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紫金丨从三组辩证词看2024年奋斗路→
2024年,紫金县以奋进之姿书写绿色崛起新篇章。一年来,紫金县在“融湾”“融深”、民生投入、深化改革、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围绕三组关键词,深入剖析紫金县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既追求速度与效率,又注重可持续发展;既加大民生投入,又深化改革;既发展产业,又守护生态,从而描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画卷。
在紫金县的发展蓝图中,“内”与“外”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紫金县积极响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局,以“融湾”“融深”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激发紫金发展全新动能。
一年来,紫金县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建美丽农村公路65公里,发展“客货邮”线条,入选广东省“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为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提供了便捷通道。同时,龙紫合作不断加深,反向飞地基地交付投用,深圳龙华产业共建工业园揭牌投用,这些合作项目如同一条条纽带,将紫金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紧密相连,为紫金带来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并加速紫金工业化进程。
然而,在追求发展的同时,紫金县并未忘记绿色崛起的初心。坚持“绿了就是美了”理念,紫金县深入推进绿美紫金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超额完成林分优化、森林抚育等多项任务,新增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4家,涉林产值增加至3.1亿元。苏区镇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森林城镇,绿美生态成为紫金的新名片。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紫金县同样注重绿色发展,河源紫金(龙华)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用,为紫金县绿色工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龙窝镇作为紫金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之一,其茶旅融合发展模式便是紫金绿色崛起的生动写照。龙窝镇依托丰富的茶资源和红色文化底蕴,打造“红色基因·古韵茶香”美丽乡村精品旅游路线,实现茶产业与文旅产业双轮驱动。同时,苏区镇同样以茶产业和红色文旅产业双轮驱动,让经济发展焕发出新活力,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紫金县发展进程中,“加”与“减”成为了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紫金县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浪费和污染,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加”方面,紫金县持续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年来,紫金县完成10家镇级敬老院提升改造,新建3间社区长者饭堂,教育事业持续向好,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均衡。县新“三馆一中心”项目建设主体完成封顶,培正、培智学校建成使用,委托办学取得显著成绩,完成6所寄宿制学校“一人一床”,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县第三人民医院、县精神卫生中心、紫城镇卫生院新院加快建设,城乡医疗卫生发展更加均衡。此外,紫金县还成为全省唯一实现乡镇(校园)科技馆全覆盖的县,文化供给愈加丰富。
“减”方面,紫金县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市首个县(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企业年报率连续6年排名全市第1。同时,紫金县还积极探索县内“飞地经济”和创新设立强村公司,推动镇域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这些改革措施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紫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城市更新方面,紫金县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品质县城三年提升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断头路”“瓶颈路”贯通提升,城乡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纵深推进。蓝塘镇、九和镇、苏区镇等典型镇村培育成效明显,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新引擎。
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紫金县坚持“攻与守”并重,既大力发展产业,又坚守生态底线。
在产业发展上,紫金县坚持“产业兴县”战略,推动工农旅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业发展蹄疾步稳,紫金产业园北区二期和南区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完成,多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德润钢铁二期竣工投产并有望成为全市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农业产业蓬勃向上,紫金县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验收,中国蝉茶交易中心一期进驻企业34家并全面运营。文旅产业活力迸发,“紫金蝉茶之旅”被省推荐为特色自驾游精品线路。
然而,在产业发展的同时,紫金县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通过深入推进绿美紫金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紫金县不仅保护了绿水青山,还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苏区镇青林峰茶在多项茶叶大赛中荣获“茶王”称号,就是紫金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九和镇农文旅融合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九和镇充分利用油茶产业奖补政策及紫金蝉茶的品牌效应,新增种植油茶和紫金蝉茶数百亩。同时,依托御临门温泉度假村等旅游资源,举办一系列疗休养活动和文化节庆活动,持续提升景区吸引力。
在攻与守的平衡中,紫金县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未来,紫金县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