一个智库和一个产业化基地”。(来源:合肥发布)25日,省委常委、市委*虞爱华与旷视科技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中科寒武纪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天石商谈人工智能项目合作。虞爱华表示,非常高兴能与“聪明的公司”一起做“聪明的事情”,希望有关项目尽快选址、早日落地。(来源:合肥发布)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首套试验台位在连云港顺利点火,标志着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总投资20多亿,多项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它的建设将填补我国大功率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的空白。(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26日,上海埃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体外诊断试剂盒研发、生产经营项目签约入驻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租赁生命科技产业园二期四千余平米厂房,项目将于2022年内正式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总额约人民币5000万元,预计2026年起每年在临港蓝湾内的实际税收贡献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来源:临港蓝湾)23日,上海临港奉贤公司与上海瑞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行GMP中试生产技术平台项目签约仪式。本次瑞宙生物在临港新片区中试生产技术平台的落地,将在原有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生物制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孵化,建立一个GMP级的微生物中试放大生产技术平台,加快新型疫苗及生物制品的研发和临床申报,为高质量的创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台的建设也将同时为生物制药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GMP级的中试生产基地和专业化的中试生产服务。(来源:临港蓝湾)23日,南京高淳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22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22.8亿元。此次集中签约的22个项目涵盖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既符合“六”“六保”要求,又聚焦高淳的主导产业,将有力推动高淳区“4+2”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28日,安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2021年全省第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主会场阜阳市和各市分会场举行。这次安徽全省集中开工237个项目,总投资1213.6亿元,其中沪苏浙在皖投资项目54个、总投资292.4亿元。(来源:安徽发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