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增8处!国家级节水型灌区名单公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西南部,灌区总面积14.43万亩,主要功能为农业供水以及除涝。灌区以农业生产和人居环境质量为导向,通过节水配套改造等项目,逐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引、蓄、灌、排完备工程体系,逐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灌区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
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西南部,以三岔水库为主要水源,设计灌溉面积8.0万亩,通过三三、三七、涵洞出水渠等多条干渠对水库上、下游农田进行灌溉,初步形成了引、蓄、灌、排工程体系。目前,灌区有支渠衬砌47公里,干支渠配套建筑物54座,灌溉泵站21座。
位于浦口区西南部桥林街道,惠及高汤社区和勤丰社区。设计灌溉面积5.4万亩,以长江为主要水源,以侯家坝翻水线为引水主动脉,干旱时节,可以通过侯家坝抽水站抽水至闸上解决上游水源,干渠两岸分级设抽水站抽水入支渠,解决灌区灌溉问题。目前,灌区现状骨干工程配套率95%,干支渠(沟)道完好率 90%,干支渠(沟)系建筑物完好率95%。
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龙袍街道,东、北至滁河,西至划子口,南邻长江,总面积约65.2平方千米,设计灌溉面积4.19万亩,属于典型的圩区型灌区。近年来,灌区依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农田、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基本形成了以“三条红线”控制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工程技术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体系、公众节水行为规范体系。目前,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达9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82,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比80%,灌区粮食作物结构占比92%,是六合区粮食及农副产品主要生产基地。
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滁河下游右岸,西与安徽省来安县相邻,南与中山科技园相接,东以小庄河、黄塘河和道路为界,灌区总面积33.35平方千米,设计灌溉面积2.3万亩。目前,灌区节水灌溉面积占比85%,创建省级农业园区1家—江苏省龙池农业现代示范园,家庭农场30家,采取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的方式,形成果、蔬菜产供销储一条龙,是南京重要的果蔬菜生产基地。
位于南京市溧水区中东部区域,惠及永阳、白马2个街镇、20个行政村,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8.91万亩,已基本形成了引、提、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渠首站为根、干支渠为藤,灌区内的水库、塘坝为瓜。石臼湖为湫湖灌区的主要提水水源,新桥河为灌区的主要引水河道,干旱时节可以通过渠首湫湖泵站由新桥河引提石臼湖水,再通过湫湖灌区总干渠向灌区农田输水灌溉。灌区渠首为湫湖泵站,有灌溉泵站45座,灌溉渠道总长65.62千米,中小型水库20座,库容2万立方米以上塘坝77座,骨干工程配套率、完好率均达到95%以上。
位于溧水区东北部,有效灌溉面积4.8万亩。灌区主要惠及东屏街道的6个行政村,白马镇的3个行政村(社区),形成了长藤结瓜灌溉系统——方便水库为根、干支渠为藤,灌区内的小水库大塘为瓜。方便水库以二干河为灌区的主要取水水源,干旱年灌溉期,通过沿线泵站提水,而后通过灌区输水渠道灌溉。灌区内有23条主干渠,总长43.62公里,其他分级灌排沟渠254条,总长115.7公里,渠道衬砌62公里,输水管道7公里,二干河蓄水坝2座;灌区内有中小型水库3座、5万方以上大塘30座,骨干工程配套率和骨干工程完好率都达到95%以上。
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是苏南唯一的大型灌区,属丘陵山区典型“长藤结瓜式”的提水灌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约31万亩,惠及桠溪、东坝、漆桥、固城4个街道和青山茶场、付家坛林场2个国有场圃。灌区以“一源、两片、三首、四沟、五渠”为核心,重点打造灌区灌排工程、智慧水管理、水生态水文化、管理改革四大体系,逐步建成为“设施布局合理完善、农业生产节水高效、运行管护科学高效、灌区环境生态健康”的现代化灌区。目前,灌溉水利用系数0.617,累计改善灌溉面积达31万亩,年均节约灌溉用水1400万立方米,年增粮食产能800万千克。
内容、图片来源:农村水利处、江宁区水务局、浦口区水务局、六合区水务局、溧水区水务局、高淳区水务局
内容发布:孙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