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意见》出台!明确五项重点工作
2月16日,2022年南京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分析全市“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研究部署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
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保持全省*一等次前列,列入省级考核的5个涉农区全部进入*一等次,实现“满堂红”……2021年,南京市“三农”工作实现“十四五”开局良好。随着《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南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又迈上了新征程。
刚刚过去的2021年,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南京市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分解形成27项91条重点任务,对标高质量,逐一抓落实,让每项举措都能见到实效。
“菜篮子”保持稳定,全年蔬菜产量280万吨,生猪存栏55.2万头,超额完成保供任务。
在全省率先启动地方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场、圃)24个。
农高区创新资源集聚,新增1家独角兽培育企业、2家瞪羚企业;农创中心打造农业集群式院士创新基地,入驻项目累计申报专利227件。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达3300万人次;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精品蟹虾等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高淳区入选国家螃蟹全产业链典型县。
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1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180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保持全省*一。
全面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果,自然村污水设施覆盖率超过90%;乡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浦口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一期建设通过省级评估。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至500元/月,低保标准提高到985元/月。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701元、增长10.4%,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
“轨道交通达郊区、干线公路连镇街、区域供水全覆盖、公共交通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建成8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三农”这块压舱石必须夯得实而又实。
根据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南京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相关重点工作。
夯实农田基础。一方面,严格耕地保护,保持高压严管态势,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强现有耕地质量提升,围绕基本农田连片集中区域、中型及以上灌区等,促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点成片、连线成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3万亩左右、产量19.6亿斤以上,稳步提升优良食味稻米种植面积占比至60%。统筹抓好油菜等油料作物生产,油菜种植面积26万亩。
强化科技引领。发挥农高区、农创中心等国家级农业科创平台优势,坚持市场化运营理念,持续加大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品种研发投入力度,打造“从成果到成品”的农业创新转化的完整生态链条。
彰显乡村环境之美。增强村庄主体责任、调动农民主体意识,持续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彰显乡村自然之美。完善水电路网气等基础设施,发挥乡村多重功能价值。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2个,建设美丽乡村宜居村400个以上,打造水美乡村10个、绿美村庄40个。
彰显乡村生态美之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长效管控措施,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双减,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治理,深化国省考断面治理。
增强现代治理之“技”。不断提高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成效,全面提升“雪亮工程”科技防控、社会治理、服务民生能力水平,推动农村基层“人防、物防、技防”提档升级。
培塑乡村文明之“魂”。深化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宣传与实践。
抓牢农村土地改革关键。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抓实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行机制,管好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示范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强村。
抓好农民持续增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动改革“趟路子”向增收“扩渠道”转变,让更多农村资源、资产参与经济“大循环”,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源头活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市上下需要拧成一股绳,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会上,相关板块和部门作了交流发言。
坚持把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引擎,以创建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为契机,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高效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抓住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契机,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由谋篇布局转入具体实施,广阔农村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南京市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共绘乡村振兴南京新画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