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区:构建环高校“15分钟科创生活圈”
1月6日,南京市栖霞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区长王承江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行政区范围内既有产业发达的南京经开区,又有科创资源集聚的仙林大学城,这是栖霞区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据悉,该区坚持产业引才、平台聚才、服务留才,将设立种子轮、天使轮科创基金,采用接力模式打造“耐心资本”,加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并将以“校区—城区—园区”交接区域为重点,构建环高校“15分钟科创生活圈”,激发更多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
过去一年,栖霞区深入推进“三区”融合、资源整合,区域协同发展取得实质进展。当地全面统筹区域发展空间、项目、产业、人才等要素资源,加强招商项目跨区域流转和利益分享,完成南京经开区头部批剥离社会事务交接,形成职责清晰、高效统筹、统分结合的工作新格局;系统构建校地深度融合机制,发布深化校地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若干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该区还抓住部省共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机遇,服务13家国重实验室有序重组,启动南京仙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仙林中心建设。组建仙林大学城实验室开放创新联盟,与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共建概念验证中心,其中入选省级1家、市级4家,南京(仙林)合成生物创新谷等科创项目顺利落地。成功举办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研究与产业发展大会、首届南京仙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开展高校优质科技成果“建库上架”,推动近百项成果就地转化。
新的一年,栖霞区将深化与驻区高校院所合作,推进共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试验室共享平台、产研院等科创载体,引领合成生物、空天信息、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等领域创新。鼓励企业与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开展合作,实体化运作南京仙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争取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7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96亿元以上。支持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健全院士专家联系服务机制,推动高校租赁社会用房补充宿舍资源,构建校地发展共同体。(马晓波)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